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27-區諾軒:新生代參選將決定政黨存亡
區諾軒:新生代參選將決定政黨存亡
6:33 27/11/2015
■區選結果顯示,老牌政黨有年輕化的必要。資料圖片
今屆區議會選舉,選民給出的訊息非常清楚:希望政壇有新氣象。經驗豐富的議員意外下馬,政治素人及政黨新生代卻乘勢崛起。但從選舉結果可見,建制派在重點選區的選票均有顯著增幅,可見他們早已部署把泛民「Vote them out」,出乎意料的是部份選區支持泛民的票數增長更高,締造○三年以來更高的投票率,才使部份選區的民主派候選人反敗為勝。
吸取○三年區選教訓,如何回應選民期望,留住這批「黃絲票」,是每一位泛民當選者需要面對的問題,需要思考這批黃絲選民有何特質?政黨應該如何回應大勢?
從另一角度看,建制派所發展的組織機器,到今屆區選又起了新的變化。例如葵青便是被重點投放組織票的區域,因建制憂慮葵青民主派來屆取得區議會執政權,而民主派亦真的以重奪議會作參選號召,建制遂抽調新界各區人力資源,重點攻堅。多個選區選民登記增長明顯,建制派亦錄得逾千票數升幅,但也在其他區令現任泛民議員落馬。面對這種「巡航導彈」式的針對部署,倖存的民主派,或許是得益於對手力度未足。事後檢討,能盡取黃絲票抗衡的,大都具備年輕化形象及工作手法。
毋庸置疑,今屆區選證明年輕的候選人擁有較大優勢。越來越多區的競爭模式講求消耗體力式曝光,政黨的部署亦傾向安插年輕候選人挑戰年紀老邁的現任議員,這都是年輕人的有利條件。未來日子,若政黨難以吸納年輕人,勢將缺乏具資質的戰將參選。
然而能否令選民感到新氣象,關鍵不是年輕與否,而是能否展現出為社區注入新想像力的面貌。首投族大概是平日外出的一群,他們未必需要議員幫助,但會默默觀察社區變遷,留意議員的工作成績,更有否站穩政治立場——周浩鼎於電台節目向筆者表示,傘兵對手王進洋正是步步質詢其機場三跑立場,短時間落區便獲得相當政治票支持。有別於區議會既有想像,選民對候選人政治定位不是沒有要求。
民主黨須了解選民期望
勝出的傘兵、部份年輕泛民成員甚或是青年新政,得票甚高,其中一個共通點是運用社交媒體純熟。筆者幾年的議會工作發現,越來越多居民傾向利用社交媒體、手機程式而非親身直接投訴問題。鍾樹根不是健吾,你很難想像他熟悉「出Post抽水」,但今天與選民的溝通模式確已有質變。
筆者相信,政黨必須回應民心所變。對於民主黨來說,我們有必要細心了解投票選民的期望,在後雨傘年代表現明確的定位及對香港社會的具體願景。馬嶽於2012年批評民主黨候選人經常只強調「民主黨扎根XX區廿多年」,言猶在耳,決不可重蹈覆轍。雖然今天於鉛水等問題上略有小成,然而站穩民主立場,繼續加深民生議題工作,提出捍衞香港價值的綱領,才能爭取政治覺醒的首投族青睞。
急速的年輕化,更是無可避免。過往我們在改善社交媒體宣傳上下了相當工夫,然而選民期許的,更是新生代能夠真正接棒。未來便是立法會選舉,民主黨派出多少新生代參選,將是政黨存亡關鍵。筆者亦相信只有如此,才能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讓市民覺得是有新氣象的政黨。
以上種種,或許亦適用於不少民主派政黨處境。在抗拒傳統組織、強調素人的年代,政黨要尋找發揮空間,除非洗牌再來,否則,銳意更新,敢於大刀闊斧改革,才可於嚴峻的環境中走得更遠。
區諾軒
民主黨中常委
6:33 27/11/2015
■區選結果顯示,老牌政黨有年輕化的必要。資料圖片
今屆區議會選舉,選民給出的訊息非常清楚:希望政壇有新氣象。經驗豐富的議員意外下馬,政治素人及政黨新生代卻乘勢崛起。但從選舉結果可見,建制派在重點選區的選票均有顯著增幅,可見他們早已部署把泛民「Vote them out」,出乎意料的是部份選區支持泛民的票數增長更高,締造○三年以來更高的投票率,才使部份選區的民主派候選人反敗為勝。
吸取○三年區選教訓,如何回應選民期望,留住這批「黃絲票」,是每一位泛民當選者需要面對的問題,需要思考這批黃絲選民有何特質?政黨應該如何回應大勢?
從另一角度看,建制派所發展的組織機器,到今屆區選又起了新的變化。例如葵青便是被重點投放組織票的區域,因建制憂慮葵青民主派來屆取得區議會執政權,而民主派亦真的以重奪議會作參選號召,建制遂抽調新界各區人力資源,重點攻堅。多個選區選民登記增長明顯,建制派亦錄得逾千票數升幅,但也在其他區令現任泛民議員落馬。面對這種「巡航導彈」式的針對部署,倖存的民主派,或許是得益於對手力度未足。事後檢討,能盡取黃絲票抗衡的,大都具備年輕化形象及工作手法。
毋庸置疑,今屆區選證明年輕的候選人擁有較大優勢。越來越多區的競爭模式講求消耗體力式曝光,政黨的部署亦傾向安插年輕候選人挑戰年紀老邁的現任議員,這都是年輕人的有利條件。未來日子,若政黨難以吸納年輕人,勢將缺乏具資質的戰將參選。
然而能否令選民感到新氣象,關鍵不是年輕與否,而是能否展現出為社區注入新想像力的面貌。首投族大概是平日外出的一群,他們未必需要議員幫助,但會默默觀察社區變遷,留意議員的工作成績,更有否站穩政治立場——周浩鼎於電台節目向筆者表示,傘兵對手王進洋正是步步質詢其機場三跑立場,短時間落區便獲得相當政治票支持。有別於區議會既有想像,選民對候選人政治定位不是沒有要求。
民主黨須了解選民期望
勝出的傘兵、部份年輕泛民成員甚或是青年新政,得票甚高,其中一個共通點是運用社交媒體純熟。筆者幾年的議會工作發現,越來越多居民傾向利用社交媒體、手機程式而非親身直接投訴問題。鍾樹根不是健吾,你很難想像他熟悉「出Post抽水」,但今天與選民的溝通模式確已有質變。
筆者相信,政黨必須回應民心所變。對於民主黨來說,我們有必要細心了解投票選民的期望,在後雨傘年代表現明確的定位及對香港社會的具體願景。馬嶽於2012年批評民主黨候選人經常只強調「民主黨扎根XX區廿多年」,言猶在耳,決不可重蹈覆轍。雖然今天於鉛水等問題上略有小成,然而站穩民主立場,繼續加深民生議題工作,提出捍衞香港價值的綱領,才能爭取政治覺醒的首投族青睞。
急速的年輕化,更是無可避免。過往我們在改善社交媒體宣傳上下了相當工夫,然而選民期許的,更是新生代能夠真正接棒。未來便是立法會選舉,民主黨派出多少新生代參選,將是政黨存亡關鍵。筆者亦相信只有如此,才能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讓市民覺得是有新氣象的政黨。
以上種種,或許亦適用於不少民主派政黨處境。在抗拒傳統組織、強調素人的年代,政黨要尋找發揮空間,除非洗牌再來,否則,銳意更新,敢於大刀闊斧改革,才可於嚴峻的環境中走得更遠。
區諾軒
民主黨中常委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