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05-通識導賞:蚊尾洲的中英聯建燈塔

通識導賞:蚊尾洲的中英聯建燈塔
2015年07月05日


【明報專訊】在香港南面,有一個小島,遠看有一座城堡。

港大房地產及建設系教授潘新華與他的研究團隊,知道城堡其實是燈塔,一八九○年代由香港建築商興建,去年十月出船,看看這個有逾百年歷史的燈塔,怎麼一直好像都被遺忘——香港有四座燈塔列為法定古蹟,當中並不包括這座「蚊尾洲燈塔」。

「這裏是中國海域,當年英國提出要建燈塔,清政府首先拒絕,後來才准許,還有份付錢。」中國與港英政府合作興建的第一座建築物,現在原來已被收入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至最近,它不再被冷待了,聽說珠海有旅行社安排客人坐船登島,稱這裏是露營好去處。

雖然香港對外貿易的歷史悠久,但用作導航的燈塔,在澳門、台灣、新加坡都陸續興建的時候,香港的沿海地方還未有。在英軍登陸、香港開埠後,進出香港水域的船次每年遞增,一八五一至一八七○年,二十年間就由千多船次倍增至四千多,當時的總商會於是向殖民地政府提出香港有修建燈塔的需要。


船次倍增 需建燈塔

為此,當時的工務司裴樂士擬定五個地點,其中鶴嘴、青洲和哥連臣角可以照顧從北面來的船,而橫瀾島和蚊尾洲就負責南面的航道。不過,蚊尾洲位置遠離香港水域,屬於中國領土,建塔計劃一直被擱置。

清政府本來對英國提出建燈塔的提議置之不理,但華南海域其實一直缺乏燈塔。後來,台灣南部的東沙群島附近海域再有船發生意外,香港的船務司亦曾寫信到中國海關總署提及蚊尾洲燈塔,最後還是不了了之,直至一八八六年,殖民地一再提交興建燈塔的三個方案,包括中國政府租借蚊洲島予香港殖民政府;香港政府負責興建,然後交予中國管理及維修;或是由香港支付建築費用,由中國興建。不過,最後,中國提出第四個方案,由當時仍屬中國的九龍海關支付七千五百元及每年七百五十元,聘請香港政府興建和維修燈塔,蚊尾洲維持是中國領土、只能作為興建燈塔之用。協議達成後,燈塔最後在一八八九年由香港建築商興建,造價約九萬元。


一八八九年建造 造價九萬

潘教授與他的研究團隊,本來一直研究香港的石礦業工程歷史,在翻看大量政府文件的時候,發現在香港南部有個蚊尾洲,除了建築美觀之外,原來有這與香港命運相連的歷史。戰前,國民黨軍隊曾經佔據蚊尾洲,一九四八年,香港政府曾在瑞典購買材料計劃維修燈塔,當時的中國海關總工程師也曾到蚊尾洲視察。至一九四九年後,香港再沒有關於蚊尾洲的紀錄了。燈塔在戰時曾經遭受破壞,至一九八○年代,有承建商曾經登島做工程,「相信是做維修,島的另一端、本來是廚房的位置,都被剷平了,建成直升機坪」。


今轉用太陽能 內地管理

潘教授與他的團隊,去年十月在香港租船到蚊尾洲,大約兩至三小時,終於來到。由於島嶼沿岸都是危崖,小艇難以停泊,往時的人建了起重機載人到岸上去,現在,起重機已毁,當日他們要在岸邊划艇登岸。


離港船程兩三小時

蚊尾洲面積其實相當小,島嶼中央陸地有個大缺口,所以英文名稱是Gap Rock。燈塔興建的時候,很快就選定建在南部,不過,燈塔落成後一年,一場颱風就令燈塔嚴重損毀,後來政府聘請官員視察,才發現燈塔其實建錯位置,北部才最理想。

一九八○年代,燈塔改用太陽能,至今仍然運作,由中國政府管理。不過,燈塔下原本給管理員居住的建築群已封閉。

關於蚊尾洲燈塔的研究文章,潘教授將投稿至學術期刊,是香港工程史的其中一個有趣環節。他的研究團隊,包括港大房地產及建設系的馬冠堯、文家輝、錢棣華、鄧穎,還有香港水下考古總會、香港技術潛水總會胡名川、李克強、蘇惠利和黃斌迪提供協助。


登岸位置(Landing Place)

蚊尾洲的西岸,是登岸的位置,可是由於地勢並不平坦,其實並沒有可以讓船泊岸的地方。所以,早在建燈塔的時候,工人就在岸邊建了起重機,人們到了蚊尾洲,就坐上起重機的椅子或藤籃,吊到島上去。


船政司跳船誤墮海

現在,人們都不再用起重機上落船,這次潘教授到蚊尾洲,就要在岸邊乘坐駁艇登岸。究竟上岸有多難?翻看資料,一九三○年的香港博物學者雜誌(Hong Kong Naturalist)曾刊登一篇文章,記錄在一八九三年十月,一次巨型颱風過後,蚊尾洲上的燈塔損毀,連起重機都被捲走,當時的工務局長谷柏(F.A. Cooper)與船政司林士(Murray Rumsey)前往視察。登岸時,兩人沒遇到什麼困難,可是在離開的時候,兩人要從島上跳到船上「登船」,林士蹤身一躍,卻誤跌進海裏。幸而他身上有繫安全帶,跌進水時也沒有撞到石頭,最後平安無事被救上船。


燈塔建築群

整座建築物,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燈塔、燈塔下的歐洲人寓所和旁邊的中國人寓所。建築物以磚建成,外牆再用花崗岩加固。由於窗戶已被密封,大門亦被鎖上,潘教授這次考察並沒有進入建築物,若憑外觀而論,「石磨得很滑,手工很精細」。他說,島上地方有限,估計建築材料都在外面造好才運到島上裝嵌,就像現在起樓的預製件。


燈塔(Light Tower)

燈塔高三十二呎,發出光線的高度,達海拔一百四十呎,最初的設定是每半分鐘發出五秒長的白光,在天氣良好的日子,二十海里外都能見到。潘教授說,光從花崗石外牆看,石打磨得很滑,手工精細。


歐洲人寓所(European Quarters)

燈塔的底部,連結着專給歐洲員工居住、兩層高的建築物,燈塔管理員住地下,員工住一樓,地庫是一個大型水缸,容量達一萬二千加侖。「島上沒有淡水,都靠水缸儲起雨水,供員工使用」。


中國人寓所(Chinese Quarters)

燈塔主樓有一條短小的通道,把旁邊的另一座建築物連起來。這座建築物是次一級的中國籍管理員和電報員居住。


彈藥庫(Battery)

在一九三○年畫的地勢圖上,看不到這個建築物的蹤影。這次考察,潘教授卻在西岸看到這座小型建築物,估計曾經是彈藥庫。


廚房(Cook-House)

島的北部,起初建了一座廚房,每日提供膳食予島上工作的人。在建燈塔的時候,島上最多有約一百個工人,至燈塔落成後,島上至少有四個看守人員,相信還有苦力、廚師等。戰後,廚房被夷平,改建成直升機坪。


文/ 陳嘉文

圖/ 受訪者提供

編輯/方曉盈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110508-劉若英:易副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