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23-Angel:《雙親不相愛》:極精準的場面調度
Angel:《雙親不相愛》:極精準的場面調度
2018/4/23 — 12:26
美麗的母親站在餐桌的一端,背靠流理台,低下頭專心按電話。餐桌的另一端坐著12歲的兒子,他抬頭望她,沒有動桌上的早餐。他說自己吃不下了,母親頭也不抬繼續望著電話,不耐煩地叫他至少把熱朱古力喝完。他難過地再說:「我吃不下了」。母親繼續專心按電話無語氣地表示:「算吧,把東西留在枱上。」鏡頭切到兒子的近鏡,前景幾乎遮著他全臉,只看到右下角,一滴眼淚落在他臉上,母親始終沒有正眼看兒子一眼。鏡頭切為側面全身,兒子快速起來轉身就走,看不見他的表情。[1]
這是俄羅斯導演Andrey Zvyagintsev的《雙親不相愛》(Loveless)其中一場戲,兒子出走失蹤前與母親最後的互動。前一晚他偷聽到正要離婚的父母對話,二人就兒子的撫養權互相推搪,他難過大哭但不能發出聲音。第二天早餐後,他消失了。這對正要各自展開新生活的夫婦,要承擔父母的責任,把兒子找回來。冷洌氣氛籠罩全片,情感收斂卻精準地表現出來:父母互相憎恨,外婆對女兒離家的憤怒,父母雙方與新情人的熱戀和隱憂,以及兒子的絕望與無盡悲傷。
導演Andrey Zvyagintsev以極其精準的對白與場面調度,把這些隱藏內心的情緒明確地表現出來。例如母親與年長新情人,做完愛在床上談情,她說了兩次:「在認識你以前我沒有愛過,但我真的愛你。」兩次他都顧左右而言之,拒絕正面回應。正如羅蘭巴特在《戀人絮語》裡指出,「我愛你」真正的拒絕是「無可奉告。」[2] 。新男友沒有說自己不愛她,但其實他已經拒絕她了 。導演以精煉的對白,把角色內心的複雜的想法傳遞給觀眾:女人迫切得到一份愛情,男人想要的卻不是愛情。
說到電影「場面調度」,總有點模棱兩可。場面調度原文是mise-en-scene,本是法國戲劇術語,意即放在台上的各種元素,包括道具、場景、演員等,這些元素放在哪裡,移動的方式,演員走位,全都包含在「場面調度」裡頭。後來法國《電影筆記》借用了這個詞,並放在電影分析裡使用。宏觀來講,場面調度指的是畫面裡看到的所有東西。但這樣說很含糊,畢竟電影沒有明確的台上台下,攝影與剪接決定了我們最終看到的畫面是甚麼。微觀來說,電影裡的「場面調度」包括:場景、道具、燈光、化妝、演員的動作、表情和走位,還有鏡頭的角度和運動也包括在內 [3], 定義非常闊,只有剪接拼除在外。然而一般來講,「場面調度」通常用來形容導演的指示,法語裡導演也被稱為metteur-en-scene (同樣也是從劇場借來的詞語)。所以明確點說,「場面調度」指的是導演對畫面的控制。
在場面調度上,有些導演喜歡加入即興元素,把現場發生的意外納入畫面,從而得出意想不到的真實情感與效果。例如侯孝賢拍攝時,演員有時不會知道對手接下來做甚麼,他就想捕捉這些真實的反應。是枝裕拍攝《奇蹟》時,他只給小演員幾句一定要說的對白,其餘都是自由發揮。亦有些導演喜歡完全把電影裡所有事物掌控手中,一絲不苟。例如Hitchcock、Stanley Kubrick和楊德昌的電影,便精確無比地呈現導演本來的構想,輔助導演把故事表達給觀眾。例如《後窗》開首的一個長鏡頭,由窗外的鄰居百態一直延續至男主角家中,迅速有效地呈現各種人物設定:胖男聽到中年危機電台廣告就立即把頻道轉走(他自覺有中年危機)、因高溫而睡在陽台的夫妻(也許他們沒有錢)、美女邊做運動邊煮早餐(她很注重維持身材)、腳跛掉的男主角躺在椅上(他很無聊)、桌上是他破爛的相機(他拍攝途中撞跛了腿)、牆上掛著他以前拍下的新聞照片(他是攝影記者)、一張美女照片的底片(他拍的美女,也許是親密的人)、一疊用這張照片當封面的雜誌(這個美女是模特兒)。鏡頭運動、場景、道具、角色的動作等等,生動呈現故事的環境與人物特質。
回到《雙親不相愛》。在文首描寫的那一場戲,導演以極其克制的手法,透過環境、二人對話和動作、兒子的眼淚滴下等種種設置,來刻劃母親的無情和兒子的悲哀。場景內的對白和動作十分日常,裡頭卻掩蓋著兒子極度壓抑的情感,導演選擇讓觀眾看到兒子全貌,反以一滴適時掉下的眼淚,顯示其內心絕望。沒有歇斯底里的大哭大叫,我們甚至難以看清楚他的表情,這滴眼淚給觀眾帶來更有力的衝擊。哀莫大於心死,也許就是如此。
全片人人無情,唯有兒子這一滴眼淚最真摯也最可憐。導演透過場面調度精準控制各個場景內情感的流動、爆發點與強度,壓抑的氛圍底下,隱藏著強烈的迫力。
Angel
電影藝術碩士﹐研究電影中的時間與港產片。深信電影作為藝術,需要詮釋、拆解和討論,才能瞭解它迷人之處
--
註:
[1] 這段憑記憶寫出來,與電影本身可能有出入。
[2] 羅蘭巴特《戀人絮語》(1977),p. 156。
[3] Ed Sikov’s Film Studies: An Introduction (2010), p. 5-6.
