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28-立場新聞--林愈靜:《我無罪:劉曉波傳》讀後

林愈靜:《我無罪:劉曉波傳》讀後
2017/6/28 — 12:04
立場新聞
https://www.thestandnews.com/politics/%E6%88%91%E7%84%A1%E7%BD%AA-%E5%8A%89%E6%9B%89%E6%B3%A2%E5%82%B3-%E8%AE%80%E5%BE%8C/

《我無罪:劉曉波傳》封面

每個諾貝爾獎獲得者都該有本像樣的傳記,2012年,我看了余杰就著諾獎熱度寫的《我無罪:劉曉波傳》。看完之後寫了篇感想,昨天又看到這令人悲傷的新聞,整理一下發出來,這本書在自由亞洲電臺有授權的「音頻版」。

先說不太好的地方:雖然余杰說準備很久了,但這仍是本急就章,在曉波獲獎之後的倉促成書的感覺。

全書從劉曉波童年起,直到如今,梳理了他的成長,學習,思想演變、成熟的過程前半部分寫的中規中矩,像一本好的傳記。直至天安門事件結束,我覺得也是客觀的寫實的。後面部分就加了太多議論,不夠專業。

天安門事件部分,對我而言收穫最大,之前斷斷續續,左左右右,隱隱約約,看了不少書、紀錄片、文集。這次《劉曉波傳》,以劉為主線,重新梳理了一次,更加明朗了。這部分著墨最重,也是最有料的部分,這些材料以前散見於不同地方,現在匯集一起,讓我對六四有了更爲系統和全面的認識。

總的感覺,這本書不如余杰另一本書《中國影帝溫家寶》寫的好;《影帝》這本書,珍貴之處是發現了共產黨的Paradox,他們總是在撒謊,但因為是撒謊,所以謊言之間產生了Paradox,為了掩飾A,暴露了B,為了掩飾B,暴露了A和C. 例如官方新聞常常會說一個地方治安良好,夜不閉戶,過了幾天爲了表彰某個公安局長,又會說她到任兩年來破獲大小案件几百個。這種Parodox在中共的文宣中比比皆是,余杰搜集整理了所有關於溫家寶的謊言,下了笨功夫,整理成書。所引材料全是共產黨的黨報,黨刊,正規出版物。

《劉曉波傳》延續了這種寫作方式,旁徵博引,不過因為傳主是劉曉波,所以資料90%來自海外中文網站。

六四發生時,我剛9歲,成條邨只有一兩部電視機,跑去看,記得燒的車,燒的人,記得袁木,吾爾開希,完全不記得劉曉波了。之後的事,更是不得而知。劉曉波的文字,我僅看過王朔意氣相贈的《美人贈我蒙汗藥》;那時我是王朔的粉絲,將王朔全集看了三四遍。一出新的,立刻買來看。

《美人贈我蒙汗藥》,看得我非常震驚,有種醍醐灌頂的感覺,當時我並不知另一個作者老俠是誰,但他對中國文藝文壇的分析評論,讓我心有戚戚。最後,我把功勞歸到王朔頭上了。直到很久以後才偶然在一篇文章看到老俠就是劉曉波,王朔爲了資助他,和他共同玩車那個了這本書,稿費和版權費用給了他,那時王朔紅的發紫,但這本書其實也沒籌到多少錢。

這本傳記裡,劉霞列出了如果可以去領諾獎,希望邀請的100人名單,知名異己見人士如莫之許等自不必說,王朔,姜文,王石,柳傳志赫然在列。當然最終未能成行,但這份名單也可以作為部分中國人人性尚存的證據之一。後來曾在不同地方看到一些傳言,姜文在書店遇到劉曉波,知道他那時出獄后被打壓,沒有任何地方可以發表文字或者謀生,就出去取了些現金過來塞給他。

從寫作方式、語言來看,這書並不算成熟,簡單的說就是不夠鎮定,我最欣賞的作品大都貫徹所謂“舉重若輕”的風格,因為事實本身已夠慘烈,根本無需渲染,直陳之,有種冷靜和泰然,感染力也更強。

比如張戎寫《鴻:三代中國女人的故事》,我前後看了兩遍,以後還會再看。寫了三代中國女人經歷的中國,封建社會末期,軍閥混戰,抗日,國共內戰,共匪三反五反,文革,慘烈的不得了,但她寫的很冷靜,也是組織材料,納入自己的故事,但結構和語言都是一流,是完美的非虛構寫作樣本。

但我也很佩服余杰,從大學時開始看同爲大學生的他憤世嫉俗的書寫,到得知他變成一個異議作家。尤其他在《影帝》的後記裡寫被國保折磨的經歷,讓我看到信仰的強大力量。雖然我不是基督徒,但我很佩服他那種把命運交託上帝的大無畏精神和排除萬難堅持到底的知識分子風骨。這樣的錚錚鐵骨是那些對他的某些行爲指指點點的人所沒有的。

