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月, 2021的文章

20140407-太陽花學運學生退場聲明全文

太陽花學運學生退場聲明全文  2014/04/07 20:22 太陽花學運學生代表今天晚間8點發表「轉守為攻 出關播種」聲明全文,肯定學運所達成的成果以及宣布學運下一步。(資料照,記者劉信德攝)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太陽花學運至今已21天,對於外傳學運即將退場的傳言,以及稍早有不願退場的人士佔領議場發言台表達不滿的情形下,學運代表陳為廷以及林飛帆於晚間8點發表正式聲明,告知學運目前的成果及下一步動作。 在陳為廷發表完聲明後,帶領學生喊「轉守為攻,捍衛民主」口號。 「轉守為攻 出關播種」聲明全文︰ 佔領立院行動至今已滿二十一天,這場行動能撐到現在都是台灣社會強大民意所賦予的正當性,我們在此深深感謝台灣人民的支持與參與。今日,我們將在此宣布一個重大的決定,佔領立院行動已完成其階段性任務,取得重要進展,也就是讓所有台灣人都理解到我們可以不受制於過去人物、不受制於已成勢力,讓憲法揭示的「國民主權」從理念成為活生生的、我們這一代台灣人的經驗。我們明白所有人對這場運動有各種期待與想像,但在盤點各種運動成果後,我們宣布,學生運動累積的能量已經足以轉化為全民運動,此刻,正是青年從立法院走向全國各地的最佳時刻。 針對運動四大訴求,我們列點說明目前已達致的成果: 訴求一 兩岸協議監督法制化 民間版兩岸協定締結條例草案(配套修正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已完成提案連署送交立法院議事處;另一方面,行政院亦提交行政院版本草案送交立法院。我們在此重申對兩岸協議監督機制法制化的五大原則:貫徹公民參與、國會監督、人權保障、資訊公開、政府有責。 訴求二 先立法,再審查服貿 王金平院長於4月6日承諾「在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完成立法前,將不召集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相關團協商會議」。稍晚,國民黨籍台北市長郝龍斌、台中市長胡志強也公開表態支持「先立法,再審查」。 訴求三 召開公民憲政會議 學生與公民團體已於4月6日於議場外舉行公民憲政會議草根論壇,並將草根論壇的決議於4月8日於議場內舉行公民憲政會議推動論壇,具體對社會大眾提出我們對公民憲政會議的期待與想像。 訴求四 退回服貿 根據立法院3月24日聯席會決議:要求行政院撤回服貿協議,並重啟談判,後續有待院會處理。 我們所獲致成果並不僅限於上述四點具體訴求,無論從國內的民主憲政層次或國際的地緣政治,此次運動所達成的效果更為驚人,遠超出我們預計。 在國內憲政層次上,自從

20210228-吳靄儀:譯得性起

吳靄儀:譯得性起 20210228 無意中看到一篇本人以英文寫的評論,文筆極好,不禁驚訝,我幾時寫成的?內容卻的確是我的。原來蘋果專欄,得到高手翻譯,刊載於英文版《蘋果》,於是以欣賞譯文的眼光從頭再看一次。其實我很喜歡翻譯,假若有一天賣文為活,翻譯工作當是首選。 但好的翻譯要時間,急就章的新聞報道裏的翻譯就每多捉錯用神,《蘋果》也不例外。最近的例子是拜登對習近平的評語:「他骨子裏不民主」,就譯錯了原文「 he doesn’t have a democratic bone in his body」。中文句子說的「骨子裏」,是將外表與內涵對比,英文完全不是這個意思。英文說「there isn’t a ××× bone in his body」,意謂此人完全沒有×××的特性,應譯做「他渾身沒有半點民主的個性」之類,可能「骨頭」來自西方思想典故,有多種意思,「he knows in his bones」,是指他直覺地深深知道;可能從上帝從亞當身上抽出一條肋骨創造厄娃,「骨頭」就有深層、本質的味道,但there isn’t a bone又不同,好像是指成人全身有206根骨頭,連一根民主的骨頭也沒有,那就真的是完全沒有民主的個性、思想、品質等等。 文字的背後是文化、俚俗、經典——什麼都有,比如中譯英,那就不能不知道中國文學的典故,不然就失之毫釐,謬以千里了。早前看到某專欄,好像是反駁什麼人說中文翻譯不出法律文字和思想,其實這是有理據的,絕不應視作含有貶意,因為普通法的文字與英國文化同時生長,用英文表達英國普通法概念當然得心應手,但中國文化的「法」是大大不同的一套概念,建基於不同的社會制度,要用中文的法律詞彙翻譯普通法就往往格格不入了。有一名妙人,叫George Staunton,1792年其時十二歲,隨父親訪華,很快學懂「唐話」,對漢學很有研究,1815年用典雅英語翻譯了《大清律例》的主要部分,原因是,他認為了解該法典,是了解中國社會制度的捷徑,顯見他深知一個社會的法律制度與其社會制度及倫常觀念分不開。其實法律文字難譯,不是因為某個文字比另一個文字更精準,而是精準之處不同。例如描寫感情,中文就遠比英文分得細、道得深,英文要「傳情」,靠的不是用字,而是intonation。有些英文字貌似淺白但語境不同則深意有別,不信,想想「Quite」這個字的意思和用法就能領悟。表面直譯「相當」

20210221-陶傑:精神原子彈

陶傑:精神原子彈 11:34 21/2/2021 全球化之中的外交戰狼化,造成衝突日烈,加上網絡群組之爆炸,令全球化網絡之中逐漸升溫的躁狂問題引起注目。 美國人類學家李察威爾遜在一本研究中國人心理行為之專著:「學做中國人」之中指出:「中國人由被動到爆發之間的轉變,比其他民族更為突發。」 在山東經歷過拳匪之亂的美國傳教士阿瑟史密,在「中國人的性格」一書中留意到中國人有「罵街」的習慣。雙方在街頭因小隙口角,迅速升級為互罵,聲浪相疊而升級,辱罵之對象由人身攻擊即轉移聚焦對方的母親及祖母。 然後美國專家深入研究:認為中國人平時的精神抑鬱和壓迫,在幾千年的君臣父子制度之中,其實是正常的。因為中國人缺乏正常溝通的能力,其文化不只缺乏以理性辯論為基礎的哲學,也缺乏現代意義的心理學,令他們無法面對自己,自然也無法建立西方現代意義的社會交際關係。 這一點,一百年前美國傳教士和人類學家在中國居住多年之後的觀察, 十分精銳。一九四九年之後,美國的政治領袖和精英,漸進入了下一代,但由於與共產中國隔絕往來三十年。尼克遜恢復交往之後,克林頓政府的美國智囊,對中國的了解,只側重於費正清和馬歇爾四十年代的左翼記者和學者的著述,而完全忽略了更早一點的美國傳教士的文獻,以至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三四,這是美國東岸智庫的一大缺失。 西方人逐漸發現,即使西方世界歡迎中國加入,包括市場貿易的條款和契約,與中國人很難講邏輯和講道理。西方當初以為,只有阿拉伯世界才會這樣,中國人不會。但是現在發現:中國人非邏輯思維的情緒爆發,比阿拉伯伊斯蘭民族更嚴重。 以前的北平人說:「回回」不知是不是只吃羊肉,性格喜怒無常,情緒變化難以觸摸。今天還跟你稱兄道弟,你一句話不知道什麼破綻,傷了他不知那裏的玻璃心,該回回即刻變臉,抽刀子要你死我活。 回回的問題,漢人其實也有。今日加上網絡,群組埋堆、隱姓埋名、Comfort Zone連結、政權機器無形之手的組合操控,此等心理殘障釋放的負能量,比起百年前傳教士在上海弄堂或北京胡同見到的狀況更猛烈千百倍。 從前傳教士見到的極其量只是一兩枚土製炸彈在中國人社會的街頭爆炸。今日還湧現「五毛」行業,合演員和打手兩種職業於一身,簡直變成原子彈、骯髒彈、核彈的複合爆炸,其無限量分裂極速擴散的裂變,造成極大的負能量,與美國的左膠網民一結合,何止洗版洗太平地,簡直洗地球洗全人類。 陶傑