2018/4/23 — 12:26
美麗的母親站在餐桌的一端,背靠流理台,低下頭專心按電話。餐桌的另一端坐著12歲的兒子,他抬頭望她,沒有動桌上的早餐。他說自己吃不下了,母親頭也不抬繼續望著電話,不耐煩地叫他至少把熱朱古力喝完。他難過地再說:「我吃不下了」。母親繼續專心按電話無語氣地表示:「算吧,把東西留在枱上。」鏡頭切到兒子的近鏡,前景幾乎遮著他全臉,只看到右下角,一滴眼淚落在他臉上,母親始終沒有正眼看兒子一眼。鏡頭切為側面全身,兒子快速起來轉身就走,看不見他的表情。[1]
這是俄羅斯導演Andrey Zvyagintsev的《雙親不相愛》(Loveless)其中一場戲,兒子出走失蹤前與母親最後的互動。前一晚他偷聽到正要離婚的父母對話,二人就兒子的撫養權互相推搪,他難過大哭但不能發出聲音。第二天早餐後,他消失了。這對正要各自展開新生活的夫婦,要承擔父母的責任,把兒子找回來。冷洌氣氛籠罩全片,情感收斂卻精準地表現出來:父母互相憎恨,外婆對女兒離家的憤怒,父母雙方與新情人的熱戀和隱憂,以及兒子的絕望與無盡悲傷。
導演Andrey Zvyagintsev以極其精準的對白與場面調度,把這些隱藏內心的情緒明確地表現出來。例如母親與年長新情人,做完愛在床上談情,她說了兩次:「在認識你以前我沒有愛過,但我真的愛你。」兩次他都顧左右而言之,拒絕正面回應。正如羅蘭巴特在《戀人絮語》裡指出,「我愛你」真正的拒絕是「無可奉告。」[2] 。新男友沒有說自己不愛她,但其實他已經拒絕她了 。導演以精煉的對白,把角色內心的複雜的想法傳遞給觀眾:女人迫切得到一份愛情,男人想要的卻不是愛情。
說到電影「場面調度」,總有點模棱兩可。場面調度原文是mise-en-scene,本是法國戲劇術語,意即放在台上的各種元素,包括道具、場景、演員等,這些元素放在哪裡,移動的方式,演員走位,全都包含在「場面調度」裡頭。後來法國《電影筆記》借用了這個詞,並放在電影分析裡使用。宏觀來講,場面調度指的是畫面裡看到的所有東西。但這樣說很含糊,畢竟電影沒有明確的台上台下,攝影與剪接決定了我們最終看到的畫面是甚麼。微觀來說,電影裡的「場面調度」包括:場景、道具、燈光、化妝、演員的動作、表情和走位,還有鏡頭的角度和運動也包括在內 [3], 定義非常闊,只有剪接拼除在外。然而一般來講,「場面調度」通常用來形容導演的指示,法語裡導演也被稱為metteur-en-scene (同樣也是從劇場借來的詞語)。所以明確點說,「場面調度」指的是導演對畫面的控制。
在場面調度上,有些導演喜歡加入即興元素,把現場發生的意外納入畫面,從而得出意想不到的真實情感與效果。例如侯孝賢拍攝時,演員有時不會知道對手接下來做甚麼,他就想捕捉這些真實的反應。是枝裕拍攝《奇蹟》時,他只給小演員幾句一定要說的對白,其餘都是自由發揮。亦有些導演喜歡完全把電影裡所有事物掌控手中,一絲不苟。例如Hitchcock、Stanley Kubrick和楊德昌的電影,便精確無比地呈現導演本來的構想,輔助導演把故事表達給觀眾。例如《後窗》開首的一個長鏡頭,由窗外的鄰居百態一直延續至男主角家中,迅速有效地呈現各種人物設定:胖男聽到中年危機電台廣告就立即把頻道轉走(他自覺有中年危機)、因高溫而睡在陽台的夫妻(也許他們沒有錢)、美女邊做運動邊煮早餐(她很注重維持身材)、腳跛掉的男主角躺在椅上(他很無聊)、桌上是他破爛的相機(他拍攝途中撞跛了腿)、牆上掛著他以前拍下的新聞照片(他是攝影記者)、一張美女照片的底片(他拍的美女,也許是親密的人)、一疊用這張照片當封面的雜誌(這個美女是模特兒)。鏡頭運動、場景、道具、角色的動作等等,生動呈現故事的環境與人物特質。
回到《雙親不相愛》。在文首描寫的那一場戲,導演以極其克制的手法,透過環境、二人對話和動作、兒子的眼淚滴下等種種設置,來刻劃母親的無情和兒子的悲哀。場景內的對白和動作十分日常,裡頭卻掩蓋著兒子極度壓抑的情感,導演選擇讓觀眾看到兒子全貌,反以一滴適時掉下的眼淚,顯示其內心絕望。沒有歇斯底里的大哭大叫,我們甚至難以看清楚他的表情,這滴眼淚給觀眾帶來更有力的衝擊。哀莫大於心死,也許就是如此。
全片人人無情,唯有兒子這一滴眼淚最真摯也最可憐。導演透過場面調度精準控制各個場景內情感的流動、爆發點與強度,壓抑的氛圍底下,隱藏著強烈的迫力。
Angel
電影藝術碩士﹐研究電影中的時間與港產片。深信電影作為藝術,需要詮釋、拆解和討論,才能瞭解它迷人之處
--
註:
[1] 這段憑記憶寫出來,與電影本身可能有出入。
[2] 羅蘭巴特《戀人絮語》(1977),p. 156。
[3] Ed Sikov’s Film Studies: An Introduction (2010), p. 5-6.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