書中提到了很多我熟悉的人,比如王小山,他曾是劉曉波的學生(北師大的,並不是直接教他)。有次他請曉波吃飯,門外有四個國保跟蹤監視,曉波說,有一個是你同學,他出去一看,真的是好多年未見的大學同學!居然在監視自己的老師,同學不好意思的說,混口飯吃,沒辦法。這是工作。

很多人會說他們理解國保是份工作,各為其主云云。而我是堅決不能認同的,工作,責任,養家,各為其主,這都不是藉口。人世間有很多方法可以養家糊口,有很多工作可以做。去做國保其實是在協助專制政權作惡,不是一份工作,是一份壓迫。是在間接做惡,這是不能容忍的也不能原諒和理解的。

國保裡有一些稍微人性未泯的,很快就會被開除。負篩選後剩下的,全是些仆街冷血的惡棍。這個不用懷疑。

劉曉波在監獄裡可以看書,看電視和官方報紙。他很少看電視(這是一個知識分子應有的基本素養),喜歡看球賽。

雖然我覺得經過這麼多年的文治武功,見了這麼多的人間悲喜已經麻木不堪,但看到劉曉波庭審過程的記錄,還是熱血上湧不能自已。二次開庭,大約持續了15分鐘,宣布了終審判決,整個過程,只有劉曉波大聲說了句:我無罪!

余杰說他的書是客觀的,寫了劉曉波的缺點,比如對家庭沒有盡責,花心。六四時,山雨欲來,妻子哭求他不要再去參與,他仍走去廣場,還和女記者,女學生,崇拜者調情,以至於一起絕食的侯德健覺得自己當了燈膽要投訴。

劉曉波的前妻陶力,婉約動人,是他中學時期的校花,出身書香門第,學習也好。劉曉波是壞孩子,和所有平凡的愛情故事一樣,壞孩子追到校花,令她對自己改觀。因為愛情,劉曉波考了北師大的研究生,終於可以將戶口調到北京,二人翌年結婚,不勝甜蜜。

但婚後的劉曉波和普通男人一樣,很快就過了蜜月期,醉心功名,頻頻發炮,譁眾取寵。但那時的學問,是真學問,劉曉波的博士論文答辯,請來的都是各個大學的業界名家,例如從上海請來的王元化。整個答辯會,幾乎萬人空巷,不得不改到大教室舉行。最後他順利通過答辯,成爲中國頒授的第一個博士學位。

天安門事件發生後,劉曉波和妻子漸行漸遠。我覺得陶力的一番話頗有道理,她說:“曉波,你口口聲聲說和現在的世界格格不入,不合作,其實我才是最不合作的,我根本漠視這個世界,不去參與他,而你這麼熱情,恰恰證明你非常想擁抱這個眼前的世界。 “

可惜這麼好的妻子,劉曉波沒有珍惜。

天安門事件後,妻子陶力帶著兒子劉陶遠走美國,從此隱姓埋名,直到劉曉波獲獎,沒有任何媒體能找到她,採訪到她。她是做兒童文學研究的,自小父母都是外國文學教授,歐風美雨。她能做到這樣,令人佩服。

劉曉波對六四的反思也是著墨比較重的章節,所謂海外民運人士言語紛紛中,他堅持自己的反思,寫出自己經歷的真實。真實的場景,真實的恐懼(在《時代周刊》記者協助下進入外交公寓,出來被抓,驚心動魄),真實的反思,這才是真正的自我批評。整個事件是中國人之痛,痛在中國人的劣根性。

余杰加了不少自己的評論在這個傳記裡,這不是專業的傳記寫法,但有些評論也切中肯綮,例如六四時所謂民主派是用共產黨的方法反共產黨,流亡海外後,也和共產黨嘴臉差不多。包括余杰這本書,其實或多火燒都帶著共產黨語言的印記,沒辦法,我們都是這樣被教育大的。耳濡目染,已經中了毒。

哈維爾說,共產主義不僅僅是一種邪惡的政權,更是一種強大的文化,毀滅了人類文明中優秀的部分,植入惡俗低劣的種子,推翻政權只是革命的第一步,洗脫這種惡俗文化,則需要幾代人的光陰。捷克的作家們,覺得共產主義最大的危害,就是破壞了他們的語言文化。

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一樣,這是個外國人設立的獎,中國人先天的自卑心,覺得外國的獎含金量高一些。那些終日渴望自己獲獎,希望被提名的,想諾貝爾獎想的行諸夢的,往往拿不到,看淡一切,已經無心爭獎,忠於自己內心的人,往往能獲獎,這是人類永恆的Paradox。

劉曉波反思了自己,滌盡塵垢,獲得新生,在他自己已經從心靈上不再需要名利的時候,諾獎來了。我記得那一年,在旺角街頭,黃毓民先生,程翔先生宣佈這一消息給路過的市民。

全書500多頁,註釋完備,最後附了個完整的劉曉波年譜,頗值得收藏。這本書也可以看到很多中國人的另一面,有些你覺得挺壞的人,其實挺不錯的,有些你覺得頭頂上有光環的人,其實是個人渣。


林愈靜
IT男,言論自由原教旨主義者。個人blog是:http://poemsays.blogspot.hk/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200129-楊天命:致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