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25-周日話題:回憶、讀蕭鳳霞《踏跡尋中》 省港奇兵與回歸共舞
周日話題:回憶、讀蕭鳳霞《踏跡尋中》 省港奇兵與回歸共舞
21:24 25/6/2017
圖1之1 - (圖﹕sunfai)
【明報專訊】在回歸(或曰主權移交)20年的前夕,剛巧讀着蕭鳳霞教授的結集《踏跡尋中:四十年華南田野之旅》(Tracing China: A Forty-Year Ethnographic Journey),不禁覺得冥冥之中,確實有主宰。
我並不是人類學或歷史學出身,連知道有蕭教授這名出色學者都是多得幾個月前《星期日生活》的訪問,故我沒有打算在這裏獻醜介紹她的著作,也沒資格做評論,有心的讀者還是建議親自找書來讀;另程美寶教授所撰的書評〈當人類學家走進歷史〉也令人獲益良多。
蕭教授自70年代中期開始研究中國,文集收納的文章包羅剛解散集體的農村、改革開放初期的鄉鎮,八九後的知識分子、90年代起飛的珠三角,廣州的城中村、香港的身分拉扯等都有所涉獵。我想講的是,這本文集的鋪排與內容,與我過去10多年的經歷、30多年的人生有很多偶合之處,在閱讀的過程中有很多回憶、聯想、共鳴、啟發,希望借這機會與各位分享之。
省城與我(的家族)
對於出生80年代的我來說,當年沒有什麼國民教育,我們沒有政治意義的國要去追認,卻有真實的鄉親連結。我們不知道什麼叫認識祖國,卻很清楚什麼是回鄉探親。
我的祖父祖母輩中,4人有3人是來自廣州。我爺爺祖籍清遠,但他在廣州出世,打仗後才來港定居。我的外公外婆原來都在廣州生活,五六十年代一家人才分批來到香港(有申請的、也有偷渡的),媽媽及其兄弟姊妹對兒時在廣州的生活印象很深,與廣州的親戚也有聯絡。我大概三四歲就有回廣州探親的記憶。
對一個幾歲的細蚊仔來說,去廣州的經歷是十分深刻的。坐直通車(以及在車上吃雞腿、番石榴)、坐夜船上珠江,無軌電車,動物園裏的老虎、沙河粉(註:河粉),都成了兒時重要的記憶。當然還有外公家在巷里中的老宅,「趟櫳」(西關大屋的門,很多年後我在大坑竟然碰到類似的大宅)、燒煤的味道,柴火灶,在炎夏第一次吃那麼多核的豬仔瓜。那時對廣州的印象就是,有點殘舊,以及那裏的叔叔阿姨講的話跟我們差不多,但又有一點點不一樣。
後來親戚搬去深圳,我就有10多20年沒怎麼去廣州了。
中國入世 我與NGO反攻大陸
我離開大學校園投身社會的一年,就是沙士、哥哥自殺以及七一大遊行的2003年。經過幾年的掙扎與身分認同的探索,在一名投身中國勞工運動的中學師兄的啟發下,我決定「反攻大陸」,尋找可以參與促進中國社會改變的機會。
當時有這樣的想法,大概有幾個背景。一則是2000年前後的大學校園,有很多關於全球化反思的討論,而中國加入WTO(世貿)的現實也讓大家更加注意到它的問題與重要性,並積極尋找介入的可能。二則是我在當時接觸到一批陳清僑等編的「香港文化研究」叢書,當中一本《文化想像與意識型態》批判了香港以資本邏輯為基礎的「北進想像」,並指出了另類「北進」的可能及必要,也算是啟發(如不是老點)了我吧。再者就是,當年還有NGO請香港人做大陸工作。
因緣際會下2004年我進入了一家國際環保組織,並有機會在2006年派駐廣州工作一年多。其間我每周穿梭省港兩地,慢慢增加對廣州的認識。我看廣州的媒體,走進了城中村,與同事去買翻版歐洲電影,看着祈福新邨變成廣州白領的夢想之家而港人慢慢退出,在獨立書店辦下了會員卡,等等等等。更重要的是,那幾年的廣州正值是公民力量開始生長的春天,青年志願者、草根NGO充滿朝氣幹勁的在尋找行動的空間,而香港的經驗往往是他們可參照、學習以及交流的對象。
