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月, 2013的文章

捨起<報應>Punished

圖片
學起什麼叫握在手,卻放得下?大家都可深深明白話中有理的遊戲, 你有不可轉換記憶,用著你漫不經心行為,作示自己想想,辛苦了自 己,找對認同難,找到支持只是合需時機適合出現在大家眼前。喂, 不論你自己信服什麼,而不斷加強說服自己。事情總有問題在前,不 論決擇,只怕太介懷湧起記憶,如何不可問自己一句,今次可明白什 麼?

20050725 【原住民少年死囚湯英伸 】

【原住民少年死囚湯英伸 】 王光毅 2005.07.25 ※ 在我的手頭上有一張我國最年輕死刑犯,台灣原住民少年湯英伸眉清目秀、手上卻載上手銬的遺照。可是我不忍心將這張照片貼在我的心情故事集。因為我認為站在法理上,湯是罪有應得;但另一方面也該一起接受審判的,也是我們整個畸形扭曲的社會。 台灣有群原住民。事實上台灣的原住民是經過好幾千年與大自然調適、蛻變、孕育出一種與天協調、自給自足的文化。當我們這些所謂的「文明人」思維還滯留在封建又鬥爭的循環,台灣的原住民們老早就發展出一套屬於自己的平等分工、樂天知命的互助世界。可是這群原住民卻沒有享受到老牌住客應有的尊重。漢人來台灣拓殖時、他們險些被滅族,後來日本人來台灣時、又遭到了 ﹝圖為湯英伸美麗故鄉阿里山雲海﹞  屠殺過一回,再後來當國民政府來到台灣進行白色恐怖統治初期、他們一些頭目與長老們也未能倖免於難。阿里山過去叫做「吳鳳鄉」,這由來是依據漢人拓殖史者上死於非命的吳鳳來命名。而且甚至在從前,這群住在阿里山上的原住民原始族群也被冠上一個奇怪漢姓「曹」族﹝現在則還原為COU音唸鄒、意思是人或人類。﹞原住民在歷經一次次外來強勢文明的摧殘、剝削、及改造欺凌後,幾乎原始精神已消耗殆盡....。而本故事主角原住民少年湯英伸即是台灣阿里山鄒族人。 湯英伸天性是一個活潑開朗樂觀的少年。在受完小學教育後因家鄉﹝阿里山特富野部落﹞沒有國中,因此爸爸湯保富特地安排他去天主教嘉義輔仁中學初中部唸書。而乖巧的湯英伸也沒讓人失望,唸完初中、再加上因原住民血統加分關係他同時考上了「嘉義工專」與「嘉義師專」這兩所學校,湯英伸選擇了嘉義師專,因為在他幼小的心靈中,希望有朝一日能夠以老師的身分光榮的回鄉服務。可是這個選擇卻導致往後一場震驚全國的悲劇發生...因在那時「嘉師」是一所管教非常嚴厲且必須強制住校的五專。而學校的訓育工作,是由一群軍隊所派過來的軍訓教官來主導的。可是這群軍官心態上並不是來輔導學生的,反而是抱持著一種近乎挑剔的戒嚴管制心態來「控制」著學生們。一到三年級時、湯英伸是個校園裡頗受好評的學生。雖然功課不可能是頂級人物、但因為爽朗個性、與生俱來的歌喉、與十項全能的體育傑出表現,讓他在同學間人緣不錯。但當他升上三年級時,擔任衛生所護士母親因公騎車滑落山谷導致下肢癱瘓讓他情緒生變。 到了四年級時,家裡接到學校通知說湯英伸已被校

一代宗師南渡北歸 文︰劉細良

一代宗師南渡北歸 文︰劉細良 王家衛出品,評論往往比電影更好看,因為他能觸動大家感性一面,就如按摩高手,一下按在腰骨穴位,酸、痛、軟、癢百感交集。我看了在主場新聞所有關於「一代宗師」的評論,想不到連驊仔也罕有地表達出感性,王家衛果然是按摩高手。 評論看了,電影仍未看。我寫的也不是電影,而是對大家所討論的民國美好年代有所感。去年內地出版岳南三大冊作品「南渡北歸」,成為暢銷書,內容寫民國知識精英,學術大師的故事,由三十年代南京政權黃金歲月,到抗日南渡大後方,勝利北歸,內戰分裂 ⋯⋯ ,就後因政治而朋友老死不相往來,四九年後不少大師學術生命結束,錢穆、陳寅恪、胡適、傅斯年、金岳霖,梁思成、林徽因夫婦,三十年代風華正茂,都是一代宗師的人材,但在時代轉折下,他們最好的都留在了民國南京時代。此書讀後令人難過不巳。 但最後託庇於殖民地的民國傳統,尤如葉問詠春拳,錢穆新儒家,嶺南畫派大師,卻開出了另一片天地。他們遺落在香港,在九龍城醫館武館、在桂林街的新亞書院、也在董橋的清供文玩、陶傑遊戲文章之內。有次我問陶傑為何大兒子會改這名字,他說因為「泰澄」二字有一種民國的味道!他心目中中國文化最美好的年代,也在民國南京政權時代。 七十年代我唸的是中文中學,老師有台灣唸大學回來,也有民國精英,四九年後不少都在香港中小學任教。李柱銘父親李彥和將軍,留法里昂大學,抗戰時任第七戰區政委,能寫舊體詩及教授論語,四九年來港,其後任教於華仁中學。有次李柱銘將父親遺物給我看,保留了他寫給華仁神父的一封英文求職信。他們教授的以文史為主,我初中時看蔣夢麟、余光中、唐君毅,錢穆,大學時看陳寅恪等人作品,何嘗不是受這些民國人的影響,就如葉問來港教授詠春一樣,民國的文化也在香港傳承下來。 香港人要好好認識自己,不要自我矮化,誤以為背負殖民地原罪,疏離中國傳統文化,因此要急急補救。香港與台灣所傳承的文化傳統,比今日內地那一套虛假的,功利的、搵食包裝的所謂文化傳統,其實,有過之而無不及!

