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26-曾國平:亞馬遜開書店,古老當時興

曾國平:亞馬遜開書店,古老當時興
2015年11月26日


亞馬遜發展網上銷售業務後,再在西雅圖開設書店。 (資料圖片)

在西雅圖華盛頓大學附近,有個叫University Village的大型露天商場,裡面數十家頗高檔的店舖,對象是該區的中高產(如大學教授)。那些年,商場內有一家兩層高的Barnes and Nobles,是典型的連鎖大型書店,選書很大路,一般沒有折扣,還有半層賣唱片和影碟。
我從2003年逛到2008年研究院畢業,一直極少幫襯。除了書店內的一家咖啡店,眼見生意愈做愈差。生意最差的,是影音產品,常常只有店員一人在那半層樓發呆。
同時,Netflix和下載音樂興起,亞馬遜網上購物亦愈見流行,回收場常見印有亞馬遜標誌的紙箱。
畢了業,離開了西雅圖,偶然想起越南牛肉河的香味,也會買機票橫越美洲重遊舊地。去年到商場一看,發現書店不見了,其他的店舖也改變不少,竟多了一家鼎泰豐。這些年,Borders率先全線結業,Barnes and Nobles也在垂死邊緣,傳統大型書店一一被由蝕本變賺錢的亞馬遜打敗。
早前亞馬遜宣布開第一家實體書店,地點正是西雅圖的那個商場。世事就是那樣巧。
書店生死輪迴,給亞馬遜殺掉的書店竟由亞馬遜自己頂上,諷刺之餘也令人摸不著頭腦:電子書不是在侵蝕實體書市場嗎?網上書店不是在取代實體書店嗎?亞馬遜帶起這股潮流,為甚麼現在要反其道而行?

在大型連鎖書店死傷慘烈之時,在賣書行業走出一條新路的,是愈開愈多的獨立小書店。這類小書店有風格,有貓書共處的,有賣高級咖啡的,有定期舉辦朗讀會的,有專賣某幾類書的。

小書店比連鎖書店「本土」,店員都跟附近居住的顧客熟絡,清楚對方的閱讀口味。買書未必有折扣,但有網上買不到的談文論藝小圈子。
開書店的一個解釋,是亞馬遜預測實體書市場仍有可為,而亞馬遜掌握顧客消費行為的「大數據」,能夠比小書店更精準的把握不同讀者的喜好,購書、擺書都更有策略。這第一家實體書店,就是亞馬遜的實驗,看看能否將小書店的一套經營方式複製過來,甚至做得更好。另一個解釋,是亞馬遜模仿蘋果Apple Store的做法,門市做陳列多過做生意,產品有得睇有得試有得學,希望可以幫助其銷情一直欠佳的電子產品(如Kindle)。
也許是香港人性格使然吧,在香港的大小書店,少見店員跟顧客閒聊。難忘的一次,拿着別家書店的膠袋到一家小書店看書,結果給店主痛罵兼趕走,很「澳牛」。


曾國平
作者為香港城市大學經濟及金融系客座副教授/美國維珍尼亞理工大學經濟系副教授
http://www.facebook.com/economics3.0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110508-劉若英:易副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