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12-阿果:逛婚展,看結婚這工程

阿果:逛婚展,看結婚這工程
2017年6月12日


逛婚展,乃這城市一項吊詭的活動。有些圈子(單身的、已婚多年的)對它毫無感覺,以至從不知道其存在,但在某些圈子(有意或將會結婚的),它卻像有莫名其妙的魔力,好像非去不可。

這幾年,我已聽過無數有關婚展的神奇故事:有許多朋友婚前逛足十次八次,樂此不疲;有情侶視之為周末消閒活動,彷彿拍拖唯一目標是籌辦婚禮;還有本來未打算結婚的男女,百無聊賴逛婚展,結果因為光顧優惠攝影套餐,無端端推前結婚計劃……由此可見,逛婚展是小事,但與之相關的結婚籌備過程,以及夾雜其中的港式婚姻觀念,卻是一件大事。

因為一個顯而易見的原因(不是為寫這篇文章) ,上周末我投身這項吊詭活動。是次婚展,又名「第87屆香港結婚節」,你沒看錯數字,翻查資料,會展早於1994年開始舉辦結婚展覽,每年四次,廿年過去,如今已是第87屆。而香港地不止一個「結婚節」,故此若把其他展覽場地所舉辦的計算在內,香港情侶每個月幾乎都有婚展可逛,多麼幸福,多麼美滿。

雖說婚展於香港已有廿幾年歷史,但翻查過往報道,以前展覽規模沒那麼大,牽涉的服務種類亦較少。反之現代人結婚猶如上演大龍鳳,在監禮人面前說「我願意」之前,許多情侶先要經過七七四十九種(自製)考驗,先在一眾友好面前表演驚喜求婚、流淚點頭,到婚前半年環遊世界,自費當模特兒影婚照,再到 Big day當日(不知何時開始出現這稱呼)由早到晚自編自導自演,為大龍鳳寫上完美句號。這是現代香港人的典型結婚過程。不,是工程。

婚展正為這龐大工程而設。是次場地共分八大展區,一踏進入口,迎面而來是海外攝影旅遊攤位,拐個彎之後是場地佈置、婚紗攝影、監禮服務、美容化妝、囍帖禮餅、婚宴酒席、金飾鑽戒……你想得出與結婚有關的消費(除了婚姻輔導和離婚服務),應有盡有。


黑面 頭痛 出冷汗

老實說,我對這類場合有莫名恐懼。途經每個攤位,總有人出口招徠(最厲害的甚至說「畀次機會我」),甚至出手攔截(拚命將單張塞進你手裏);好不容易逃脫,走到角落喘氣,有人上前詢問「要坐低休息嗎?」抬頭一看,原來又是婚攝攤位的拉客手段。一如書展、美食節等同類場合,婚展撕去包裝紙以後,根本就是一個促銷場。我黑面,頭痛,冷汗直流。

但場內像我這樣的黑面神其實很少。許多情侶緊牽着手,穿梭各大攤位,時而挑選婚紗,時而聽專人講解海外攝影詳情,享受現場那種接近脫離現實的幸福氛圍。我還遇見一個社運常客,平日最擅長衝擊警方防線,那天卻乖乖跟女友坐在婚攝攤位裏揭相簿。面對結婚工程,大家顯然都換了另一張臉孔。

有趣的是,不少逛婚展的男女,嘴裏都抗拒搞場大龍鳳。我在某高級酒店的攤位遇見朋友Chloe和Jasper,兩人拍拖多年,打算明年底結婚。中指戴着鑽石戒指的Chloe說,原本不打算擺酒,但家中長輩堅持,唯有照辦,「順吓佢哋意」。我瞥一瞥桌上單張,最廉價的菜單也盛惠一萬零八百元一圍,要做孝順子女,所費不菲。

原本聽兩人口吻,我以為一切被迫,幾秒後Chloe卻說:「不過既然擺得,一生人一次,我們都想好好睇睇。」原來她已比較過多間酒店,仍拿不定主意,「那間沒有自然光,這間地氈顏色唔好睇……」又說自己近半年做了不少功課,婚宴場地以外,其他結婚事項,例如到哪裏影pre-wedding,找哪家佈置場地,已有定案。

pre-wedding “Big Day" post-wedding
「你們明年底才結婚,時候尚早吧。」我插嘴。「預多一點時間嘛,我有朋友拍了五次pre-wedding呢!」Chloe還說近年身邊友人甚至流行拍post-wedding,我心裏不停尖叫:天呀,難道他們童年志願是當模特兒(或臨時演員)?

我相信現場幾百對情侶都有Chloe和Jasper的煩惱。一方面,傳統社會文化重視家庭,看重習俗,結婚這人生大事乃兩者總和,事關重大,許多孝子賢孫因而放下獨立思維,拾起長輩吩咐;但另一方面,結婚乃「一生人一次(做主角)」的難忘時刻,在循規蹈矩以外,很多人還想展現個性,希望與別不同,用婚展常見的語言就是:擁有一個獨一無二的完美婚禮。

如何獨一無二?婚展提供的選擇十分民主,消費(檔次)有高有低,以婚紗攝影為例,有公司擺明以「大牌檔價錢」招睞,多油熱氣但抵食;有公司開出兩萬大元價格,卻保證把一對新人拍成梁朝偉和張曼玉的模樣,將婚照化為電影海報;還有公司聲稱掌握最新科技,能製作立體婚照,舉世無雙……總之各有市場,豐儉由人,皆大歡喜。

但諷刺的是,當個個都追求所謂「完美獨特」,人人結果便成了一個模樣。例如近年流行的「朝拍晚播」短片,主角或有不同,但在導演的一貫指揮下,場面來來去去都是那幾種格式,不是新娘與姊妹(無故)親密擁抱,就是新郎與兄弟(無故)擊掌撞胸。假如蓋住一對新人的容貌,又有誰能分辨得出?

當然,香港情侶已經習以為常。不少人眼中,假如不遵照既有的結婚方程式,反而會成為異類,遭受白眼。傳統社會的結婚習俗已有千百萬種,在資本主義的煽風點火下,快要連影pre-wedding等消費活動,都成了「傳統」習俗的一部分。

而婚展便是為現代情侶「制訂」習俗,界定正常與否的場所。路過珠寶店攤位,職員呼叫:「你們買了鑽戒沒有?」語氣像問「你食咗飯未」一樣自然;經過海外婚影攤位,又被游說,「現在人人結婚都去外地影相啦!」起初或覺好笑,但被問多幾遍,也不禁懷疑:我們是否做錯了什麼?

逛了大半小時,終於抱着滿腦問號離開會場,卻發現場外售票處排着長龍,一對對香港情侶正摩拳擦掌,準備展開一場又偉大又完美的結婚工程,多麼多麼的高興。

文﹕阿果

編輯﹕曾祥泰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原文載於《明報》星期日生活(2017年6月11日),圖片取自作者facebook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110508-劉若英:易副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