20210221-楊懷康:摧毀香港,失信天下

楊懷康:摧毀香港,失信天下 20210221 格雷伯爵出身貴族卻是民權先驅,香港人飲伯爵茶能不另有一番滋味? 剛過身的舒爾茨(George Shultz 1920-2021)享壽過百歲,逝世前夕猶在寫文章。他當過芝加哥大學的經濟學教授、商學院長;分別為三位共和黨總統效力:艾森豪威爾(當經濟顧問)、尼克遜(勞工部長、預算局長及財政部長)及列根(國務卿),說得上是黨國元勛。話說佛利民九十三歲壽辰兼逢他主催的學券制五十周年,友好粉絲(包括執弟子之禮的黎智英)聚首紐約賀壽慶祝。 舒爾茨未克親臨祝賀,遠程獻上視像。此非一般視像,而是舒爾茨獨唱。席上賓客,從基辛格以降,無不為之動容。出身以強悍男子漢見稱的海軍陸戰隊,好歹是個有頭有面的人物;若非出於對摯友的敬愛,誰會在這般場合放下身段獻唱。鄙人躬逢其會,深受感動而與有榮焉。 過身後,《華爾街日報》刊出多篇舒爾茨文章的撮要、基辛格等昔日同僚的悼文,然而最為可觀的當數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重刊他的百歲自述「處事誠信則路路亨通」《Trust Is The Coin of The Realm》。文章細述其相敬互信父母的身教、參軍從政的歷程,總結出任事為人惟誠信方能立足於世的信念。入伍之初,教官授以來福槍而厲色警誡:若非有開火的決心,切莫以槍口對人。此言出必行、勿亂拋浪頭的一課跟孫子為吳王闔閭的宮女練兵,斬其寵妃的故事,古今中外輝映。 取信之道又不止於以鐵腕實彈立威,更需設身處地,打動心弦。眾所周知,從政之先,列根乃不少人眼中倒吊冇半滴墨的二流戲子。讓舒爾茨寫來卻是另一回事了。話說他寫就一篇重要外交政策演詞,拿給列根過目。用心細讀,列根在講稿的某一段落,寫下「story」一字。舒爾茨莫名所以。列根向他解釋:空口講抽象概念無以發揮影響力,更需激發情感的代入;扣人心弦的故事能打動人心,建立互信。列根舉重若輕,為人戲謔靠說笑話治國;多少人能像舒爾茨那樣體會笑話背後的苦心經營? 許是受頭號香港粉絲佛利民的影響,離世前舒爾茨猶心繫香港。去年八月,他在《華爾街日報》發表了以「中國不乏麻煩」(China has troubles of its own)為題的文章。望題生義,文章主旨針對美國朝野盛行的中國威脅論,指出中國百病纏身,美國人無須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文章劈頭第一段如是說:「人們絕對有理由以中國為心腹之患。她正在摧毀香港(It is wreck

20130308-曾國平:盈餘下放基金,效率不及派錢 (基金港的前因後果(二之二))

曾國平:盈餘下放基金,效率不及派錢 (基金港的前因後果(二之二)) 《信報》 2013年3月8日 昨天探討過基金港的可能原因,亦拋出了一個未解答的問題:基金冠冕堂皇的理念背後,其實際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舉例,要分析及推斷大學決策者的行為,經濟學家不會天真的去考察大學主事者的辦學理念,反而會就大學決策者的行為作出一些簡單的假設:比如說,大學決策者會利用有限的資源,來提升自己所管理的大學的世界排名。這個假設未必對,因為決策者還可能有其他的目的,可是只要能夠從這簡單的假設得出大致符合事實的推斷,就是一個有用的假設。 基金坐擁鉅款,要決定的是資源如何分配。面對大量的撥款申請,基金選擇的基準是什麼?人皆自私,決策者當然想利用資源,去滿足自己的需要,無論那些資源是公有或私產:果如是,基金決策者自然會把基金投放在自己喜歡的項目、又或資助友好的政治團體、幫助一下相熟的朋友等等。例如,基金可花些錢搞個徵文比賽,得獎的可能全是自己友,寫的都可能是決策者啱聽的東西。 當然,基金的表現不會如此離譜。不至如此,並不一定是決策者的人格高尚,最重要的原因是有制度防止這樣的行為。經濟學認為自私本身不能保證經濟繁榮。亞當史密《原富》的主旨之一,就是如何訂立有效的制度將自私行為的破壞力減到最少,並將好處盡量發揮。同樣道理,假設基金的帳目要受監管,加上傳媒的有力監察,基金當然不敢造次,私心受到約束,基金決策者想為所欲為也不敢太過份。 不過,傳媒到底會花多少心力去尋根究底,找出基金資助項目的來龍去脈?基金的行政費用是如何花的?若非近日傳媒揭露,市民可會知道某些基金過去的撥款有其政治考慮?司長今次大手筆注資基金雖惹來傳媒注視,不過香港市民一向善忘,基金往後會繼續慢慢花掉鉅款,但花費的內容如何則很可能無人理會。 即使有制度能使基金決策者不敢亂來,可有制度能完善基金的運作?基金既然不能只把錢交給自己友,另一選擇是將錢撥給類似的團體。例如,旨在幫助窮人的基金可把錢交給公益金,搞環保的基金亦可把錢交到地球之友之類的組織。不過,基金這樣做的動機其實很低:與其把錢交到基金手上,政府何不直接把錢送到這些老字號的慈善團體手裡,而要大費周章左手交右手造成浪費?基金要有存在價值,必須證明自己跟這些團體有所不同,把錢這樣送出去是自取滅亡。 由此推斷,基金的最佳選擇是少做少錯,盡量把撥款的難度提高,以示評審過程非常嚴格。不過,基金

20130308- 曾國平:盈餘化基金,乾坤大挪移(基金港的前因後果(二之一))

曾國平:盈餘化基金,乾坤大挪移(基金港的前因後果(二之一)) 《信報》 2013年3月8日 在未來的一年,香港政府會注資150億到再培訓局、150億到關愛基金、50億到語文基金、50億到環境及自然保護基金,加上一些零零碎碎的,加起來竟有400多億的基金支出,總數比以往幾年加起來要多。除此以外,坊間的大小團體都爭相支持成立各種基金。香港成不了中藥港、鮮花港,卻大有潛質成為基金港! 小時候新年逗利是,阿媽總會講句「幫你儲起佢以後慢慢用」。阿媽可能不希望小孩花光花淨,又可能左手交右手以利是錢去派利是。但無論如何,下年利是仍然要逗,逗完仍要上繳。今天的香港政府利用大筆的盈餘,設立及注資各大小基金,道理是否一樣? 罵財政司司長的文章看得多了,我反而想探討以基金花掉盈餘的前因,並推斷基金坐擁鉅款的後果。上星期解釋過為何政府的盈餘人人有份,既然如此,市民應該有權知道血汗錢到底何去何從,了解基金港到底所為何事。 不想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先從政策的好處看,學學「體諒領袖苦心」(特務頭子戴笠語)。曾司長的苦心,許是想維持政府的經常開支和收入,不要令市民對意外之財有非份之想。面對說不準的利得稅、印花稅、賣地收入,留下尷尬的鉅額盈餘,司長做對了的是不增加經常開支:他日收入驟減,增加了的開支會尾大不掉。上次派6000元給利益團體罵個半死,但一貫的派糖措施(如減差餉、電費等)又不能做得太盡,以免令市民的期望過高。試想像政府免交公屋屋租一年,一年過後公屋住戶會不要求些什麼嗎? 司長無計可施,唯有來個乾坤大挪移,把政府的盈餘「支」出去。改幾個響亮的名字,成立幾個基金,每個大筆一揮一百幾十億。基金既然在政府之外,也就算作政府支出了。不過一年內基金真正花掉的(資助項目加上行政費用),可能不到十份之一。司長之計一石二鳥,既不用擔心大政府令福利制度膨漲,又能藏富於基金。 苦心體諒過了,要問的是幾個難題。未來幾年若順風順水,政府預測的樓市泡沫尚未爆破,意外之財仍會滾滾而來,基金數目想必然會更多,其掌握的財力亦必然更雄厚。手握以百億元計的財力,基金的目標是什麼?基金的決策者想爭取的又是什麼? 假若司長把400多億分給八所大學,大學校長會做些什麼?大學校長為了保障一己的名聲,會盡量利用鉅款提升學校的排名。聘請幾個世界級學者、買進尖端的器材、撥款搞幾個從前搞不起的研究計劃等等,好讓學校的排名提升。如此的推斷,

20210217-紀永添:這就是戰爭—台灣要這樣解讀美國印太戰略

紀永添:這就是戰爭—台灣要這樣解讀美國印太戰略 2021年02月17日 07:00:00 美、中貿易戰並不單純只是經濟的爭端,而是戰爭的一部份,圖為美日澳三國的聯合演訓。(湯森路透) 前美國總統川普在卸任前,提早公開了原本應該到2042年才解密的「美國印太戰略框架(United States Strategic Framework for the Indo-Pacific)」。一般認為川普此舉是想要限制繼任的拜登政府,使其無法偏離自己的抗中路線。關於這份文件對美、中兩國關係的影響,已有許多討論,但軍事方面的分析則較少見,這主要的原因,可能在於這份戰略框架,規範的是大方向的政策,而較少著墨於具體的軍力部署或戰術應用。不過戰略框架決定了往後的具體政策與做法,從這一份文件裡,還是可以看出美國對未來印太地區軍備競爭與可能衝突的看法。由拜登政府所任用的亞太事務團隊來看,應該暫時不會偏離原本的川普路線太遠,因此這一份從2018年2月開始批准生效,供美國政府各單位遵循的文件,仍有其重要參考性,值得台灣仔細推敲研究。  抑制中國是美國印太戰略中最重要一環 美國這份印太戰略框架,最先揭櫫的是美國的國家安全挑戰與利益,並預測印太地區的下一步發展。不意外的是北韓的核武威脅與中國的快速崛起,被美國視為是自己繼續在印太地區維持領導地位的最大挑戰。在文件中對於印太地區的未來情勢判斷共有14項,北韓占1項,中國占有7項,俄羅斯占1項,恐怖主義與領土紛爭占1項。其中對於俄羅斯的看法,認為對美國、中國與印度來說,俄羅斯仍不是印太事務的主要參與者。因此雖然在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中,將中國與俄羅斯並列為美國未來的戰略競爭對手,但在印太地區,最主要的威脅很明顯就是中國。特別是北韓與中國的關係緊密,北韓問題與中國息息相關。日本與印度等國,會增加軍事投資,展開軍備競賽,也肇因於中國。這也讓抑制中國成為美國整個印太戰略中最重要的一環。 美國積極加入日本所發起的美、日、印、澳四國同盟,並以這個架構建立反中圍堵網。(湯森路透) 美國對中國的預測包括:中國的經濟、外交與軍事影響力,在短期內將會持續的增強,挑戰美國在印太地區達成自己國家利益的能力;中國將會利用機會離間美國與盟邦的關係;中國會運用其影響力,監視並控制數位資訊,進而破壞美國在印太地區、西方國家與美國本土推展其價值觀與國家利益的努力;中國會尋求主宰先進科技領