而正當我慢慢了解着這地方,並開始想像兩地民間的互動合作將會帶來新景象的時候,香港就發生了天星碼頭、皇后碼頭本土運動。回想起來那時候或許是因為我不常生活在香港,也或許因為省港兩地走動的經驗告訴我歷史上文化上乃至現實上,如果不理清與廣州、珠三角的關係香港的本土並不完整,我對「突然」冒出來的這場運動是有點措手不及,只好努力補課緊跟形勢。
本土保育 人同此心省港串聯
再過幾年,當香港的本土運動以保衛菜園村、反高鐵進入高潮的時候,差不多的情緒及民間運動在廣州也在發生。當中以關注恩寧路這片舊區重建的保育運動最為突出,而參與者都不諱言受香港囍帖街、藍屋、天星皇后等運動影響甚深。及後亞運會前後的撐粵語運動也不乏省港串聯。
這波廣州本土文化運動的背後原因相當複雜。比如說,廣州作為南方政治經濟的重要龍頭,吸引了大量外地人口(有白領、也有勞工階層),分薄本地資源;或者是1949年以來廣州人的政治參與空間很少,總是覺得外地人把控了他們的政府機關,而北方的強勢文化也把他們壓得不太順氣;而資本的邏輯確實也把本來的城市肌理摧殘得一塌糊塗。估計這些問題,在全球的大城市都會出現。而廣州的「特別之處」,大概就是因為有香港這個「表親」在附近可以互通聲氣,互相壯膽。
近年因香港牴觸中國的社會氣氛,面對大陸同事及伙伴總有有口難言之感。一方面我明白香港出現這些情緒的社會脈絡,但一方面我選擇到大陸工作本身就說明了我並不完全認同那種表現。但自己工作在身,着實無法解釋太多,經常有啞子吃黃蓮之感。
面對這情况,那麼多年來其中一個出身番禺沙灣望族的廣州朋友的說法最讓我釋懷:「我明白你哋嘅!我哋細個香港啲親戚帶好多嘢嚟接濟我哋,啲表弟妹走時被剝晒身上嘅衫留畀我哋,我一世都記住!」「咁畀人搞法,我都唔順超啦,廣州咪一X樣!」「香港有啲嘢係out喇(指無手機支付、共享單車等),但香港也有好多嘢我哋有排學!」
得到這樣熱血又不卑不亢的認可,夫復何求?
「中國」「香港」二元 正中下懷?
蕭教授的書,本來是以「中國作為過程」(China As Process)為名,據說因怕太抽象才改為現在的名字。這樣的看法,蕭教授大概是要強調「中國」這概念不是一個定死了的東西,它裏邊的內涵十分多樣、充滿歧義(比如書中談到明清期間廣東蜑民如何借用儒家傳統來「漢化」自己以換取經濟收益,但同時又保留了「化外之民」的婚嫁習俗)。而挪用蕭教授的「Structuring」及「Complicity」的概念,則提醒我們自己其實在參與建構的過程,並要避免跌入權力的話語甚至共謀當中。相關概念應用在香港以及我們每個人日常的行動,同樣適用。
程美寶老師在與蕭教授對談時指出其中一點她最擔心的,是把原本一層又一層豐富的資源剝掉,只剩下「地方」及「中央」兩點,對香港如是,對華南如是。
不是嗎?現在香港一來就好像要與中國/北京/阿爺對碰,一點可迴轉的空間、可借力打力的資源也沒有了。針對鬆動「中國」這一概念,如何利用廣州、珠三角的歴史文化地理資源去打開想像,或許是對香港來說比較容易的途徑,這也許也是蕭教授會建議香港多跟「省港澳一層層歷史文化多點互動」的原因?
就以近年在港廣受關注的本土農業為例。要尋找香港合適的品種、傳統的耕種模式、農資農機等,珠三角、廣州絕對有很多可借用的資源及經驗;這些東西去台灣去日本找的話,一來水土不一定合適,二來成本也很高。換個角度,對於廣州在推生態農業、本土食材的朋友來說,只靠食品安全的恐嚇消費者其實也走不了多遠,香港仝仁關於城市發展的討論、農業與本土文化的意義,甚至不同模式的推廣方法(如結合社區貨幣、社會企業等),都是很值得借鑑參考的經驗。如果就因為你反蝗我反港獨而放棄尋找相互的支撐,那豈不是正中當權者「河水不犯井水」的詭計?
