20171027-安裕:把甘迺迪請下神壇

安裕:把甘迺迪請下神壇
20171027
東西南北

■國家檔案局即將曝光甘迺迪遇刺機密文件。資料圖片

說他永垂不朽,無疑是把人神化了;說他名留千古,卻似回到封建王朝,然而美國社會至今仍是不能忘記甘迺迪(John F. Kennedy)。紐約一個機場以他為名,華盛頓的藝術中心以他為號,地不分南北西東,甘迺迪沒有離開過大家一天。最近,刺殺檔案即將解密,美國上下已見五內翻騰:56年前冬日驕陽總統就職演說,「火炬已經傳給新一代美國人」(the torch has been passed to a new generation of Americans)依舊掀動人心;54年前德州達拉斯巿的行弒冷槍,電視新聞主播克朗凱壓抑激動摘下眼鏡說「甘迺迪總統於中部標準時間下午一時去世」依然令人揪心。在煩囂喧鬧的特朗普年代,昔年的不解之謎有望水落石出,回首前塵,這個曾經風起雲湧的姓氏,再次湧上花旗心頭。

美國民眾認知裏的甘迺迪,是開創新邊疆(New Frontier)、打開踏入六十年代美國社會心靈的總統,也是古巴導彈危機面對赫魯曉夫惶惶不可終日的軟弱白宮主人。1963年11月22日,甘迺迪在達拉斯遇弒身亡,疑兇奧斯華德就擒,之後竟在眾目睽睽下被夜總會大亨路比近距離擊斃。三個不同切面,為甘迺迪本來就是傳奇的人生,加添謎一樣的一重陰謀濃霧。半世紀以來,美國社會評斷甘迺迪一生的專著恒河沙數,有歌功頌德一派,也有大加批駁一系,不約而同,焦點俱是「甘迺迪是一個怎麼樣的人?」專研美國總統史的波士頓大學教授達拉克(Robert Dallek),關於甘迺迪的著作就寫了三部,要以2003年的《約翰甘迺迪/ John F. Kennedy》得譽最大。該書的副題一語中的,「未完結的一生」(An Unfinished Life),點出後世對甘迺迪的爭論與討論,實是延續早化飛灰的前總統生命。

甘迺迪留給美國的是一份複雜的遺產。他打開美國青年心坎,帶來無垠想像天空,激發戰後成長一代,拋棄教條主義做回自己。但是他長年受背傷折磨,情緒波動極大;盛傳他甚為好色,與荷李活中人往還頗密。必須指出的是,甘迺迪的冒起,與五、六十年代美國政治社會經濟密不可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一躍成為西方世界第一大國,五星上將艾森豪威爾退出沙場,不旋踵以軍功輕易贏得大選進入白宮。在無風無浪亦無德無功的八年,美國大學生人數超越農民,汽車工業流水作業令致成本大減,一人一車帶來另一種的心靈敞開。美國便是這樣來到1960年的總統大選。

在美國歷史首次總統候選人電視辯論,甘迺迪以朝氣與活力壓倒尼克遜,最後在6,880萬選民投票的大選,以11萬票的微薄差距險勝對手。艾森豪威爾八年任期刻板沉悶,雖然民眾荷包豐足,內心渴望更大的躍動,43歲的甘迺迪適逢其時登上全國政治舞台,成為急欲重新詮釋自己的青年一代寵兒。在五十年代與六十年代的轉角,世界需要的是擘劃人生的開創型政治人物,易言之,是時勢創造甘迺迪,而不是甘迺迪創造六十年代的時勢。反觀西歐大陸,六十年代初無法自拔於大戰英雄的歷史沉積,法國戴高樂在阿爾及利亞獨立一事陣腳大亂,英國則在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間糾纏不清,甘迺迪則是輕裝上陣,沒有歷史包袱,時勢給他獨一無二的巨大空間。


將美國火炬交到年輕一代

不過,即如達拉克所言,一如其他政治人物,甘迺迪亦是戮力樹立正面形象、傾力藏起他的陰暗一面,《約翰甘迺迪》一書,便是企圖重塑甘迺迪的真實面貌。甘迺迪在上台的1036天裏,觸及內政的經濟、民權、教育、醫保、貧窮,外交的蘇聯、古巴、核武、越南。隨着他遇刺身亡,這些重擔滑落以副總統身份接任總統的詹森肩上。結果單是外交一環的越南烽火越燒越烈,到今天仍是美國夢魘。內政的醫保,事隔50年,依然是特朗普政府為之頭大的議題。倘若甘迺迪沒有遇刺而且做足八年,這些光看題目便令人煩厭的內政外交,會否在他手上逐一解決,抑或是變成類似詹森那樣,焦頭爛額之下放棄連任的自我放逐?歷史沒有如果,但卻是一個相當有意思的話題。

半世紀來,甘迺迪以半人半神的形態存於美國社會,刺殺檔案就算如何石破天驚,其實各種「甘迺迪陰謀論」早就一一觸及:古巴、蘇聯、黑手黨、中央情報局、聯邦調查局,多年前更有聳人聽聞之說把外星人扯到甘迺迪身上,能夠想像得到的陰謀論大都已經問世。反而,人們潛藏心底的期待,甚麼始是甘迺迪內政外交的終極目標,是打敗蘇聯抑或從此和平共存?是虛晃一招後撤出越南免致生靈塗炭?是為民權運動定下時間表?是解決美國的醫保死結?當中亦有證諸成果,在他的〈我們選擇到月球去〉演說七年後,美國太空人登陸月球;美國火炬確是交到年輕一代手上,自我肯定的戰後世代精神傳承至今。

甘迺迪已然成為美國現代神話的其中一章,刺殺檔案解密,是從神壇回到人間的必經過程,這一蛻變不能規避,務須經歷。去神化將會還原真正的甘迺迪,從而更貼近真實面貌,縱然揭開之後瑕瑜互見或是不堪入目,卻總勝於完美得太過脫離現實;他畢竟只是人,絕非神。


安裕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110508-劉若英:易副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