20210218-「綠色新政」失敗?270萬家庭無電可用,德州冰風暴掀美國能源大戰

「綠色新政」失敗?270萬家庭無電可用,德州冰風暴掀美國能源大戰 文 / 中央社     2021-02-18 冬季風暴襲擊美國釀至少21死,德州數百萬人連續第三天要在無暖氣情況下面對極度低溫,保守派人士此時卻不實指控,德州電力系統全面失效,風力發電機和太陽能要負最大責任。 路透社報導,負責德州九成電力的合作企業「德州電力可靠度委員會」(ERCOT)說,目前約有270萬戶家庭無電可用。 德州威果(Waco)一名45歲婦女說,她有四名子女,家中卻自15日一早就斷電至今,只能靠著全身包緊包滿、不斷跑跳、偶爾衝進車裡吹暖氣來抗寒,「我們從來沒這麼冷過,放眼望去全是冰」。 然而,許多保守派人物趁機會把過失怪到風力發電和太陽能等再生能源上。 德州農業委員會的米勒(Sid Miller)在社群網路臉書(Facebook)貼文說:「我們根本不該在德州蓋風力發電廠。這場實驗徹底失敗。」 德州州長艾波特(Greg Abbott)也在福斯新聞(Fox News)節目中說:「這足以顯示化石燃料的必要性,德州和任何一州都如此,化石燃料才能確保住家的冬暖夏涼。」他進一步表示:「這顯示出綠色新政(Green New Deal)對美國來說,會是多麼致命的一項政策。」 除此之外,福斯新聞在報導斷電新聞時,還在螢幕下方打出「綠色能源失敗」字幕;「華爾街日報」社論也呼籲進一步仰賴煤炭來協助抵抗極度低溫;也有更多政治人物和分析家散播謊言和不實消息來推動他們對化石燃料的辯護。 然而,美聯社報導,德州電力可靠度委員會說,事實是,天然氣、煤炭和核能系統造成的斷電,比風機葉片、太陽能板冰凍多出將近一倍。 「紐約時報」報導,除此之外,風力發電僅占德州整體發電的7%,天然氣才是德州電力主要來源,而德州這次冰封斷電,最大問題在於極度低溫導致天然氣管線急凍,生產作業中斷所致。 更不用說,燃燒化石燃料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加重暖化現象,氣候變遷也會導致危險等級的颶風等風暴數量增加,其他罕見氣候模式也會愈來愈多。 專精於能源政策之爭的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UC Santa Barbara)政治學助理教授史托克斯(Leah Stokes)說,每當電力網路遭遇挑戰,無論是去年夏天的加州也好,還是現在的德州也好,民眾總是試著將其武器化,藉此捍衛他們力保的化石燃料。 史托克斯說:「是美國的基礎建設禁不起極端天候事件,諷刺的是,化石燃

20210217-素黑:男人的壓力

素黑:男人的壓力 2021-02-17 她找我做個案諮詢,處理打胎後遺症,深感後悔和自責,並遷怒於丈夫:「他看不到我是孕期焦慮,不主動去搜索資料減輕我的心理壓力,他認為我必須自己想通,只說我做怎樣的決定他都會全力支持我。為甚麼要我費神做決策呢?外人都說看到我的壓力,他就是看不到。我覺得他太弱了。」 事實上,孩子是二人計劃想有的,懷上後她卻掙扎,怕年紀大生育痛苦,不想犧牲剛有起色的事業。她多次三心兩意,丈夫體察她生上一胎時的痛苦。他並不弱,願意全盤承擔,換上其他男人可能做不到。她不想承擔,只想丈夫下一個指令,讓她被動去跟隨,事後後悔也可有藉口去抵賴。她現在想抵賴,深感自己是孤獨無援的受害者,無賴如孩童。 她說:「我原本以為這是男人應該幫我做到的。」我問:「你有關心過他所承擔的壓力嗎?」她說:「倒沒有。說來他應很糾結,擔心我出事。」胎兒在女人的肚子裡,男人只能給予安慰、支持和承擔,不能替她去做決定。「若在他的肚子裡,相信他很願意承擔決定後的一切後果是嗎?」她羞愧地說:「是。」 外人的安慰話說得輕鬆,不用負責,而丈夫卻是承擔者。但凡承擔便有壓力和焦慮,妻子看到了嗎? 男人的壓力,女人通常看不到,尤其自覺是受害者時,相反也一樣。 我們不能把自己的脆弱轉移要求伴侶或親人為你彌補,把責任推給對方。做決定難,正是因為難,才是磨練成長的人生功課。 素黑

20210210-素黑:我們都比想像中愚蠢(二)

素黑:我們都比想像中愚蠢(二) 2021-02-10 蠢,一般意味著低等,沒腦,沒面子,會壞事,沒吸引力,被瞧不起,難成大器。人都難以接受自己原是這種級數的人。你是不是寧願只接受自己「不夠聰明」,也絕不承認自己是個蠢貨? 問自己,當你否定自己蠢時,你到底覺得自己有多高等?你能證明自己不平庸,不夠蠢嗎?假如我說,天下人類大部分都愚蠢,再自命或被公認聰明的人,也不過是繼續做著蠢事,重複著人類共同犯過的錯,難以超越自己的死穴?你能反省和接受這個事實嗎? 別只跟最不堪的人比較來印證自己不蠢,你不敢承認的事實卻是:你和所有人一樣,一生做過不少蠢事,令你走不出困局,製造痛苦和失敗。譬如死執一段情已逝的婚姻,被遊說買大堆賠錢的爛貨或股票,不斷重複問令自己變蠢的問題如「為甚麼我比不上他人」、「為何已回不到從前」等。你還會經常跟風排長龍,到新開張的雜貨店買大堆東西囤在家,三年後才被發掘出來還裝蒜說練習斷捨離;你難以分辨是怕寂寞,還是真心喜歡聚會,事後卻感到空虛。有些人事業有成,情場上偏偏是個寧願被騙的蠢貨;有些人明知無法改變誰,偏偏非要改變對方不可,哪怕因而令自己變得更野蠻。蠢昧和偏執,原是合拍雙生兒。 我們都比想像中愚蠢。 不抗拒承認自己蠢的人,大都比自認聰明的人聰明,少為自己和別人添苦惱,因為他們起碼知道自己蠢,較謙虛。自以為是卻無知,才是「人蠢無藥醫」的死局。 素黑

20210208-素黑:我們都比想像中愚蠢(一)

素黑:我們都比想像中愚蠢(一) 2021-02-08 我的新書《也許你真的不如你所想那樣》裡有一章,教你看清楚人的五大死穴。貪、亂、懶、蠢、執。經驗談,來找我做個案的人、讀者或朋友,對自己的貪念大多不敢否定;對生活、思想或感情上的混亂大多沒察覺,或者覺得沒爛到被迫要正視和糾正;對懶惰當然只是笑笑口表示慚愧但總覺得不過是小事情;對執著是隱隱知道但感到無奈。唯獨是對於愚蠢,意外地不少人都不能接受,反應比他們想像中大,不知哪裡冒出來的反抗心理,急著要為自己平反,譬如否定,搖頭,臉色馬上變灰沉。 當我說你的死穴是蠢,你也許會瞪眼、不悅、不服氣,心裡起動的第一個反應是:「我怎麼會蠢?我不否認有缺點,有執著,有貪念,慾望強,有時懶散,有時混亂,但我好歹讀過不少書,見過世面,有思想,有意見,比起那些無知的人,怎樣也輪不到說我蠢吧。」但凡有這種不甘心或不忿的心態,你那個撐面子、捍衛自己的「自我」便會膨脹。這個非常反應,正正反映你多麼介意自己有可能不如你所想那樣,你奮力要維護的,正是那不容受到挑戰的「自己」,不容被質疑或否定的感受。 你認為誰才是蠢?是你瞧不起、覺得比你水平低的人吧,極可能是你一直痛恨、介懷、不屑或討厭的人如上司或下屬、某個朋友、某些親人、地位職位比你低的人,甚至只不過是你正想發洩情緒時剛好路過惹你不快的那誰,還有你家那頭無辜的寵物……    素黑

