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16-Angel:《巴黎眾色相》:說到底何謂愛情?
Angel:《巴黎眾色相》:說到底何謂愛情?
2018/5/16 — 11:41
《巴黎眾色相》電影劇照
法國作家兼符號學家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r)有一本平易近人的著作《戀人絮語》, 法文原書名是Fragments d’un discours amoureux,直譯是「一個有關愛情的論述之片言隻語」[1]。《戀人絮語》這個書名固然譯得好,戀人就是絮絮叨叨的訴說其愛情狂熱,就像這本書的原型——歌德(Goethe)的少年維特一樣。然而我常常覺得書名中那個 “discours”呼應著傅柯(Michel Foucault)的「論述」(discourse)概念。
傅柯在討論「瘋狂」(madness)時指出,瘋狂作為疾病其實是一個由透過討論生成的概念,我們並不是先於經驗地知道(a priori)只要患上瘋狂這個病就會有某些徵狀,而是透過醫學論述,醫生們共同將一些不同的元素連繫起來,約定俗成把某些行為歸納為一種叫瘋狂的病。[2] 換言之,透過論述,我們能互相同意並定義一些非具體的概念,正如羅蘭巴特在《戀人絮語》中定義「愛情」一樣。
羅蘭巴特把歌德半自傳小說《少年維特的煩惱》作為文本(text),將少年維特追求愛情的各種表現與情感抽絲剝繭,分析一個人陷入愛情時的想法、言語、表現和情感,從而定義愛情由誕生到磨滅之間的各個片面。《戀人絮語》把一個愛情故事「肢解」成一個愛情的論述,一個喋喋不休、尋根究底的自我討論。
相反,靈感來自《戀人絮語》、Claire Denis導演的《巴黎眾色相》(Let the Sunshine in/Un beau soleil intérieur)則把這些探究何謂愛情的論述,重新組合成一個故事,演繹為一個女人跌跌踫踫的尋愛之旅,以及她與生命中多個男人的對話。一段段看似過於瑣碎、沒有重心的對話,卻正如羅蘭巴特所言,「在辭令上安上了手指」去磨蹭,去探索愛情的本質。
《巴黎眾色相》電影海報
Juliette Binoche飾演的中年藝術家 Isabelle,是個不願放棄愛情的女人,她不知道的是愛情本來就沒有道理可言。已婚銀行家賤男對她糾纏不休,她的熱情竟迅即消亡,情人的形象變得庸俗不堪。街上常常碰到的男人向她大送秋波,她卻敬而遠之。英俊舞台劇演員叫她內心狂喜不已,然而這個感覺並非雙向。與前夫即使個性相合,當中缺少的那點火花卻成為兩人之間最大的鴻溝。終於遇上火花四濺的男人,但兩人之間的差異:工作、生活、文化、財政和語言,又令她看不見未來。好友在工作上和價值觀上與她接近,但她對他無法生出愛情。到最後遇上一個看似完美、心心相印的男人,事情似乎又不如她所願。
說到底何謂愛情?愈看下去,你愈發現原來真理並非愈辯愈明。愛情是慾望,是言語,是親密感,是深切的理解,是一刻的火花,是對未來的想像,也是最基本的柴米油鹽,然而吊詭之處在於同時以上皆非。正如巴特說「戀人在腦海中不斷奔跑」[3],Isabelle也為了追逐愛情在生活中不斷窮忙,不是為了尋找最完美的男人,而是為了抓住那稍縱即逝的愛情。在Isabelle不斷跌跌碰碰的過程中,發現找到剛剛好的愛人,似乎是世上最不可能的事情。她以為是因為總遇不上對的人,但實際上,在她跟男人們喋喋不休的對話中,我們發現原來是因為愛情本來就世上最複雜的心理活動,難以被定義,不能被捕捉。
以《戀人絮語》中一句話總結:「戀人愛上的是愛情,而非情侶。」[4] 在追求愛情的過程中,我們愛上的不是某個非他/她不可的人,而是愛情本身。
Angel
電影藝術碩士﹐研究電影中的時間與港產片。深信電影作為藝術,需要詮釋、拆解和討論,才能瞭解它迷人之處
——
註:
[1] Bather, R.。(1977)。《戀人絮語》。汪耀進、武佩榮譯(1994)。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台北。P. 70。
[2] Foucault, M. (1972). 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Translated by Rupert Swyer. London: Tavistock Publications. P. 54-5.