最後
最後想強調的是,蕭教授在討論華南地區與朝廷、中央的關係時,從來沒有忘記這裏與海洋貿易,與海盜、與穆斯林葡萄牙荷蘭英國等各地的連結與關係。同樣地,香港作為多重意義的hub、作為充滿流動性的空間,與不同地方有多層次的連結也是這地方的重要特質。
所以我想說的其實是,做不做省港奇兵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要陷入內捲化的陷阱,只望着自己的肚臍。至於向外和誰、如何連結,那就看各自的造化,同枱食飯,各自修行好了。
文、圖﹕sunfai
編輯﹕何敏慧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21:24 25/6/2017
圖1之1 - (圖﹕sunfai)
【明報專訊】在回歸(或曰主權移交)20年的前夕,剛巧讀着蕭鳳霞教授的結集《踏跡尋中:四十年華南田野之旅》(Tracing China: A Forty-Year Ethnographic Journey),不禁覺得冥冥之中,確實有主宰。
我並不是人類學或歷史學出身,連知道有蕭教授這名出色學者都是多得幾個月前《星期日生活》的訪問,故我沒有打算在這裏獻醜介紹她的著作,也沒資格做評論,有心的讀者還是建議親自找書來讀;另程美寶教授所撰的書評〈當人類學家走進歷史〉也令人獲益良多。
蕭教授自70年代中期開始研究中國,文集收納的文章包羅剛解散集體的農村、改革開放初期的鄉鎮,八九後的知識分子、90年代起飛的珠三角,廣州的城中村、香港的身分拉扯等都有所涉獵。我想講的是,這本文集的鋪排與內容,與我過去10多年的經歷、30多年的人生有很多偶合之處,在閱讀的過程中有很多回憶、聯想、共鳴、啟發,希望借這機會與各位分享之。
省城與我(的家族)
對於出生80年代的我來說,當年沒有什麼國民教育,我們沒有政治意義的國要去追認,卻有真實的鄉親連結。我們不知道什麼叫認識祖國,卻很清楚什麼是回鄉探親。
我的祖父祖母輩中,4人有3人是來自廣州。我爺爺祖籍清遠,但他在廣州出世,打仗後才來港定居。我的外公外婆原來都在廣州生活,五六十年代一家人才分批來到香港(有申請的、也有偷渡的),媽媽及其兄弟姊妹對兒時在廣州的生活印象很深,與廣州的親戚也有聯絡。我大概三四歲就有回廣州探親的記憶。
對一個幾歲的細蚊仔來說,去廣州的經歷是十分深刻的。坐直通車(以及在車上吃雞腿、番石榴)、坐夜船上珠江,無軌電車,動物園裏的老虎、沙河粉(註:河粉),都成了兒時重要的記憶。當然還有外公家在巷里中的老宅,「趟櫳」(西關大屋的門,很多年後我在大坑竟然碰到類似的大宅)、燒煤的味道,柴火灶,在炎夏第一次吃那麼多核的豬仔瓜。那時對廣州的印象就是,有點殘舊,以及那裏的叔叔阿姨講的話跟我們差不多,但又有一點點不一樣。
後來親戚搬去深圳,我就有10多20年沒怎麼去廣州了。
中國入世 我與NGO反攻大陸
我離開大學校園投身社會的一年,就是沙士、哥哥自殺以及七一大遊行的2003年。經過幾年的掙扎與身分認同的探索,在一名投身中國勞工運動的中學師兄的啟發下,我決定「反攻大陸」,尋找可以參與促進中國社會改變的機會。
當時有這樣的想法,大概有幾個背景。一則是2000年前後的大學校園,有很多關於全球化反思的討論,而中國加入WTO(世貿)的現實也讓大家更加注意到它的問題與重要性,並積極尋找介入的可能。二則是我在當時接觸到一批陳清僑等編的「香港文化研究」叢書,當中一本《文化想像與意識型態》批判了香港以資本邏輯為基礎的「北進想像」,並指出了另類「北進」的可能及必要,也算是啟發(如不是老點)了我吧。再者就是,當年還有NGO請香港人做大陸工作。
因緣際會下2004年我進入了一家國際環保組織,並有機會在2006年派駐廣州工作一年多。其間我每周穿梭省港兩地,慢慢增加對廣州的認識。我看廣州的媒體,走進了城中村,與同事去買翻版歐洲電影,看着祈福新邨變成廣州白領的夢想之家而港人慢慢退出,在獨立書店辦下了會員卡,等等等等。更重要的是,那幾年的廣州正值是公民力量開始生長的春天,青年志願者、草根NGO充滿朝氣幹勁的在尋找行動的空間,而香港的經驗往往是他們可參照、學習以及交流的對象。
