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9-CUP:中國特色的報道,正悄悄改變全球新聞格局

CUP:中國特色的報道,正悄悄改變全球新聞格局

6月29日
BY HUGO SZE

去年 3 月,中外記者在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採訪工程師。 圖片來源: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身為黨的喉舌,自然有責任唱好中國、說好中國故事。不過,記者 Louisa Lim 與 Julia Bergin 在英國「衛報」(The Guardian)撰文,指現時中國正借外國記者之口,在其他國家訴說「中國好故事」。她們認為,接受「外判」的外國記者,最終都會在自己的新聞媒體上,用母語放大「中國之聲」。

文章指,國際記者獲邀參加「零團費」式中國採訪之行時,常常獲當局邀請到訪當地幼兒園、手工藝市場、高科技公司、水力發電廠以至政治再教育營。她們形容,過去這些採訪通常直接刊於中國新聞媒體上,以拙劣的中共式宣傳講述「中國好故事」;現時中方邀請外媒的動機,則是按照領導人「多用外國民眾聽得到、聽得懂、聽得進的途徑和方式,講述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的指示。

二人早前在國際記者聯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Journalists)發表研究,以聯盟內的成員為對象,瞭解他們參與報道「中國故事」的情況。其中,有 9 名記者出席位於緬甸的圓桌會議,會上 9 名記者皆表示,至少參加過兩次受贊助的中國訪問,一名記者更參與 9 次中國訪問。

整體而言,來自 58 個國家或地區的受訪記者裡,有一半人表示曾受贊助到中國採訪,當中,超過 120 及 28 名美國、澳洲記者曾參加這類採訪。這些贊助採訪大部分都正面報道中國的情況,即使有記者對中國的現代化、技術發展持負面觀感,但有人指出,他們曾簽署協議,承諾不會就此撰寫關鍵的報道。二人認為,情況反映中國的全球大外宣已變得更具系統及更複雜。

她們分析國際記者們的國籍,發現這些贊助採訪計劃的對象,多來自低效、壓制性政府的發展中國家,尤其是簽署了「一帶一路」基礎建設協議國家的記者。外國穆斯林記者在中方「絲綢之路中國名氣之旅」(Silk Road Celebrity China Tours)採訪活動中,更獲邀參觀再教育營。二人指,參與這種採訪活動的記者們,其後撰寫的報道往往忠實重複中國官方的論述。

來自土耳其的 Misket Dikmen,去年與埃及、巴基斯坦、阿富汗、孟加拉及斯里蘭卡記者訪問新疆再教育營前,曾參觀新疆歷史文物陳列館的西域歷史展覽。 圖片來源:CRITURK/YouTube

一名受訪菲律賓記者便指其他記者:「寫的都是新疆有多麼美麗,或讚揚中國打擊恐怖分子。」二人形容,這些記者被雙重收買,中國一方面利用他們在自己國內作宣傳;另一方面外國記者又在本國寫下「中國好故事」。2019 年 1 月,一群記者在新疆再教育營採訪身穿運動服的被拘留者,便廣為中國媒體報道,又稱土耳其伊士麥新聞工作者協會主席 Misket Dikmen,為再教育營「消除疑慮」。

此外,中國對海外媒體參與的增長速度之快亦令二人感到意外。除了中外的聯合製作、合資企業、贊助電視及廣播節目,以至資助外國新聞媒體,例如緬甸「兄弟報」(Pauk Phaw)外,更通過應用程式及瀏覽器擴大網絡受眾。文章以印度為例,指中國製的 UC 新聞瀏覽器,擁有 5,000 萬印度用家,包含印地語及 15 種印度地方語言,卻在兩國邊境發生衝突之時,絕少出現報道緊張局勢的文章。二人提醒,這樣的媒體危機,可能令全球新聞發佈系統出現問題 —— 同一件事件,中國不接受的新聞版本被排除在外,同時將中國的影響力,加諸境外媒體生態中。

如此一來,中國重塑全球新聞格局的行動便不限於華語新聞界別本身。身為英語記者的 Lim 及 Bergin 指,甚少有人注意,中國在新聞範疇上對英語以外地域的入侵;近月中國的虛假信息運動,意大利語、阿拉伯語等外語亦成為外宣一部分。二人認為,中國的最終目標,是要藉新聞影響意識形態及地緣政治,致力推廣有中國特色的新聞學,以取代西方的自由報道。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110508-劉若英:易副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