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27-楊立明:克里米亞放不開的歷史包袱
楊立明:克里米亞放不開的歷史包袱
明報2014年7月27日星期日
【明報專訊】筆者在7月10日來到在克里米亞(Crimea)的塞瓦斯托波爾市(Sevastopol),參加俄羅斯政府首次與當地猶太組織合辦的集會活動,悼念4200名猶太人於1942年7月11與12日當晚被納粹德軍屠殺的歷史。
世界各地的猶太教士亦有出席當日的集會,包括來自比利時的DavidMosheLieberman、來自荷蘭的BenjaminJacobs、來自以色列的YirmiyahuCohen,和俄羅斯猶太教首席教士BerelLazar。
普京於日前亦與國際猶太組織領袖於莫斯科會晤,而他提到「納粹主義(包括反猶主義)的復興尤其令人憂心」。
反猶主義復興見端倪
值得思考的問題是﹕反猶主義是否正在復興?這反猶主義的復興對克里米亞或今日烏克蘭東部的局勢有何啟示?
反猶主義泛指各種反對猶太人的情緒和行動。雖然這個名詞最早也只可追溯至19世紀,而反猶情緒一直在歷史上此起彼落,其中在1933至45年期間,約600萬名猶太人被納粹德軍屠殺。
反猶主義確實出現復興的端倪。今年6月,3名猶太裔青年在以色列猶太殖民區附近失蹤,其後3人被發現伏屍約旦河西岸,屍首滿是彈孔。事件的代價並非局限於這3條人命;事件更激發以巴衝突,雙方激烈駁火,造成嚴重死傷。
在歐洲亦瀰漫反猶主義的陰霾。以色列台拉維夫大學(TelAvivUniversity)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在2013年發生的反猶事件共554宗,而38%在歐洲的猶太裔受訪者表示會避免戴上與猶太身分有關的飾物,以避免遭到具反猶成分的言語或身體攻擊。今年5月,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市中心的猶太博物館發生槍擊案,4人喪身。
俄烏衝突的反猶弔詭
個別烏克蘭政客亦曾以反猶主義為政治口號以爭取選民支持,其中最具爭議的是右翼組織「自由黨」(Svoboda)的領導人OlehTyahnybok。他曾公開表示烏克蘭曾被莫斯科的猶太黑幫所支配,並呼籲烏克蘭國民共同抵抗莫斯科和猶太人等「敗類」。
烏克蘭猶太公會領袖JosefZissels在倫敦大學發表演講時提到,已有1800名猶太人在2013年從烏克蘭移民到以色列。他更預測猶太人社群將在烏克蘭東部消失。不過,他認為移民潮的導火線並非基輔的示威,而是俄羅斯介入克里米亞。他比較克里米亞在3月公投前後的猶太人移民數字:1至2月約130人,而3至4月卻是765人。他認為普京只是利用打擊反猶主義的口號,將俄國入主克里米亞的行動合理化。
活動當日,我向俄羅斯猶太博物館及文化中心主席BoruchGorin問悼念活動背後是否具外交或政治宣傳目的。他說﹕「毋庸置疑,普京與克里姆林宮有意宣傳其打擊『反猶』的決心,並表示在俄羅斯的猶太人一切安然無恙。至於這(悼念活動)是否隱藏外交或政治宣傳目的,我們也不一定會反對。但是,我們認為在克里米亞的猶太人只是希望過平穩的生活,不被捲入政治漩渦之中。」
俄烏猶太領袖的觀點迥異,不禁讓我困惑﹕究竟誰才是真正的「反猶分子」?
