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26林朝暉/陳嘉欣:中央治港的「制高點」與「轉折點」

林朝暉/陳嘉欣:中央治港的「制高點」與「轉折點」
20151126


【明報專訊】此前本中心曾撰寫的〈左右為難的中聯辦〉(註1)一文中,從組織角度談討了中聯辦在回歸前後的角色轉變。由於中聯辦身兼聯絡和助選職能之間具有內在矛盾,間接令中聯辦逐步喪失作為駐港機構應有的因地制宜的作用,同時失去建立中央在港人心中管治威信的機會。 其實,中聯辦只是中央於香港眾多決策機構的其中之一。回歸實施一國兩制雖已有18年,但香港政局的不穩卻屬常態。因此,當下我們實有必要重新審視整個中央對港的佈局,深思值得改善之處。


對港決策的「制高點」

在諸多對港的最高決策機構中,除了中央政治局常委掌握重大事項決定權、領導權,統籌全局外,2003年成立的港澳工作協調小組,充當議事、協調、政策規劃等角色。港澳協調小組由18個部門組成,首任組長為時任國家副主席曾慶紅,此後分別由習近平、張德江接替此職務。

港澳協調小組是中央治港的「制高點」,其層級之高、牽涉部門之多,加上各種公開檔案和官方媒體對其的定位,均可以反映出: 一、中央急切重新調整對港思路,提高決策層級,甚至由中央最高領導班子統籌對港工作,不再是局限於國務院港澳辦;二、中央政府將2003年七一大遊行定調為受外國勢力的煽動影響,並將香港社會視為與外國勢力角力的戰場。因此,2003年來中央積極提高在本港經濟、社會輿論、教育等的影響力,並重視市民對中共的態度改變。

港澳協調小組成立以後,中央在經濟、傳媒、教育等統戰部署,均比回歸初年更為進取。經濟上,除了CEPA安排外,中資機構也不斷進駐本港,例如恆生指數成分股由回歸初年大部分由本地及英資企業組成,到現在接近五成由國企、央企和國內民企佔據。在傳媒方面,2003年後對香港電台的定位有所調整,各路傳媒機構老闆也受到籠絡(參見馬嶽教授的研究,註2)。而在教育上,國內著名高校也開放大量學額予香港學生,同時增加港青到內地交流的機會。

雖然泛民主派經常批評2003年後中央插手香港事務的策略,令香港政局有所惡化, 但平情而論,中央一系列對港政策的落實的確帶來了明顯的成效。根據港大民意調查結果顯示,2003年至2008年間,縱使泛民主派在區議會、立法會選舉大勝,但市民對中央政府的信任度不斷上升。


中央治港取態與港人信任的轉捩點

雖然2003年後香港市民對中央進取的治港態度反應相對正面,並在2008年時在國力彰顯同時達到新高,但隨後港人對中央的信任度卻在2008年以後逆勢下跌,幾乎回落至回歸初年水平。為何中央同樣的政策偏好,在2003年至2008年間能夠拉攏民心,而近年來卻再次提出「人心未回歸」的問題呢?

首先中央對港態度轉趨強勢。自1978年成立港澳小組直至回歸都頗為順利,但由於近年國力富強,都使得早年國家領導人批示「必須深入調查研究,實事求是,一切工作都要從當地實際情况出發,不能照搬照套內地的做法」的精神被日漸淡忘。2007年,人大常委會作出2017年可以實行普選的決定後,隨着2017年普選承諾的臨近,中央政府開始摒棄過去韜光養晦的取態,大力扶持建制陣營,希望藉此以強勢方式領導未來香港政局,為普選作準備。

態度強勢也體現於對持不同政見者的排擠上。2010年政制爭議一役中,不少溫和泛民的政黨及其支持者都寄望「破冰會面」能讓溫和泛民主派被納入中央的特首人選之中。爾後,友好和信任非但沒有如期而至,相反,中聯辦及建制派更緊鑼密鼓圍剿泛民陣營,連曾為政改出力的民主黨也遭受追擊。
此外,回歸早期中央政府以及其駐港官員都甚少公開評論香港事務,相比之下,2008年後,國家主要官員以至國內學者對香港的公開言論不斷,一些議題公開發表前並未充分評估香港社會的觀感。例如,在去年政制爭議的敏感時期,中央突然發表「一國兩制白皮書」,表述中央對香港擁有「全面管治權」的觀點,特區政府高層、本地政團即使都知是舊酒新瓶,但用字及表述方式既沒有取得共識,且容易引起非議。

中央政府對地方事務作出評價,本是無可口非的。但是,這些公開言論中離不開「加強管治」等帶有中央試圖收緊香港自治權力意味的字眼,引來不必要猜測,難免會使港人感到「一國兩制」、「港人治港」等既定原則受到衝擊,影響港人對中央政府的信任。而對於中央來說,加強管治非但難以帶來預期的和諧穩定效果,而且對中央的管治威信弊多於利。


建立中港關係的制度基礎

2003年後,中港兩地民間交流雖然隨CEPA協議而有顯著增加,但車水馬龍並沒有促使兩地人民相互友好。一方面,受境外、境內的劃分,及互聯網環境和媒體之間的區隔影響,兩地仍存在較大的文化差異。另一方面,中港兩地社會並未顯出充分的尊重和包容。內地民眾仍視香港為旅遊、購物之地,難以設身處地感受香港市民所思所想,對內地媒體、評論員對香港的抹黑並無足夠辨別能力。與此同時,本地媒體也時常大字標榜內地各種社會問題,但本地輿論則鮮有深思香港在國家的發展大潮中的定位如何。試問在這種存在隔閡、針鋒相對的社會輿論環境中,兩地民間又如何加深了解,互相體諒和尊重?

近來,「去殖化」的概念成為了當局及建制派的新寵兒。對於2003年以後中央調整政府思路,有人認為是姍姍來遲,也有人認為是破壞高度自治的起點。但不管「去殖民化」命題的真偽性,現時中央與香港關係顯然還有很多需待改善之處,尤其是政見不同的各方如何彼此包容、自我克制,已成為準確落實「一國兩制」的關鍵。如果說香港要防範右傾的港獨主義,那麽同時也應該注意不應盲目左傾。「高度自治」並不等同於中央在香港事務上缺席,只有不斷完善獨特的中央與地方制度——「一國兩制」,才能營造良好中港關係,為未來普選討論開路。

註1:林朝暉、吳舒景,〈左右為難的中聯辦〉,端傳媒,2015年10月9日
註2:Ma Ngok(2007), "State-Press Relationship in Post-1997 Hong Kong: Constant Negotiation amidst Self-Restraint", The China Quarterly, No. 192, pp. 949-970.


林朝暉
北京港澳學人研究中心研究員、北京大學—倫敦政經學院雙碩士,

陳嘉欣
北京港澳學人研究中心研究員、北京大學碩士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110508-劉若英:易副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