而正當我慢慢了解着這地方,並開始想像兩地民間的互動合作將會帶來新景象的時候,香港就發生了天星碼頭、皇后碼頭本土運動。回想起來那時候或許是因為我不常生活在香港,也或許因為省港兩地走動的經驗告訴我歷史上文化上乃至現實上,如果不理清與廣州、珠三角的關係香港的本土並不完整,我對「突然」冒出來的這場運動是有點措手不及,只好努力補課緊跟形勢。
本土保育 人同此心省港串聯
再過幾年,當香港的本土運動以保衛菜園村、反高鐵進入高潮的時候,差不多的情緒及民間運動在廣州也在發生。當中以關注恩寧路這片舊區重建的保育運動最為突出,而參與者都不諱言受香港囍帖街、藍屋、天星皇后等運動影響甚深。及後亞運會前後的撐粵語運動也不乏省港串聯。
這波廣州本土文化運動的背後原因相當複雜。比如說,廣州作為南方政治經濟的重要龍頭,吸引了大量外地人口(有白領、也有勞工階層),分薄本地資源;或者是1949年以來廣州人的政治參與空間很少,總是覺得外地人把控了他們的政府機關,而北方的強勢文化也把他們壓得不太順氣;而資本的邏輯確實也把本來的城市肌理摧殘得一塌糊塗。估計這些問題,在全球的大城市都會出現。而廣州的「特別之處」,大概就是因為有香港這個「表親」在附近可以互通聲氣,互相壯膽。
近年因香港牴觸中國的社會氣氛,面對大陸同事及伙伴總有有口難言之感。一方面我明白香港出現這些情緒的社會脈絡,但一方面我選擇到大陸工作本身就說明了我並不完全認同那種表現。但自己工作在身,着實無法解釋太多,經常有啞子吃黃蓮之感。
面對這情况,那麼多年來其中一個出身番禺沙灣望族的廣州朋友的說法最讓我釋懷:「我明白你哋嘅!我哋細個香港啲親戚帶好多嘢嚟接濟我哋,啲表弟妹走時被剝晒身上嘅衫留畀我哋,我一世都記住!」「咁畀人搞法,我都唔順超啦,廣州咪一X樣!」「香港有啲嘢係out喇(指無手機支付、共享單車等),但香港也有好多嘢我哋有排學!」
得到這樣熱血又不卑不亢的認可,夫復何求?
「中國」「香港」二元 正中下懷?
蕭教授的書,本來是以「中國作為過程」(China As Process)為名,據說因怕太抽象才改為現在的名字。這樣的看法,蕭教授大概是要強調「中國」這概念不是一個定死了的東西,它裏邊的內涵十分多樣、充滿歧義(比如書中談到明清期間廣東蜑民如何借用儒家傳統來「漢化」自己以換取經濟收益,但同時又保留了「化外之民」的婚嫁習俗)。而挪用蕭教授的「Structuring」及「Complicity」的概念,則提醒我們自己其實在參與建構的過程,並要避免跌入權力的話語甚至共謀當中。相關概念應用在香港以及我們每個人日常的行動,同樣適用。
程美寶老師在與蕭教授對談時指出其中一點她最擔心的,是把原本一層又一層豐富的資源剝掉,只剩下「地方」及「中央」兩點,對香港如是,對華南如是。
不是嗎?現在香港一來就好像要與中國/北京/阿爺對碰,一點可迴轉的空間、可借力打力的資源也沒有了。針對鬆動「中國」這一概念,如何利用廣州、珠三角的歴史文化地理資源去打開想像,或許是對香港來說比較容易的途徑,這也許也是蕭教授會建議香港多跟「省港澳一層層歷史文化多點互動」的原因?
就以近年在港廣受關注的本土農業為例。要尋找香港合適的品種、傳統的耕種模式、農資農機等,珠三角、廣州絕對有很多可借用的資源及經驗;這些東西去台灣去日本找的話,一來水土不一定合適,二來成本也很高。換個角度,對於廣州在推生態農業、本土食材的朋友來說,只靠食品安全的恐嚇消費者其實也走不了多遠,香港仝仁關於城市發展的討論、農業與本土文化的意義,甚至不同模式的推廣方法(如結合社區貨幣、社會企業等),都是很值得借鑑參考的經驗。如果就因為你反蝗我反港獨而放棄尋找相互的支撐,那豈不是正中當權者「河水不犯井水」的詭計?
最後
最後想強調的是,蕭教授在討論華南地區與朝廷、中央的關係時,從來沒有忘記這裏與海洋貿易,與海盜、與穆斯林葡萄牙荷蘭英國等各地的連結與關係。同樣地,香港作為多重意義的hub、作為充滿流動性的空間,與不同地方有多層次的連結也是這地方的重要特質。
所以我想說的其實是,做不做省港奇兵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要陷入內捲化的陷阱,只望着自己的肚臍。至於向外和誰、如何連結,那就看各自的造化,同枱食飯,各自修行好了。
文、圖﹕sunfai
編輯﹕何敏慧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