20210203-陳景祥:中英民心之爭

陳景祥:中英民心之爭 2021年2月3日星期三 如果說中美之間是制度之戰,中英就BNO的對峙就是一場民心之爭。 北京為了反制英國BNO新安排,宣布不承認其作為旅行證件和身分證明,特區政府全面配合,宣布從周日起不得使用BNO在本港出入境,乘客登機前往本港時,須出示特區護照或香港永久居民身分證。 BNO之「爭」說來話長,其歷史背景和英國當年怎樣給予港人這本旅遊證件的來龍去脈,論者甚多,我希望「補充說明」的主要有三點。 英把BNO「暗渡陳倉」 中方難出另一招 首先,英國人是搞國籍問題的老手,北京不容易應付。日不落國曾經有眾多殖民地,二戰後全球掀起反殖浪潮,英國版圖大幅縮減之餘,英政府也制定了連串措施,解決前殖民地子民的國籍身分問題。 現在算來,所謂英國國籍/身分共有6種: (1)英國公民(British Citizen),屬於英國大多數人的類別,通常是因出生、領養、血統、登記或歸化而得到公民身分; (2)英國海外領土公民(British Overseas Territories Citizen, BOTC),在2002年2月前被稱為英國屬土公民(British Dependent Territories Citizen, BDTC),香港人本屬此類,1980年代英國修改《國籍法》,港人後來失去BDTC地位,改為賦予BNO; (3)英國海外公民(British Overseas Citizen, BOC),與前英國殖民地有關,給予殖民地獨立時沒有獲得新國家的公民身分者; (4)英國皇家子民(British Subject),包括1949年1月1日前在愛爾蘭共和國的人士等; (5)受英國保護人士(British Protected Person, BPP); (6)英國國民(海外)(British National (Overseas), BNO),是專為香港人而設、因應1997年7月1日港人失去英國屬土公民身分,英國給予港人的英國護照;1984年12月英方在「中英外交備忘錄」中表明:不給予持BNO的香港中國公民在英居留權(註1)。 說英國人是國籍問題老手,是因為他們現在把BNO的作用「暗渡陳倉」——BNO作為旅遊證件的地位沒變,英國政府只是給予持證人可在英國逗留長達5年,要符合英語要求,才可申請定居,一年後才可以入籍(即所謂「5+1」)。換言之,英國並沒有給予BNO居留權,

20200627-林廷輝:美國「太平洋威懾倡議」對南海局勢的影響

林廷輝:美國「太平洋威懾倡議」對南海局勢的影響 2020/06/27 14:24 過去,美國一向為亞太盟邦詬病的是,通常計畫雷聲大,雨點小,此次在原本的國防預算之外,為了「太平洋威懾倡議」而增列預算,一改過去口惠不實的做法,不過,此舉如果引起中國的反制,也與美國一同擴大在南海、台海的布局,很有可能掉入美國精心設計的陷阱,能否引起中國跟進,再次提高國防預算,最後因為經濟衰退以及國防預算增加,最後導致前蘇聯徹底瓦解。 「太平洋威懾倡議」(Pacific Deterrence Initiative)是美國國會在預算高達7400億美元的《2021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案》中建立的新的倡議,該倡議將強化預算透明度,特別是將焦點放在足以威懾中國的軍事能力建設上,將確保美國與夥伴國之間的關係,並對中國共產黨釋放強烈訊息,美國人民承諾防衛其在印太地區的利益。根據國會通過的授權法案,預計將在未來2年內,將以約69億美元的預算強化美軍,並提升與台灣、越南等盟友或夥伴國的國防安全關係,以應對來自中國的軍事威脅。第1年預算會用於美國在亞洲的軍事活動,為14億美元,第2年則是55億美元。 根據美國參議員殷荷菲(Jim Inhofe)與里德(Jack Reed)聯名的文章顯示,「太平洋威懾倡議」將強調預算的透明度,其次,著重在關鍵能力的落差,確保美軍的力量;第三,再次表達美國對區域信守承諾,確保盟邦與夥伴;第四,透過強化美國威懾的可信度,來幫助威懾中國的侵略。這兩位參議員以F-35戰機為例,表示問題並不在於買了多少架F-35,而是這些基地對中國飛彈的威脅有多少防衛能量,沒有第二個機場可以運作,無法讓戰機降落補給油料和彈藥,或者在戰場上無法及時維修重返戰鬥位置等,因此倡議重視後勤補給,協助評估這些需求是否與資源相符。 「太平洋威懾倡議」仿效「歐洲威懾倡議」 「太平洋威懾倡議」仿效的是2014年東歐爆發烏克蘭克里米亞事件後,美國將「歐洲再保證倡議」(the European Reassurance Initiative)更名為「歐洲威懾倡議」(the European Deterrence Initiative),總共投資220億美元確保美軍及「北約組織」(NATO)成員有足夠的能力可以威懾俄羅斯。 然而,今日的亞洲局勢雖不像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為了克里米亞爆發衝突,但印太地區也沒有像歐洲存在「北約組織

20210210-CUP:香港開埠記(下)一場奠定港島面貌的瘧疾瘟疫

CUP:香港開埠記(下)一場奠定港島面貌的瘧疾瘟疫 2021年2月10日 BY BRIAN LIU https://www.cup.com.hk/2021/02/10/1843-hongkong-fever/?fbclid=IwAR2n_knOpjm4IqwRlKWdXkTyYWlVbN8ML6hryAsDUsTf-ylmg3vxHuZ1zxw

20210208-CUP:香港開埠記(上)甫誕生便險夭折的殖民

CUP:香港開埠記(上)甫誕生便險夭折的殖民地 2021年2月8日 BY BRIAN LIU https://www.cup.com.hk/2021/02/08/1841-british-hong-kong/?fbclid=IwAR2n_knOpjm4IqwRlKWdXkTyYWlVbN8ML6hryAsDUsTf-ylmg3vxHuZ1zxw

20200629-CUP:中國特色的報道,正悄悄改變全球新聞格局

CUP:中國特色的報道,正悄悄改變全球新聞格局 6月29日 BY HUGO SZE 去年 3 月,中外記者在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採訪工程師。 圖片來源: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身為黨的喉舌,自然有責任唱好中國、說好中國故事。不過,記者 Louisa Lim 與 Julia Bergin 在英國「衛報」(The Guardian)撰文,指現時中國正借外國記者之口,在其他國家訴說「中國好故事」。她們認為,接受「外判」的外國記者,最終都會在自己的新聞媒體上,用母語放大「中國之聲」。 文章指,國際記者獲邀參加「零團費」式中國採訪之行時,常常獲當局邀請到訪當地幼兒園、手工藝市場、高科技公司、水力發電廠以至政治再教育營。她們形容,過去這些採訪通常直接刊於中國新聞媒體上,以拙劣的中共式宣傳講述「中國好故事」;現時中方邀請外媒的動機,則是按照領導人「多用外國民眾聽得到、聽得懂、聽得進的途徑和方式,講述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的指示。 二人早前在國際記者聯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Journalists)發表研究,以聯盟內的成員為對象,瞭解他們參與報道「中國故事」的情況。其中,有 9 名記者出席位於緬甸的圓桌會議,會上 9 名記者皆表示,至少參加過兩次受贊助的中國訪問,一名記者更參與 9 次中國訪問。 整體而言,來自 58 個國家或地區的受訪記者裡,有一半人表示曾受贊助到中國採訪,當中,超過 120 及 28 名美國、澳洲記者曾參加這類採訪。這些贊助採訪大部分都正面報道中國的情況,即使有記者對中國的現代化、技術發展持負面觀感,但有人指出,他們曾簽署協議,承諾不會就此撰寫關鍵的報道。二人認為,情況反映中國的全球大外宣已變得更具系統及更複雜。 她們分析國際記者們的國籍,發現這些贊助採訪計劃的對象,多來自低效、壓制性政府的發展中國家,尤其是簽署了「一帶一路」基礎建設協議國家的記者。外國穆斯林記者在中方「絲綢之路中國名氣之旅」(Silk Road Celebrity China Tours)採訪活動中,更獲邀參觀再教育營。二人指,參與這種採訪活動的記者們,其後撰寫的報道往往忠實重複中國官方的論述。 來自土耳其的 Misket Dikmen,去年與埃及、巴基斯坦、阿富汗、孟加拉及斯里蘭卡記者訪問新疆再教育營前,曾參觀新疆歷史文物陳列