199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馬蒂亞.森(AmartyaSen)曾出版一部著作《身分與暴力﹕命運的幻象》。他提出,每個人也擁有多元身分,如國籍、種族、宗教或文化背景等。假如將身分認同純粹聚焦於單一面向,這種對「敵人」的想像很容易引發暴力和衝突。
這觀點很適合形容昔日二戰時對猶太人的屠殺,今日的以巴衝突和明日以後的烏克蘭。悼念活動最後以燃點蠟燭儀式作結。102歲的二戰大屠殺生還者DavidBarulya點上最後一支蠟燭,彷彿盼望一些歷史教訓能夠傳承下去。
文×楊立明
明報2014年7月27日星期日
【明報專訊】筆者在7月10日來到在克里米亞(Crimea)的塞瓦斯托波爾市(Sevastopol),參加俄羅斯政府首次與當地猶太組織合辦的集會活動,悼念4200名猶太人於1942年7月11與12日當晚被納粹德軍屠殺的歷史。
世界各地的猶太教士亦有出席當日的集會,包括來自比利時的DavidMosheLieberman、來自荷蘭的BenjaminJacobs、來自以色列的YirmiyahuCohen,和俄羅斯猶太教首席教士BerelLazar。
普京於日前亦與國際猶太組織領袖於莫斯科會晤,而他提到「納粹主義(包括反猶主義)的復興尤其令人憂心」。
反猶主義復興見端倪
值得思考的問題是﹕反猶主義是否正在復興?這反猶主義的復興對克里米亞或今日烏克蘭東部的局勢有何啟示?
反猶主義泛指各種反對猶太人的情緒和行動。雖然這個名詞最早也只可追溯至19世紀,而反猶情緒一直在歷史上此起彼落,其中在1933至45年期間,約600萬名猶太人被納粹德軍屠殺。
反猶主義確實出現復興的端倪。今年6月,3名猶太裔青年在以色列猶太殖民區附近失蹤,其後3人被發現伏屍約旦河西岸,屍首滿是彈孔。事件的代價並非局限於這3條人命;事件更激發以巴衝突,雙方激烈駁火,造成嚴重死傷。
在歐洲亦瀰漫反猶主義的陰霾。以色列台拉維夫大學(TelAvivUniversity)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在2013年發生的反猶事件共554宗,而38%在歐洲的猶太裔受訪者表示會避免戴上與猶太身分有關的飾物,以避免遭到具反猶成分的言語或身體攻擊。今年5月,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市中心的猶太博物館發生槍擊案,4人喪身。
俄烏衝突的反猶弔詭
個別烏克蘭政客亦曾以反猶主義為政治口號以爭取選民支持,其中最具爭議的是右翼組織「自由黨」(Svoboda)的領導人OlehTyahnybok。他曾公開表示烏克蘭曾被莫斯科的猶太黑幫所支配,並呼籲烏克蘭國民共同抵抗莫斯科和猶太人等「敗類」。
烏克蘭猶太公會領袖JosefZissels在倫敦大學發表演講時提到,已有1800名猶太人在2013年從烏克蘭移民到以色列。他更預測猶太人社群將在烏克蘭東部消失。不過,他認為移民潮的導火線並非基輔的示威,而是俄羅斯介入克里米亞。他比較克里米亞在3月公投前後的猶太人移民數字:1至2月約130人,而3至4月卻是765人。他認為普京只是利用打擊反猶主義的口號,將俄國入主克里米亞的行動合理化。
活動當日,我向俄羅斯猶太博物館及文化中心主席BoruchGorin問悼念活動背後是否具外交或政治宣傳目的。他說﹕「毋庸置疑,普京與克里姆林宮有意宣傳其打擊『反猶』的決心,並表示在俄羅斯的猶太人一切安然無恙。至於這(悼念活動)是否隱藏外交或政治宣傳目的,我們也不一定會反對。但是,我們認為在克里米亞的猶太人只是希望過平穩的生活,不被捲入政治漩渦之中。」
俄烏猶太領袖的觀點迥異,不禁讓我困惑﹕究竟誰才是真正的「反猶分子」?
199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馬蒂亞.森(AmartyaSen)曾出版一部著作《身分與暴力﹕命運的幻象》。他提出,每個人也擁有多元身分,如國籍、種族、宗教或文化背景等。假如將身分認同純粹聚焦於單一面向,這種對「敵人」的想像很容易引發暴力和衝突。
這觀點很適合形容昔日二戰時對猶太人的屠殺,今日的以巴衝突和明日以後的烏克蘭。悼念活動最後以燃點蠟燭儀式作結。102歲的二戰大屠殺生還者DavidBarulya點上最後一支蠟燭,彷彿盼望一些歷史教訓能夠傳承下去。
文×楊立明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