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26-盧先亞-好不主席:生不及養
好不主席:生不及養
6:41 26/11/2013
■《誰調換了我的父親》引起觀眾對「菁英」家長育兒態度的反思。
早前看到內地一篇報道,話說東北瀋陽有位女士,她和丈夫都有不錯的工作,家庭經濟條件相當充裕,惟怕家中女兒生活在這樣優越的環境中會被寵壞,所以為了培養女兒獨立的個性,十幾年來堅稱其女不是己出。並騙女兒說:「我不是你親生的媽媽,你親媽早死了,我只供你讀書,以後別想指望我!」
女兒起初不信,但母親每次斬釘截鐵的語氣,再者不斷重複強調,女兒終於信以為真。自此女孩忽地好像換成另一個人,個性不但變得刻苦耐勞,而且發奮讀書,連帶學業也突飛猛進。原本不過普普通通的成績,及後竟能名列前茅,至於身上驕氣也消失殆盡,既懂事又識禮,結果更以優秀成績考獲獎學金及入讀重點大學。
激勵子女手法層出不窮
畢業後且也事業有成。其時,母親方對女兒說出實情,並求女兒理解她的用心和苦衷。最後,這位母親更顧盼自豪地對記者說,如非當初這樣激勵女兒,她就會不知上進,也就不像現在如此有出息了。我沒深究以上這則是否新聞「故事」,畢竟在內地「甚麼都會發生」。不過有這麼一位「忍辱負重」的母親,為要成就女兒,不惜犧牲她的感受並在其成長留下一段煎熬經歷,到底我們該歌頌如此母愛的偉大,還是再思「對於孩子來說,甚麼才是最重要?」
這個問題剛巧有另一齣電影嘗試作答,而更巧的是故事主題恰恰又是有關「親生(血緣)」和「養育(恩情)」。《誰調換了我的父親》男主角(福山雅治飾)是社會菁英分子,悉心栽培兒子成為尖子。甫開場的一幕,就描述夫妻二人陪同兒子參加入學試,而小小年紀的稚子竟謊稱一家人曾去露營,藉以博取面試官的好感。及後為父者不但沒有作出糾正和灌輸正確的觀念,反倒表示默許,其實也就是讚許。如此為求目的,不計手段的做法,反映的壓根就是如出一轍的「菁英」家長育兒態度。
然後一天他接到兒子出生醫院的電話通知,原來六年前發生事故,竟與另外一家調換了雙方的嬰孩。於是在醫院的安排下,他與妻子決定和對方相見,然卻發現親生兒子的表現完全不符自己心目中的要求。而自視甚高的他自是認為對方家庭背景遠不如己,方會造就這樣不成材的孩子。福山不只看不起對方,並且斷定對方沒有養育子女的本事,所以他密謀將兩個調換了身份的兒子都一併爭回撫養,當然又是一派「勝者會取」思路。
不過終究未能如願,而在血緣和親情之間的難處和矛盾下,他始終要作出一個沉重的抉擇……劇透亦到此為止。
論是假繼母或真繼父,一個孩子在在需要的只是一個快樂的成長生活,而非嚴苛的學習過程。事實上,「對於孩子來說,(同享共樂的)時間才是一切。」這是電影的主旨,也是為人父母的醒言。與孩子一起成長的時光轉瞬即逝,一旦錯過,只會悔恨難返。而父親、母親,一旦辜負了子女的信任,怕亦造成孩子無可彌補的心理陰影,最終更會落得遺憾終身。
盧先亞
6:41 26/11/2013
■《誰調換了我的父親》引起觀眾對「菁英」家長育兒態度的反思。
早前看到內地一篇報道,話說東北瀋陽有位女士,她和丈夫都有不錯的工作,家庭經濟條件相當充裕,惟怕家中女兒生活在這樣優越的環境中會被寵壞,所以為了培養女兒獨立的個性,十幾年來堅稱其女不是己出。並騙女兒說:「我不是你親生的媽媽,你親媽早死了,我只供你讀書,以後別想指望我!」
女兒起初不信,但母親每次斬釘截鐵的語氣,再者不斷重複強調,女兒終於信以為真。自此女孩忽地好像換成另一個人,個性不但變得刻苦耐勞,而且發奮讀書,連帶學業也突飛猛進。原本不過普普通通的成績,及後竟能名列前茅,至於身上驕氣也消失殆盡,既懂事又識禮,結果更以優秀成績考獲獎學金及入讀重點大學。
激勵子女手法層出不窮
畢業後且也事業有成。其時,母親方對女兒說出實情,並求女兒理解她的用心和苦衷。最後,這位母親更顧盼自豪地對記者說,如非當初這樣激勵女兒,她就會不知上進,也就不像現在如此有出息了。我沒深究以上這則是否新聞「故事」,畢竟在內地「甚麼都會發生」。不過有這麼一位「忍辱負重」的母親,為要成就女兒,不惜犧牲她的感受並在其成長留下一段煎熬經歷,到底我們該歌頌如此母愛的偉大,還是再思「對於孩子來說,甚麼才是最重要?」
這個問題剛巧有另一齣電影嘗試作答,而更巧的是故事主題恰恰又是有關「親生(血緣)」和「養育(恩情)」。《誰調換了我的父親》男主角(福山雅治飾)是社會菁英分子,悉心栽培兒子成為尖子。甫開場的一幕,就描述夫妻二人陪同兒子參加入學試,而小小年紀的稚子竟謊稱一家人曾去露營,藉以博取面試官的好感。及後為父者不但沒有作出糾正和灌輸正確的觀念,反倒表示默許,其實也就是讚許。如此為求目的,不計手段的做法,反映的壓根就是如出一轍的「菁英」家長育兒態度。
然後一天他接到兒子出生醫院的電話通知,原來六年前發生事故,竟與另外一家調換了雙方的嬰孩。於是在醫院的安排下,他與妻子決定和對方相見,然卻發現親生兒子的表現完全不符自己心目中的要求。而自視甚高的他自是認為對方家庭背景遠不如己,方會造就這樣不成材的孩子。福山不只看不起對方,並且斷定對方沒有養育子女的本事,所以他密謀將兩個調換了身份的兒子都一併爭回撫養,當然又是一派「勝者會取」思路。
不過終究未能如願,而在血緣和親情之間的難處和矛盾下,他始終要作出一個沉重的抉擇……劇透亦到此為止。
論是假繼母或真繼父,一個孩子在在需要的只是一個快樂的成長生活,而非嚴苛的學習過程。事實上,「對於孩子來說,(同享共樂的)時間才是一切。」這是電影的主旨,也是為人父母的醒言。與孩子一起成長的時光轉瞬即逝,一旦錯過,只會悔恨難返。而父親、母親,一旦辜負了子女的信任,怕亦造成孩子無可彌補的心理陰影,最終更會落得遺憾終身。
盧先亞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