巨製<一代宗師>The Grandmaster

圖片
英雄時勢 時間其實流逝很多東西,有事,各人物,各問題,但有能力積累,只 是好少,況且可去証明會是,更好。<一>開始到今到是話題作,一 部到四部,這主題養活了很多人,前三部被大家用差不多的方式,製 作出合乎水準之作,但到今次由王大導,用了被大家遺忘的宗旨說出 中國人曾存在的作活方式。 電影開始是以五分鐘武打場面作示範,標示大導演觀念下真摯想法, 武功可以這樣,簡單如一,直接到位,表達什麼叫駕馭,什麼叫能力 。而葉師傅作道白,進入劇情,很特別,是很難想像到,作為主角, 用什麼角度去回望了自己的人生,當每一次的分場,每每的轉折,觀 眾是看到主角怎樣成長,到達不同的階段,由闊少,家庭倫理,認清 各際遇,到成就自己,這就是導演拍出偉大人物往事都是積累下來。 當導演還原了一個人物,而且還原了一個時代,這是一個有階級的社 會,一個用各式機構維繫各人人可依存的風貌,所謂大家的競爭,怎 樣利用北與南作借看出,應當應付眼前時局問題,那怕競爭是怎樣? 沒有對等和尊重,很難看清缺憾朔造出的空間,不可轉化機會。宮氏 一族,三者演示出三個時代的分野和交替,一個是清未,一個是民國 日治時代,最後是國共競爭時代,三者伴隨和左右了葉問的想法,怎 麼形成他是一個,執善固執,不忘能力,不忘付出,承襲一份觀念, 在另一片地方,去傳遞中國人過去的時光和看法。當導演用上另一片 地方,交代香港曾有過在中國的作用時,有著不同能力的人人也停留 此處。如同電影裏所說,可以,見了自己,見了天地,見了眾生,其 實什麼時代也是這樣,只是經營和積累下來,只是有沒有看得清和善 用。 豈能的轉化 王家衛電影是以藝術見稱,內裏可以包含很多或是作觀摩用途的範例 。一句句,不言明的對白,構成難以捉摸的深度,被人多去詮釋。對 不起,要直說王大導本是中國人的身份,只是多時用電影說出以往, 但已失去的人文視野。而<一>最令人忘懷的事,是葉與宮的一段歷 練,宮是女兒身女兒心也承受男兒心,她不用背負宗族寄望,但也不 想忘卻父親有的厚望,還記得她為了憤怒,作出報復的行為,為自己 許下的承諾。只是深深呼出中國人那種面對選擇時怎樣委曲自己,作 配合。更甚的是說穿作為女性從一不可從終,這等荒謬假定想法。如 同章子怡<