20210202-盧文端:中央主導政局 香港不可再亂——習近平「愛國者治港」論述的幾點解讀

盧文端:中央主導政局,香港不可再亂——習近平「愛國者治港」論述的幾點解讀 2021年2月2日星期二 國家主席習近平聽取林鄭特首述職報告時的講話,「愛國者治港」的論述受到廣泛關注。習近平將「愛國者治港」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對香港時下的相關制度改革和未來政局的發展,將產生重要而深遠的影響,其帶出的信息,特別值得重視:一是中央主導香港政局,不容許有人再搞亂香港;二是中央和特區政府推動制度改革,確保愛國者掌控香港大局,徹底打掉「35+」一類的奪權幻想;三是通過確保「愛國者治港」解決經濟民生等方面的深層次問題;四是警示反對派,要想進入議會建制,必須達到愛國者需宣誓效忠的最低標準,不可觸碰「一國兩制」的底線,正如港澳辦常務副主任張曉明所說,底線愈牢,空間愈大。 中央總結香港危機得出重大結論 「愛國者治港」的說法,港人並不生疏,當年鄧小平先生提出「一國兩制」構想,就是其中的重要內容之一。習近平現在將堅持「愛國者治港」,界定為事關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事關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根本原則,是中央總結2003年反23條立法,尤其是2014年「佔中」事件以來香港局勢得出的重大結論。回顧這些年來香港發生的重大事件,可以清楚看到:反23條立法的行動,對香港的國家安全造成嚴重危害;所謂「佔中」行動,以反對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行政長官普選辦法的決定為訴求,目標就是對準行政長官的位置,搶佔香港的最高領導權;所謂「35+攬炒」更是全面爭奪香港的管治權。 在中央看來,這一系列事件的發生以至造成嚴重的社會動亂,深層原因是一批對抗憲制、否定「一國」的人,在特區建制架構內外配合,藉着操縱選舉和製造社會動盪,意圖奪取特區管治權,把香港變成外部勢力遏制中國發展的棋子,危害國家安全。試問:如果這些反中亂港的人取得權力,中央的全面管治權、香港的憲制秩序和繁榮穩定還能維持?中央由此看到了香港危機的核心,看到落實「愛國者治港」的必要性、迫切性與根本性。所以,習近平明確強調:只有做到「愛國者治港」,中央對特別行政區的全面管治權才能得到有效落實,《憲法》和《基本法》確立的憲制秩序才能得到有效維護,各種深層次問題才能得到有效解決,香港才能實現長治久安,並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應有的貢獻。 建立嚴格把關的「進入機制」和「清除機制」 中央主導香港政局,是中央對香港特區全面管治權的重要體現,也是香港政局穩定的根本保證。從全國人

20210203-馬仲儀:吃子文化下的香港

馬仲儀:吃子文化下的香港 2021年2月3日星期三 過去一個月在香港發生了很多令人側目之事,教我不懂如何選取今篇的題材。在過去的一星期,剛好有幾宗和學生有關的新聞:科大學生紀律委員會,因學生會舉辦周梓樂逝世半周年追悼會、青蛙路補油(重髹標語),及無按校方指示移除於學生會告示板張貼的不恰當告示等,處分學生會幹事會成員,而會長及內務副會長更被重罰休學一個學期;中大校方報警處理發生在1月11日的黑衣人與保安衝突,其後警方在1月25日晚高調進入校園搜查,當日也拘捕3名學生;11歲的天水圍社區關注組主席,1月24日在天秀路公園跟進噪音問題時被一名老翁襲擊,而《大公報》記者疑假扮老師、社工到訪其家,更在1月26日頭版以「墮落『黃途』」狙擊他。 成年人保護還是踐踏年輕人? 那些事令我思考,究竟手握權力和資源的成年人、老師和執法者,有沒有公平地評價年輕人的行為?有沒有嘗試去理解他們背後的情緒和信念?執法時,有沒有受自己的個人價值觀影響?有沒有以保護年輕人為己任,還是以踐踏他們為樂?我想起「吃子文化」一詞,亦重讀了黃國鉅教授2017年的一篇文章——〈香港進入吃子文化時代〉(註)。黃教授當年已看到這股歪風,但誰又能預料這些行徑在今天的香港是如此坦蕩蕩呢? 中國人重視直向權力文化,社會充斥着家長式思維,成年人甚少提倡平等對待年輕人;每當自己的道理未能說服人,便把輩分掛在嘴邊,壓在年輕人頭上。2019年,香港的年輕人令大家刮目相看,亦讓一些人恨之入骨,政權更視他們為頭號敵人。每次年輕人做出了偏差的行為,總有人高調地出來譴責,對於年輕人的懲罰或判刑常令人覺得不對稱的嚴苛。我弄不清勒令學生領袖休學一個學期,甚至禁用學校設施半年,是為了教導他們、是報復式懲罰,還是威嚇所有有意參與學運的學生呢?今日香港,警方執法不容質疑,但高級警務人員以公職身分談論案件時,竟然以校友自居,用上「黑社會」、「目無法紀」等字眼,會否給人偏頗、公器私用的感覺?一班小朋友關心社區事務,他們的行動實無顏色之分,建制議員亦應向他們學習。當受到襲擊時,他們的表現亦值得稱讚,沒有以暴易暴,而是報警求助。作為一個正統媒體,涉事報章不去採訪那些街頭賣藝引發的噪音、公共秩序、金錢交易等問題,反而涉嫌偷訪受襲人的家,以顏色去批鬥一個11歲的小孩。 發聲捍衛公義 讓年輕人免陷絕望 我不是教育學者,不懂年輕人教育的大道理,我只覺得我們這些「

20210205-方俊傑:看關錦鵬電影賀歲

方俊傑:看關錦鵬電影賀歲 2021-02-05 不出所料,戲院繼續關門,至少要2月17日才有望等到轉機。今年的賀歲片,正式宣布不存在。 沒有賀歲片,不是世界末日。但人類畢竟需要消遣。嫌網劇《阿姨我不想努力了》太過重口味不適合一家大細齊齊欣賞?還可以重溫昔日港產片。我推介關錦鵬。 關錦鵬?專拍文藝片的導演?不是王晶不是高志森不是李力持,都唔搞笑,點可能賀歲?看王晶看高志森看李力持,你真的還可以笑得出?不錯,由1985年的《女人心》計起,到遲遲未能上畫的《八個女人一台戲》,關錦鵬執導過的電影,沒有一齣符合傳統賀歲片的要求。傳統上,你有試過見到一個十歲女孩剪剪下頭髮突然被政府人員要求在尖沙咀鳳樓的賓館單拖住一晚嗎? 成為本年度香港國際電影節的焦點影人,關錦鵬最近接受雜誌訪問,說到覺得自己不會想再到大陸拍戲,寧願在香港用低成本製作。關錦鵬不是《幻愛》導演周冠威,不可能返大陸,他雖然在2005年執導完《長恨歌》後,直到兩年前才有新作,但一直有做電影監製,而且是大陸片,尤其2013年一齣《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票房高達七億幾,要賺人民幣的話,機會無數。別人的收成期代表是非不分埋沒良心,向當權者下跪,對被打壓的弱勢社群不是沉默便是欺凌;關錦鵬的收成期,是不忘初衷。 關錦鵬年少得志,1986年,三十歲未夠,已經拍出《地下情》,獲得提名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最後僅不敵《美國心》的前輩方育平。兩年後,炮製出《胭脂扣》,成功收復失地。最記得若干年後,關錦鵬說到《胭脂扣》的老闆成龍曾經嫌三嫌四,要求電影加插大量無厘頭動作場面。要不是關錦鵬誓死不從,《胭脂扣》應該會變成一套垃圾,梅艷芳不可能做到影后,如花與十二少只會變成大眾笑柄,不再是蕩氣迴腸的代名詞。 年少氣盛時,勇於跟強權對抗,或者還算得上合情合理。三十年了,最大成就好像是拍過《阮玲玉》,讓張曼玉當上柏林影后。我更欣賞2002年的《藍宇》。改編大陸的同志網絡小說:大陸、同志、網絡,能夠串連起來,現在看來,簡直不能想像。那時比現在開放,不難想像為何一個香港導演會對大陸市場趨之若鶩。關錦鵬不似純粹為賺錢的一群,是的話,大概不會選擇拍攝不能放院線的同性戀題材。難得在這份我行我素,堅持到今時今日。你看看同樣拍過同性戀題材的楊凡,前年九月在威尼斯影展得獎後,說甚麼?他怪責香港有股不知哪裡出來的力量,以自由、人權、民主之名,令香港反轉,害他失去

20020205-鄧惠文:第一次被叫「大姐」那一刻,我如遭雷擊

鄧惠文:第一次被叫「大姐」那一刻,我如遭雷擊 2021-02-05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07845?utm_campaign=fb_cw-social-daily-210206-5107845&utm_medium=social&utm_source=fb_cw&fbclid=IwAR18-3AsFM7u0kEYeUJt_j30OY24xPa4K6LCGRzdc6PG7UOBBKdXp2w2bto

