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17-阿果-我們愛過陳百祥

果欄:我們愛過陳百祥
20131117


前兩天,電視迷朋友傳來邀請,追蹤800個收視盒的下落。細讀信息,本沒打算理會,因為要令無綫收視「三點不到」,注定是比爭取港視發牌更impossible的mission(起碼要確保其中776戶「收視家庭」齊心關機)。然而兩秒後,我還是決定扔掉計算機,張貼尋人啟示,呼籲杯葛台慶。箇中原因,大概因為事件的主角,是「阿叻」陳百祥。

電視風雲餘波未了,新聞人物每周換畫。這星期的全城焦點,由政總轉到將軍澳電視城。有網民(或「妄民」,阿叻語)再次發起行動,呼籲慣以電視送飯的萬家燈火,下周二杯葛無綫,上演一場「萬千熄機賀台慶」。這場只有零星火頭的罷看行動,卻因陳百祥的膝頭(收視跌至兩三點,就會「跪.回家」)、性命(「死咗佢都得」)、財產(建議無綫收視達三十點就捐出三百萬)、大嘴(指摘群眾盲目受「負面傳媒」煽動),而釀成大火,烽煙四起。對於這種口舌之爭,我素來沒有興趣,但因為主角是陳百祥,我不得不關心。


二十年前港人至愛

關心阿叻,只因他直接影響家人的身體健康——每逢他現身台慶、港姐等無綫大騷,我媽例必全身發抖、嘔吐大作,痛罵他「核突」、「膚淺」、「庸俗」,質疑無綫「點解會以為觀眾鍾意睇佢?」作為孝子,我一直不便反駁。沒錯,眼前這個肌肉鬆垮的中年漢,近年確因衣著騎呢(三角泳褲透視裝)、窮奢極侈(節目中炫耀價值二百萬的陀飛輪手機)、口舌招尤(嘲弄昔日戰友王晶)而屢屢令我媽作嘔,教群眾發火,但無可否認,他曾經擄獲大眾歡心。

二十年前的陳百祥,是港人至愛。1995年,他憑着主持節目《運財智叻星》而(再次)聲名大噪,不單把主題曲《我至叻》唱得街知巷聞,更乘勢走入紅館,連開七場演唱會。一個歌不精、舞不勁,樣貌身材皆欠奉的電視藝人,竟然能夠吸引大眾自掏腰包,齊心合唱「Yeah我至叻」……明顯是繼譚詠麟走紅、黎明封王之後,香港普及文化的又一個奇蹟(或悲劇)。而奇蹟之所以發生,港人之所以盲目(深愛陳百祥),至少有兩個原因。

一、「阿叻」很「香港」——陳百祥的花名「阿叻」,既出於其洋名(Natalis),亦有角色設計的考慮。1979年,他投身無綫,加入《歡樂今宵》,當時身邊盡是梁醒波、沈殿霞、何守信等以親民謙厚作賣點的前輩。為了出位,他刻意扮《黃飛鴻》電影中的石堅,充當反派,壞事做盡:凡事認叻,藐嘴藐舌,蝦蝦霸霸。「阿叻」作為角色,看似負面,卻響應時代,跟全港百姓一同經歷由低頭到仰首的性格轉變,自然深入民心。

踏入九十年代,「阿叻」演過電影,搞過上市,欠過巨債,最後重返起點,回歸電視,主持《運財智叻星》,再度走紅。「阿叻」的再次崛起,亦有時代根據——當時九七臨近,香港人人自危,陷入身分危機,而「阿叻」既以典型smartass香港人身分娛樂觀眾,亦透過歌曲《我至叻》向大眾派定心丸:香港人性格「識睇時勢兼淡定」,一直「搞乜都鬼死咁叻」,面臨時代巨輪,與其搲頭擔憂、倉皇移民,不如繼續為自己身分自豪(「香港地最好」),抓緊優勢(「股票金融確係寶」),及時行樂,正視回歸(「上面咁多金掘,怕你手軟唔去執」)……這個人這首歌,確認香港精神,唱好你我未來,能夠吸引萬人紅館合唱,絕非集體眼盲咁簡單。

二、「陳百祥」很「香港」——陳百祥生於戰後嬰兒潮,是典型香港仔。重溫他作嘉賓的那集《志雲飯局》,知悉他自小家庭破碎,一家六姊弟,都由母親一手湊大。他不諱言自己自懂人性以來,就覺得「平凡是罪過」,「自己什麼都不需要,只需要錢」。也因此他從小精於計算、「賭性」很重,小小的腦袋每天想着的,是「用什麼工具,可以把別人的財富轉移到自己手中」。典型的香港人擅長心算,長期斜視(只懂看錢),身處母胎已矢志出人頭地,攀上頂峰,陳百祥可算是當中佼佼者。

陳百祥跟許多同代人一樣好勝,表明自己「唔輸得」、「偷呃拐騙都要贏」。他以電視藝人知名,但加入無綫之前,卻曾以廿歲之齡自資開設製衣廠,短短三年內賺了二千萬,買了六架名車,然後破產;他沉迷賭馬,試過兩月內中六次3T,但亦試過因炒燶期指,欠下一倍身家的巨債。若說白手興家、扳倒巨人的王維基反映「獅子山下」精神,乃刻下大眾口中的昔日「香港仔」代表;那麼擅長投機炒賣、恣情吃喝玩樂的陳百祥,肯定就是這個「香港仔」的另外一面。香港人愛香港仔,自是理所當然。


他沒變 只是留在原地

問題來了。陳百祥和「阿叻」既然是香港代表,亦曾俘虜大眾歡心,那為何近年情况逆轉,堂堂大眾甜心,變成網民與平民(如我媽)眼中的頭號敵人?是因為他變了質?就如同其他香港普及文化傳奇(如成龍、周星馳)一樣,變臉換樣?

通通不是。阿叻跟香港人愈走愈遠,絕不因為他變了,反而因為我們順應時代而改變,但他留在原地,一直不變。

香港人曾經都是陳百祥——招積沙塵、凡事功利,處處認叻。然而,九七以後,時代轉變,香港人的容貌亦緊接在變。講究享受、唯我獨尊的香港人愈來愈少,關心政治、放眼社會的人愈來愈多——這既因為生活環境急轉直下,香港人的優勢逐滴流失,玻璃變鑽石的日子不再,大家根本無法再從容度日;更因為社會不公義逐漸浮面,大家餐餐都無得做阿head。大眾逐漸醒覺,原來在為自己前途奮鬥,享受掌聲嘉許的同時,亦不能忘記(在傻笑的特首身旁)發聲,捍衛核心價值,爭取更有尊嚴地活下去。

就在香港人生活日漸艱難,你我選擇慢慢丟失的同時,「香港仔」阿叻卻繼續以九十年代的「我至叻」姿態示人——百姓投訴百物騰貴,他卻在電視上延續昔日大眾拍掌的狼吞虎嚥表演;群眾不滿一台獨大、《東張西望》偏頗,抗議爭取轉台,他(接受被調到黃昏一天出發的李慧玲訪問時)卻表示,無綫節目中肯,不明白香港人為何那麼多負能量,又指無綫做得很好,大眾盲目,才被少數傳媒迷惑……再唔叻的香港人也看得出,阿叻活於另一個時空。

也許,阿叻唯一說對的一句話就是:觀眾都很盲目。香港人盲目,所以我們愛過陳百祥。

文 × 阿果

明報星期日生活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110508-劉若英:易副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