王的盛宴:中國人的權力法則 - 文︰劉細良

陸川導演新作「王的盛宴」,在內地公映引起爭議,他對上一套「南京、南京」,以日本兵視角看大屠殺,同樣有爭議性。他肯定不是內地左派憤青的一杯茶,尤其是新作,這個劉邦、項羽、呂后及韓信的權力遊戲,實在有太多的政治隱喻了。 ⋯⋯ 故事是從劉邦晚年說起,他在病榻中不斷被噩夢所困擾,項羽像陰魂不散,風聲鶴唳。電影由此倒敘劉邦參加項羽抗秦義軍,一路勢力坐大,經歷鴻門宴九死一生,最終兩人命運逆轉,在韓信協助下,大敗項羽,自刎烏江。但劉邦稱帝一統天下,並未有一天能安心,他面對韓信,就想起項羽,當日項羽在鴻門宴上放生自己,放虎歸山,今日若自已放生韓信,豈不是犯上了了項羽之錯誤。最終呂后說服了張良、蕭何,誣陷韓信謀反處死長樂宮。劉邦死前自白,他的一生,從來沒有離開過「鴻門宴」,一直生存在惶恐之中。 陸川在首映後與觀眾見面,他說要借楚漢相爭及劉邦誅殺功臣的故事,來探討中國人的權力法則是怎樣形成。劉邦與項羽是兩種權力運用的典型,項羽講理想講原則,自尊自重,劉邦則是實用主義,目標為本,但最終項羽兵敗自殺,成為此後中國人政治鬥爭的警剔,「千萬不要做項羽」。陸川舉了個例子,49年解放軍攻入南京毛澤東寫下名句:「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毛在延安時看得最多是史記,尤其是劉邦的高祖本紀,「他一直在揣摩劉邦與項羽之間的關係。」毛蔣之爭與楚漢相爭何其相似。 「寧我負天下人,莫要天下人負我」,成為中國人的權力法則金科玉律。歷史上一個個王朝興衰,新王朝取代,但權力法則從無改變,唐有李世民玄武門之變、宋有趙匡胤杯酒釋兵權、明有朱元璋誅殺功臣、中共則有毛澤東借文革誅殺開國功臣及林彪謀反叛逃。歷史不斷循環,像是詛咒。陸川明顯對這種中國式現實主義權謀有批判,他在電影中對項羽有一種敬意。以戲而言,吳彥祖演的項羽比劉燁的劉邦,甚或張震的韓信都占較少戲份,但其角色是十分重要,他是一種理想主義的完美化身。戲中一幕項羽入咸陽秦王宫,發表政治宣言,表示起兵反對秦暴政,因為他反對全國大一統,穿同一衣服、說同一語言、用同一種文字,導演說本來還有一句,「唱同一首歌」,這段演說本有近五分鐘,公映時刪去了,原因他沒說明,不過我們心知這屬政治不正確。但項羽分封、多元的政治理想,鬥不過打天下、坐天下的大一統權力慾,劉邦、韓信入咸陽秦王宮,都因其壯觀宏偉而煽起一統天下權力慾,項羽入秦王宫卻將它一把火燒掉,自己領兵回故鄉彭城。

現在的人<王的盛宴>The Last Supper

圖片
今次是第三次看陸川作品,別一樣的才華,又展示獨特的取向來答道 觀眾種種一直往來的想法。電影背景是為人所熟悉秦未時代的楚漢雙 爭,歷史的步伐常人也清楚,但導演,以更準確捕捉出劉邦那種抹不 去想法,怎樣伴隨他的人生。尋常的導演不會那麼考究不斷運用鏡頭 和剪接去穿梭不同人物去建構導演另類目的,但導演做到了,做到那 種不安的態度瀰漫電影中,怎樣運用背樂,令觀眾迷惑,電影想說明 什麼?一般人好難清楚,但如作為高水準之作,這電影是值得回味, 從而教一般大眾要開始認識什麼叫電影語言。 更深層來說此電影說明的是只有現在的人,怎樣形成,看不清過去, 卻步將來,未能從一般認知中轉化自己,沒有的確地正視人性的框架 ,去平衡自己的出路。電影一開始己不忘說出劉邦這人物,迷惘在回 憶中,表達出他這樣的歷史強人,通過不同的機遇,造就成,人中領 袖。但領袖正是有過人之處,亦有缺點,不過在不同事情積壓下,形 成的內裏魔障,卻不是人人可步進跨出。這套電影特別在於,怎樣強 調歷史人物,在人性下只是人類一員,不要誇大,不要神化,要成功 是在機遇下努力一切。最後一定要提出這電影是包括豐富描寫古代事 件等同當代風雲,中共人人吹噓的神化領袖,怎樣煙沒在自己喜愛的 鴻門宴中。

左與右<偷戀隔離媽>Dans La Maison

圖片
其實小品作品可以做到什麼,可叫難得?是認真的製作。作為觀眾可 明白,又明卻。導演手法和編劇的鋪陳,如能結合下就是難能和可貴 。<偷>是話題作,有少男,老師,主婦。劇情開始在一所中學中, 大家認識對方,不同的人,慢慢在內裏尋找事物,尋找可被拉近的其 他人。老師對學生的種種育化教導,學生雙方倚重的友誼滋生各範疇 ,溶入生活。生活轉化了成長者的擁有的不同面貌。成長者為了替代 自己的忘懷,用文字開創了生活,用上話題衝擊了大家的關係。這就 是電影中故事鋪排。 學校是社會的束縛的前線,主角用著別開新面開始故事,老師不忘責 任,慢慢教導。這是一份內裏的傳承,是一種默契。同學兩者夾雜了 利益和計算。而男主角的生活是缺陷,正是道出了電影想說是一種的 另類角度可以包括的東西。電影經常強調文字寫作手法,寫作是堆砌 的方式,正是有萬般可能。而且男主角是被長輩形容為”另類的觀看 者”看到別一樣的可能。再看到推進故事的發展是切入了有驚喜的劇 情,出來的特別結果。到最後電影用了一個趣味的問號,作完結。看 了的朋友會問,人人都有的家庭有什麼特出之處?是麻目,當科技日 新悅異,大家都方便了,接近了。當麻目接受一切,你會認真看待? 當男主角用起簡單的文字開創自己故事,最後老師是代表了認同。認 同實現自己,影響他人,怎看待大家目光,怎左右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