20210203-素黑:從玩失蹤變成不要臉的小人

素黑:從玩失蹤變成不要臉的小人 21:58 3/2/2021 在我的工作經驗裡,偶爾會遇上玩失蹤的人,嚴重破壞項目的進度。他們不是有情緒病患,便是因拖延陋習而變成逃避責任的傢伙。 由於未能如期交貨,無臉見人,於是人間蒸發,關掉所有聯絡方式。明知會闖禍也顧不了那麼多,等你放棄為止。可能幾個月後才蒲頭,或者待你的工作被拖垮了,找到他也於事無補的時候,他才會重現社交網,貼生活照,甚至透露新工作計劃等等。完全當無事發生過,不認識你。 試過有創作人交稿死線前逃到外地,有統籌出版活動人突然爛尾失蹤,有採訪記者不交代不交稿,有設計師臨付印前因私事鬧情緒逃跑掉,還有約了做個案的客人到時關掉手機不見人害你白等。犯「玩失蹤」而來找我做個案的客人更是無數,各行各業都有,各種原因都有。逃婚的、不返工、欠租、欠債、為避開妻子和小三的問責而跑掉的懦夫、拋下正準備分娩的女友或太太從始人間蒸發的男人、生下孩子拋給男友後逃到外地的女友……多不勝數。 他們會這樣說:「我不想這樣的」、「我知道這樣不好但沒辦法」。他們大多不會對受害者主動說對不起,即使被要求道歉,也大多打死不願意。他們最無法面對的,其實是自己。 明知自己夠醜陋,為何還要逃避呢?因為承認自己醜惡需要很大的勇氣,連自己也瞧不起自己。無羞恥心是訓練出來的病,當你逃避多了,便會漸入毫無廉恥的境界,變成不要臉的小人。 素黑

20210201-素黑:當伴侶欠缺同理心

素黑:當伴侶欠缺同理心 2021-02-01 他知道妻子來找我做個案後很不安,留言查詢妻子的情況。為客人保密是療愈師的專業,哪怕查問者是客人的至親。我甚麼都沒有說,只問他可有感到和太太相處時有甚麼大問題。 他說:「我沒看到自身有甚麼問題呀,夫妻相處總會有些小爭執吧。我沒經歷過傷痛,也沒有特意去傷害誰,實在不明白為何太太會受傷。」 你覺得是小事,對方覺得是大事,這才是問題的結。在親密關係裡,事大事小沒有客觀標準。 有種人就是愚笨或寡情,對別人的感受敏感度負值,欠缺同理心。尤其是在兩性關係中無視伴侶的委屈、不快或付出,總覺得是伴侶小題大做,把簡單的事變複雜,自己清白沒問題。 當伴侶表達壓抑或不快,你卻站在理直氣壯的高地傲視一切,自覺沒問題時,請保留反省餘地,也許你比你所想中粗心和冷血,瞧不起對方的感受,嫌麻煩不想費神去關心。用心是費神的事,是你寧願停留在「自我感覺良好」的低層次,也不想進化到能感受別人的感受那麼累。 有同理心需要先有愛,原來是你不懂也懶得去愛誰。  他聽我建議讀了我的新書,對號入座後才發現說中了自己很多性格上的慣性毛病,不禁驚歎原來這些毛病對伴侶影響深遠。他開始稍為明白太太的苦衷和委婉,重新認識自己和相伴多年的妻子。不少女性對號入座後也一樣,發現犯了很多書裡提出的性格和溝通障礙,有些人是同理心氾濫,也不懂得愛。 問題都在自己,不只在對方。   素黑

20210127-素黑:說謊的四種層次

素黑:說謊的四種層次 2021-01-27 沒有人喜歡被欺騙,除非你選擇寧願假裝不知情,為求避開知情後的無助或理虧。都是你太軟弱,你懂的。 但有人就是「喜歡」說謊,或者已習以為常,刻進基因裡了,以致被揭發後惱羞成怒或自覺無辜。「我不是故意的」、「我沒有存心傷害你」、「我只是不想你難過」。其實你知道正在說鬼話。 說謊有四種層次:沒有說、隱瞞、欺騙和你沒問。是一時糊塗、忘記抑或刻意?你最清楚答案,假如你的良心還在運作,沒有被扭曲的話。  有些人被識破後想逃避責任,會自圓其說:「我只是沒有說,不算是存心隱瞞或欺騙。」擺明是語言偽藝,當對方是傻瓜。更甚者會說:「是你沒有問我才沒有說,不存在隱瞞或欺騙。」這種人屬「渣」類,無恥之徒。 被揭穿前不認賬已夠爛,被揭穿後還死口不認更混帳。逃無可逃後,為了逃避問責而搬出「沒有說」、「你沒有問」等來卸責的人,便跟魔鬼沒兩樣。最痛的是,他們偏偏是身邊人。 埋沒良心的說謊者也許還有功能,他們是教你認清人性的老師,磨練你的修為,沿途再遇上不要太驚訝。說謊都是懦弱的人,而懦弱者佔了大部分人類。無法懲罰他、他也不悔改的話,請了斷瓜葛,別戀戰想討回公道或補償。這是你必須認清的世道,別天真到希望他會為你認錯和負責。人的本性難求奇蹟地進化,除非人醒悟和懺悔。 別等待奇蹟,你只能創造奇蹟:你先做到不說謊,可以嗎? 素黑

20210125-素黑:伴侶間應該說謝謝嗎

素黑:伴侶間應該說謝謝嗎 2021-01-25 情侶間溝通問題多,最普通不過的一句話,說了或不說都可能有殺傷力。譬如少一句「謝謝」、「對不起」、「想我嗎」或「我愛你」,都可能製造感情鴻溝。 貌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卻是很多情侶在鬧分手時核爆的其中一個不滿甚至受傷的原因。 就說「謝謝」。一方理所當然地認為你買東西給我,我幫你提行李,你打理家務,事後可省掉說「謝謝」,說了會顯得太客氣,當自己是外人。尤其是男人慣了哥們間不用講「謝謝」,講便太娘,會被揍。 另一方卻截然相反,欠說「謝謝」就像無視自己的付出,慣了向自己討照顧,自己跟助理有何分別?更何況道謝不是三歲都懂的基本禮貌嗎?縱容他不講,日後只會愈來愈不重視自己,沒有感恩心。 兩種想法都有理,結果卻一樣:覺得對方把自己當「外人」了。 誰對誰錯?這裡涉及應不應該講,講多少,甚麼情況必須講的共識。還有你對伴侶間的基本禮貌底線設置在哪裡。都需要協商,不能靠理直氣壯或推理。你可有原則和底線,但不宜太執著或寬鬆,要按彼此每個當下的情緒和態度判斷。 伴侶之間,不能要求對方必須和你的想法一致。假如你認為需要說謝謝,對方沒有說,你可平和地問是否太親密所以不用說,然後分享你的想法,看他的回應,是否可配合你,抑或互相溝通後你也接受不用說了。重要是兩個人建立共識和默契,是講良好意願多於講道理的藝術。 素黑   

20210120-素黑:能及早離婚才是最好的善終

素黑:能及早離婚才是最好的善終 2021-01-20 多少人,糊裡糊塗便結婚生子,結果悲劇收場? 像他們,結婚一年便發現相處問題。不像大多數伴侶,他們一開始便去找專業輔導員協助,看似積極想解決問題。沒想到一見便是十年,關係不只毫無改善,卻一直在惡化。 不是輔導員有問題,問題在他們,見輔導只是想把問題拋給第三者,想輔導員替他們轉話給對方,不想親自面對。男的盡量配合輔導員想改善,可女的始終沒有改變自己的動力,只想丈夫配合她。男方告訴我:「一般輔導員的職責只是勸導我們,但沒有像你敢點出我們婚姻的核心問題,那就是我們都找錯對象了。他們不想促成一個離婚個案,我們也懶得正視問題,拖到最後,她不再去了,我去也只是想發洩情緒,不求甚麼了。」 他們過分依賴輔導代傳話,無心經營婚姻。輔導沒效果卻不敢當機立斷,決心面對現實改變爛局,尋求和平分開的可能。 更重要是一直沒有人問他一條核心的問題:當初為何要結婚? 原來他答不出。想了良久,只說那年30歲了,應該有個家。太太呢?原來也欠愛,一心只想找一個能伴她回家和她家人緊密相處的丈夫,令她感到從沒有嫁出過,不用長大。對她而言,和家人在一起才是最重要的,丈夫只是陪襯。她的姐妹都結婚有孩子了,她只想「像她們一樣」。 有了孩子,互相折磨了十年,患上了抑鬱症,才找我談婚變後遺症,不算太遲,還是遲了。 多少無愛的婚姻,能及早離婚才是最好的善終? 素黑

20210118-素黑:被上司性騷擾

素黑:被上司性騷擾 2021-01-18 她告訴我曾多次向部門經理投訴被上司性騷擾,對方不受理,理由是上司也是女性,怎會性騷擾她? 她說女上司有時會借故攬她的腰,有時會用手肘觸碰她的胸。她投訴無門。 她的個案不是少數。我也接過男性受男上司性騷擾的個案。 礙於性取向是複雜和多變的問題,所以即使上司是同性,沒有表露過令人懷疑是同性戀傾向的行為,也有可能對同性產生隱性的性慾,有時甚至連自己也不很清楚,因為她或他可能已有異性伴侶甚至孩子。很多人其實搞不清楚自己的真正性取向是甚麼,便隨著主流道德要求結婚生仔去,卻老是感到不知哪裡不對勁,身心性都沒有得到滿足。 再加上長期飽受工作壓力和困擾,生理和心理可能需要借性的刺激發洩,容易向最親近的同事埋手。正是因為實情複雜,更要提高警覺。假如上司明顯地觸碰你的身體敏感部位,甚至是性器官的話,而你不能接受,應該馬上表示不悅,讓對方知道你需要基本的尊重。表達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種,如直接的、婉轉的、說笑的都可,後者可以讓對方有下台階,識趣的人會知道不能有下次,不識趣者再有下次的話,你便應轉用直接表達不悅的方式了。 還需要問自己是否只是多心了,可留意上司接觸你的身體時的眼神是否流露快感,試著下次對方再有所行動時,大膽地直視對方表示不滿和不舒服,看對方是否識趣收手。 既然部門經理不受理,可以直接到平等機會委員會求助。 素黑