[3] Bather, R.。(1977)。《戀人絮語》。汪耀進、武佩榮譯(1994)。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台北。P. 2。
[4] Bather, R.。(1977)。《戀人絮語》。汪耀進、武佩榮譯(1994)。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台北。P. 26。
2018/5/16 — 11:41
《巴黎眾色相》電影劇照
法國作家兼符號學家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r)有一本平易近人的著作《戀人絮語》, 法文原書名是Fragments d’un discours amoureux,直譯是「一個有關愛情的論述之片言隻語」[1]。《戀人絮語》這個書名固然譯得好,戀人就是絮絮叨叨的訴說其愛情狂熱,就像這本書的原型——歌德(Goethe)的少年維特一樣。然而我常常覺得書名中那個 “discours”呼應著傅柯(Michel Foucault)的「論述」(discourse)概念。
傅柯在討論「瘋狂」(madness)時指出,瘋狂作為疾病其實是一個由透過討論生成的概念,我們並不是先於經驗地知道(a priori)只要患上瘋狂這個病就會有某些徵狀,而是透過醫學論述,醫生們共同將一些不同的元素連繫起來,約定俗成把某些行為歸納為一種叫瘋狂的病。[2] 換言之,透過論述,我們能互相同意並定義一些非具體的概念,正如羅蘭巴特在《戀人絮語》中定義「愛情」一樣。
羅蘭巴特把歌德半自傳小說《少年維特的煩惱》作為文本(text),將少年維特追求愛情的各種表現與情感抽絲剝繭,分析一個人陷入愛情時的想法、言語、表現和情感,從而定義愛情由誕生到磨滅之間的各個片面。《戀人絮語》把一個愛情故事「肢解」成一個愛情的論述,一個喋喋不休、尋根究底的自我討論。
相反,靈感來自《戀人絮語》、Claire Denis導演的《巴黎眾色相》(Let the Sunshine in/Un beau soleil intérieur)則把這些探究何謂愛情的論述,重新組合成一個故事,演繹為一個女人跌跌踫踫的尋愛之旅,以及她與生命中多個男人的對話。一段段看似過於瑣碎、沒有重心的對話,卻正如羅蘭巴特所言,「在辭令上安上了手指」去磨蹭,去探索愛情的本質。
《巴黎眾色相》電影海報
Juliette Binoche飾演的中年藝術家 Isabelle,是個不願放棄愛情的女人,她不知道的是愛情本來就沒有道理可言。已婚銀行家賤男對她糾纏不休,她的熱情竟迅即消亡,情人的形象變得庸俗不堪。街上常常碰到的男人向她大送秋波,她卻敬而遠之。英俊舞台劇演員叫她內心狂喜不已,然而這個感覺並非雙向。與前夫即使個性相合,當中缺少的那點火花卻成為兩人之間最大的鴻溝。終於遇上火花四濺的男人,但兩人之間的差異:工作、生活、文化、財政和語言,又令她看不見未來。好友在工作上和價值觀上與她接近,但她對他無法生出愛情。到最後遇上一個看似完美、心心相印的男人,事情似乎又不如她所願。
說到底何謂愛情?愈看下去,你愈發現原來真理並非愈辯愈明。愛情是慾望,是言語,是親密感,是深切的理解,是一刻的火花,是對未來的想像,也是最基本的柴米油鹽,然而吊詭之處在於同時以上皆非。正如巴特說「戀人在腦海中不斷奔跑」[3],Isabelle也為了追逐愛情在生活中不斷窮忙,不是為了尋找最完美的男人,而是為了抓住那稍縱即逝的愛情。在Isabelle不斷跌跌碰碰的過程中,發現找到剛剛好的愛人,似乎是世上最不可能的事情。她以為是因為總遇不上對的人,但實際上,在她跟男人們喋喋不休的對話中,我們發現原來是因為愛情本來就世上最複雜的心理活動,難以被定義,不能被捕捉。
以《戀人絮語》中一句話總結:「戀人愛上的是愛情,而非情侶。」[4] 在追求愛情的過程中,我們愛上的不是某個非他/她不可的人,而是愛情本身。
Angel
電影藝術碩士﹐研究電影中的時間與港產片。深信電影作為藝術,需要詮釋、拆解和討論,才能瞭解它迷人之處
——
註:
[1] Bather, R.。(1977)。《戀人絮語》。汪耀進、武佩榮譯(1994)。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台北。P. 70。
[2] Foucault, M. (1972). 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Translated by Rupert Swyer. London: Tavistock Publications. P. 54-5.
[3] Bather, R.。(1977)。《戀人絮語》。汪耀進、武佩榮譯(1994)。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台北。P. 2。
[4] Bather, R.。(1977)。《戀人絮語》。汪耀進、武佩榮譯(1994)。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台北。P. 26。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