20210113-素黑:無法做到滴水不漏的出軌

素黑:無法做到滴水不漏的出軌 2021-01-13 古希臘悲劇作家索福克勒斯(Sophocles)說過:「不要秘密地做任何事,因為時間能看見和聽到所有,並揭露一切。」 就是人在做,天在看啊。  他以為可以瞞著太太,跟重遇上的舊情人相好。舊情人已有未婚夫,但他們還是秘密約會,盡情縱慾,背叛彼此的伴侶。他以為只要大家都不說出來,即使她要結婚,他們還是可以一直保持這段婚外情關係。可是原來最終彼此都玩不起。 他的太太開始懷疑,查他的行蹤,結果查到他秘密地租了一個單位方便和情人約會,偏偏蠢到離公司不遠。 情人的未婚夫也開始懷疑了,因為女朋友突然要輪班,每星期都有一天夜班不回家睡。他們已同居,不難發現蛛絲馬跡,他已開始向她的同事借故查問了。 她提出分手,不想破壞婚期,想生孩子,說玩夠了,不希望破壞她多年籌劃的幸福婚姻。他還是不願意放手,建議一個月一次不過夜的親密約會。她半推半就,慾望難收。 兩個任性的人,戲劇性地分別來約我求助,女的求如何能捨得放手,男的求如何能安撫太太但不想放棄偷情關係。最終女的能幫上,男的全軍覆歿,太太帶女兒走了,工作也沒了,老闆原是他岳父。 無法做到滴水不漏的出軌只會得不償失,惡果自己和身邊人同受。永遠沒有能瞞天過海的貪慾惡行(不止於性慾),你要夠無恥或有本事能平定風波才好說謊。少數人夠權力籌碼能無恥到底損人不損己,大多數人終歸都累己累人。 本地及國內著名心性治療師作家,著有《麻木樹療傷茶館》等。個人Facebook頁:素黑(Su Hei) 素黑

20210111-素黑:顧慮太多難戀愛

素黑:顧慮太多難戀愛 2021-01-11 女客人和男友拍拖兩個月,感覺他人不錯可考慮和他發展性關係。 可是之前有過幾段性關係陰影,有不少憂慮。我助她清晰了具體的顧慮: 1. 不知他是否性無能,之前遇過導致分手。2. 擔心他對她的性表現和身材不滿意而見異思遷,之前也試過。3. 怕他對舊情人還有性幻想,不想做愛時令他想起前度的身體。4. 他多次表示很想和她做愛,怕他對她只有性慾沒有愛。5.不知他是否嫖過妓,怕和他做愛有危險,想保護自己,卻未熟絡到敢直接問他,問了也怕他說謊。6. 他是否讓女人生過仔打過胎,怕他是個不負責任的無賴。 啊,憂慮真多。她想知道的問題都是應該知和問的,不過可以換個正面的態度。性無能是怕不來的啊,只能去試。真的發生又沒能力改善,離場便是,逃避才愚蠢。怕他不滿意你,不應只限性表現和身材吧,你可提升自己的自信,自卑過了頭不宜拍拖。性合拍是雙方磨合的賽果,跟性格一樣,合之則來便可。對舊情人有性幻想、對你有性慾有何問題呢?別保守或想操控對方的思想和慾望。相處久了,不難確定對方是否有嫖妓。你若有其他原則性的拍拖條件如是否想結婚生仔、買樓或移民等,不如趁早婉轉表明立場,讓彼此有離或留的心理準備,比老在憂心好。 顧慮太多難戀愛,要投資時間,邊試、邊觀察、邊磨合。沒有人可確保定能滿足你,不快的歷史不重現。關鍵還是良性溝通,別未審先假設有罪。 素黑

20210106-素黑:偏執是你的身份證

素黑:偏執是你的身份證 2021-01-06 在我的新書裡談到人性中的五大死穴,邀請你對號入座,認出你自己。其中一項是任何人都病得不輕的,它是「偏執」。偏執好像是我們的特徵身份證,很容易被看穿,因為都掛在身上臉上了,難以遮掩。 佛語有「執着」一詞,堅持不放也,導致處事上的偏執,性格上的固執,情感上的黏附,能自傷傷人。心理學有一種病症叫「偏執型人格障礙」,又稱為「妄想型人格障礙」,特徵是極度敏感、刻板固執、心胸狹窄、自卑自大、死要面子、苛求別人、不聽批評、死不放手,容易嫉妒、猜疑、不服輸、耿耿於懷、復仇心態、自虐他虐等。 以上的病態我們都能理解,都遇過這樣的人,可能根本就是你自己。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偏執,過了火便成人格障礙,令人難受,自己辛苦,活得沉重。 假如你不覺得自己嚴重至此,那我換一個說法。偏執有個別名,叫「死性不改」。你開始會心微笑了,因為你有甚麼死性,心知肚明。 世上最難改的不是甚麼,而是自己的習性,改不掉的習性便是死性。明知自己有錯,需要改過,還是覺得比甚麼都艱難,恐怕無法堅持。 二十多年來我接觸過無數個案,看盡人間對思想、感情、念頭、貪慾的偏執,令人盲了眼,走錯路,叫旁人受罪。去執,即放。放下難,放不下,先放好,這是放生自己的道理,要修養卻是漫長的路。 書裡提供了不少走出死穴的出路,希望助你在新的一年,活出一個重生的自己。 素黑

20210104-素黑:有些人,我無能為力

素黑:有些人,我無能為力 2021-01-04 在我的新書《也許你真的不如你所想那樣》的後記裡,記錄了我如何做個案。一直好奇又不很清楚我做個案的條件和詳情的讀者,或者正想找我做個案的人,請先看這一章。了解清楚一個療愈師是你事前應該做的功課,不管你找誰。 這裡我想說,有甚麼人我是無能為力幫上的。例如有暴力傾向、執念太重,或受不了丁點批評的人。他們骨子裏其實不能接受自己有問題,潛意識裏那些分裂的自己會奮力反抗。這是魔。心魔強大的人孽太深,擅長自傷傷人,神醫難救,只能交給天。他們大概一生都難看到是自己有問題,卻把一切問題和責任推卸給別人。 還有假如你沒有準備好要徹底掃描自己一次,真誠地面對自己的好壞黑白面的話,我也幫不了你。又或者你明明知道自己軟弱,但不想努力改善,只想找個人聽你囉嗦、想聽安慰話,或者志在跟我交朋友的話,抱歉,我無法接你的個案。又假如你懶惰、不想做功課,以為會自動變好的話,我也無能為力。 前陣子有編輯訪問我時問我會放棄甚麼人嗎?會的。那些逃避的、頑固的、心魔太重的。我已盡力了,只能祝福他,心痛地放手。醫者父母心,我只想你好,但你也得肯自愛才會好。 這麼多年來,我替不少人面對和解決過人生中最大的困擾,在最痛的時候陪他們走過一段路。作為療愈師,真心感到自己渺小和無知,還有太多需要學習、改善和調整。有緣的話,一起走一段,路上看看未見過的美麗風景。 素黑

20201230-素黑:沒甚麼好委屈的

素黑:沒甚麼好委屈的 2020-12-30 她沒有工作滿足感,經常被上司責怪,同事埋怨,客戶投訴。她自問智商不差,沒有偷懶,因為害怕出錯,已經盡力小心翼翼,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了。她感到很委屈,不知應該怎樣做才能令所有人滿意,跟我說:「我已經很付出了。 」  「很付出」卻還是辦不好事,那肯定是付出的內容不符合需求。她是部門經理,負責聯絡客戶洽談合作,安排和協調各單位為客戶提供所要求的服務。 她的死結正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只抱打工心態,對工作欠缺熱誠,沒有用心投入去做,充其量只當了速遞員的角色,把A的話傳給B,把B的再傳給A,沒有把關好,沒做質量檢測。沒細看同事交來的東西是否客戶要求的,也沒有主動提出修改一眼能看到的低級錯誤,便原封不動傳給客戶交差,客戶當然被氣壞,向她發難。她一臉委屈,同事怨她交代不清楚,客戶怨她馬虎交行貨。她兩邊不是人。 果然是很爛的員工。若你在工作崗位上不當自己是一個人,只是一個傳聲筒,一個小角色,你會避免提出意見,不想主動提升質素,為免被問責,安於做個被動和低效的聯絡員,那請你除下經理的名牌,降職做個低級的跑腿吧,沒甚麼好委屈的。  你要有成就感,先要尊重自己的工作,升一點熱量,用腦、衡量、整理和過濾工作,主動查冊和核對,協調好才交報告、交代和交貨。善始善終,有始有終。你不是手機程式。沒有熱誠的人,不可能做好一份工。 本地及國內著名心性治療師作家,著有《麻木樹療傷茶館》等。個人Facebook頁:素黑(Su Hei) 素黑

20201228-素黑:也許是你傷得未夠多

素黑:也許是你傷得未夠多 2020-12-28 她和兩個閨密本來經常飯聚,對方突然私下見面不約她了,她想不明白,強勢質問她們,場面尷尬,大家都難下台階。問題不是一天發生的,難以三言兩語說清楚。她承認對友情過於用力,佔有慾強,不懂陰柔以對。 她和丈夫也經常為了小事情吵架。她思維混亂,胡扯較多,結果總是吵輸的,心裡不服,像刺蝟一樣一旦被戳中痛點,反應便很強烈。丈夫多次埋怨她太兇,不懂溫柔。 關係發生矛盾時,硬巴巴把不滿和感受說出來,質問對方,這種方式不是誰都能接受的,不管道理在哪方。 她問我怎樣才能變得陰柔。 陰柔,是知道要處理好事情,不能光靠理性、審問、分析,或所謂你覺得對彼此都好的方法,你需要時間的洗練,在挫敗、跌倒、受傷、委屈、嫉妒等的磨練過程中走向醒覺和忍耐,避口業,調心態,看無常,接受一切的發生,不能強迫在你預設的時間內解決好問題。你甚至需要接受有些關係可能永遠無法調好的殘忍現實。 只懂硬碰、死撐和反擊,證明你入世未深,大概是受過的傷不夠多,未夠深,未磨到盡處,看不清自以為是的荒謬。傷得夠,傷得透,方知世事從來不由你說。你要接受和轉化心態,歷過風浪方可細水長流。受傷是給成長的禮物,所有出現過令你受傷的人,都是教你做人的老師。 陰柔是修來的道行。想起一首感動的英文老歌:Life itself will let you know ,生命自會告訴你。 素黑

20201223-素黑:也許你真的不如你所想那樣

素黑:也許你真的不如你所想那樣 2020-12-23 人最看不透自己的原是自己的死穴,老是覺得問題雖然在裏面,原因卻是在外邊。 數十年的閱人經驗告訴我,人的本性裏有五大死穴:貪、亂、懶、蠢、執。這五大死穴是阻礙我們看不清楚自己的元兇,也是製造傷害和世界混亂的源頭。 你是哪一種?貪慾?混亂?懶惰?愚蠢?偏執?五項全中? 這五大死穴擁有巨大殺傷力,足以令人家破人亡。不是恐嚇你,這可是臨床療愈經驗告訴我的現實。家破者,多是破壞了和家人或伴侶之間的親密關係,導致分手、家散收場。人亡者,多是毀了自己或他人的身體和情緒健康,落得滿身頑疾,不得善終。認出自己的弱點在哪,死穴在哪,可修補、改善、積福、立品,停止傷害。 這兩星期我一直在寫人要辨認出自己的重要性。我剛出版的新書《也許你真的不如你所想那樣》正是送給你的自我觀照寶鑑,教你學做自己的私家偵探,從微觀外表、說話習慣、身體語言和身體狀態開始,初步掌握「看通透」自己或別人的法門,進一步探索包括家庭、成長、健康和感情等的「過去」,細看你「目前」正在說、想、問和做着甚麼。從外到內層層深入,認出自己當下的真面,看到問題的源頭,避免替自己判錯症,犯下人性的五大死穴。新書提供大量調校身體和情緒的實用方法,助你提高心性修為,和自己相認,重塑一個美麗自信、清安自在的自己。新書已在網店wanlibk2020.boutir.com和各大書店有售。 素黑

20210202-阮穎嫻:做隻貓做隻狗不做海豚

阮穎嫻 : 做隻貓做隻狗不做海豚 2021年2月2日星期二 因為疫情,海洋公園財困,不得已攤大手板問市民攞錢。管理層想了又想,推出新計劃希望扭轉乾坤。大家關心海洋公園,部分因為是關心海洋公園董事局主席劉鳴煒先生,關心他還有什麼板斧,大概他已經可以取代威威司令,成為海洋公園的吉祥物。 海洋公園是一個根據《海洋公園公司條例》成立的法定機構,早年由馬會撥款注資,雖為非牟利,但近年都是自負盈虧,有盈餘,大家相安無事。現在因為疫情暫停營業,需要政府注資,於是成了風眼。 政府的幾個選擇 政府有幾個選擇。第一是把海洋公園關掉騰出土地,再拍賣或撥作其他用途。第二是將其私有化,賣給財團。問題是在這個經濟環境下,前景不明朗,全球的樂園經營者也水浸眼眉,未必賣到好價錢;若加上其他地產發展的條款作為利誘,就會變成搞地產。馬灣的挪亞方舟,地產項目造了,主題樂園以低廉方式營運,滿足土地契約的要求,到現在還是地產商繼續出資經營。第三是繼續經營。經營方式可以是以往的自行營運,把經營以投標方式外判,或做租務,將場地分租出去。現在聽管理層的說法,可能是部分外判,部分租務自己做。 若只從企業利潤角度考慮,本來樂園在2015年後已經開始出現虧損,除非有很好的商業策略,否則即使疫情過去,都未必可以有盈利,收回賣地起樓可能是最好的做法。但這裏並沒有考慮到社會效益,如公園的保育和教育功能。 從整體的大規劃看來,該區有「躍動港島南」計劃,看來政府不打算將土地變作其他用途。在這個前提下,外判分租的做法也是合理的決定,至少做商業可以創造收入,支付護養動物的成本。將其變作消閒旅遊區,不再以主題樂園的方式綑綁銷售,而是讓遊客選擇自己想要的方式遊覽,並以多個方式賺錢。 建設一個香港人能享受的好去處 以前沒有鐵路可達,大家山長水遠一場來到,都計劃花一整天時間遊玩,加上高昂的入場費,時間及金錢固定成本高,令很多市民卻步。現在交通方便,距離金鐘只有一個港鐵站,可以花半天遊覽看風景食個飯,那麼綑綁遊玩的方式就未必很吸引,尤其是很多本地客已經去過海洋公園多次,沒有新鮮感,沒有特別節日及小孩,不會特意去。現在假期,郊外及熱門的地點,例如西貢、赤柱,甚至大澳及流水響等都堆滿人,還影響到居民的生活,多一個這樣的休閒區是一件好事。 但海洋公園公司始終有社會責任,大家還是期望園區改革後,與保育的動物有協同效應,而不是一般商場,開一式一樣的商店

20210119-【我哋呢班後生仔】跆拳道運動員陳若雨:只要堅持不懈,心靈會比過往堅強

 【我哋呢班後生仔】跆拳道運動員陳若雨:只要堅持不懈,心靈會比過往堅強 29.01.2021 陳德簾、蕭曉華、陳德簾 Rainny(陳若雨)是香港非資助跆拳道運動員,兼顧比賽和訓練以外,平日靠教授跆拳道維持生計。她的理想是要踏上亞運比賽場上,同時亦立志要培育新一代優秀運動員。儘管非資助運動員生涯困難重重,她認為只要堅持不懈,最終能有得着,心靈上會比過往堅強。「有一次海外訓練,跟當地一位同級選手練習對打,我的鼻樑被她輕微打歪了,但我也照打照練習,到之後第三、四日,我已經可以可以抗衡到,打番對方個頭。」 Rainny的拳腳功夫讓人看得目定口呆,她對金錢以外的人生幸福那種熱切追求,亦瞬間把人擊倒。Rainny不是在發白日夢,她很實際。她要賺取足夠金錢收入,方能享受那些金錢以外的人生魅力。一邊努力賺錢,另一邊不停參加跆拳道比賽積聚分數,爭取資格報名港隊的選拔賽,力求出戰亞運。這種滿足感沒有銀碼可以量度,局外人更看不出有什麼成就來,又或者比賽帶來什麼幸福。全時間以金錢收入為人生目標的人自然看不到市場以外那裏還有什麼生活空間。把時間分配在市場內外,往往是滿足自己和向別人交代之間的取捨。 Rainny沒有屈從於羣衆思潮,任由它摧毁自己的夢想。她絕不會讓自己的生命囚禁在別人的世界裏。況且比賽有輸有贏,輸給對手也不算是失敗。能夠穿上印有HKG的道袍上台比武已經是光榮。真正的失敗是沒有好好掌握面前的機會,讓它白白流走。抱憾終身才是失敗。既然確定了自己要走的方向,便勇往直前,盡力而為,不用依賴其他人齊上齊落。上台比武,永遠是單打獨鬥。 當Rainny像李小龍在《精武門》最後一幕起腳飛到半空的時候,電影《洛奇》的主題音樂就在我耳中即時奏起。同時,男主角在 Rocky Balboa對兒子說的一番話又再浮現出來:「任何人都會遭到生命的打擊,關鍵不在於打擊有多猛烈,是你能夠承受多猛烈的打擊而繼續勇往直前。這就是勝利!如果你了解自己的價值,那麼馬上行動,去成就你的價值。但你必須願意承受打擊而不去抱怨他人!不是他,或她,或任何人。是你自己想要,才走到如此地步!」 陳德簾、蕭曉華、陳德簾 跆拳道 陳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