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26-CUP:窮人的哀歌:停滯性通貨膨脹

CUP:窮人的哀歌:停滯性通貨膨脹

2021年5月26日

BY BILLY TONG

佛羅里達州參議員 Rick Scott 在 5 月 18 日向傳媒提及通脹的問題。 圖片來源:Kevin Dietsch/Getty Images

在太平時期,普羅百姓面對通貨膨脹已經叫苦連天,如果再碰上經濟不景氣,失業高企,更加是百上加斤。很多時候,經濟衰退會令通脹放緩,甚至造成通縮。可是在個別情況下,經濟停滯會遇上瘋狂通脹,這個現象名為「停滯性通貨膨脹」(stagflation),簡稱滯脹,近月就有專家警告全球各地可能進入滯脹時期。

滯脹「stagflation」是一個混成詞,由停滯「stagnation」加上通脹「inflation」組合而成,由英國保守黨政客麥克勞德(Iain Macleod)於 1965 年提出。加州路德大學財務策劃學家 Hossein Salehi 指出,英國在 60 到 80 年代初,曾經歷漫長的滯脹,歷時是美國的兩倍。有經濟學家認為問題出於當時政府忽略了貨幣政策的重要性,沒有適時調控利率;亦有學者解釋當時滯脹是成本推動型通脹(cost push inflation),由生產成本突然暴升所致,例子有 70 年代初的中東石油危機。

世界各地都曾經出現過滯脹。Salehi 提及尼克遜時期的美國,前朝莊遜政府的「偉大社會」計劃(Great Society),大舉增加福利開支,再遇上越南戰爭,令通脹出現。尼克遜上任後為了控制通脹,於是縮減政府支出,又增加利率,造成失業問題之餘,通脹率依然高企。1971 年,尼克遜宣佈一系列經濟政策,例如臨時工資管制、中止美元金本位,再到中東石油危機爆發,通脹問題更一發不可收拾。

今年 4 月,有「末日博士」之稱的紐約大學商學院教授魯比尼(Nouriel Roubini)在「衛報」撰文,警告全球正面臨滯脹威脅。他指世界正面對「負面供應衝擊」(negative supply shocks),例如中美新冷戰加上去全球化,令保護主義升溫,跨國供應鏈變得不穩定,生產地點由低成本地區撤回高成本的發達國家,收緊移民政策又可能令勞動成本上升,民粹政府上台的話,又可能針對科企和資本家,令經濟失去活力,埋下滯脹危機。

現時美國的財政和貨幣政策極度寬鬆,市場過熱,資產價格已經上升,信貸和個人支出持續增長,引致通貨膨脹。有人認為美國央行到時候大可以削减資產負債表,重新收緊貨幣政策,再次加息,但現時國債和私人債務都處於高位,只有持續的低利率政策,才能夠避免債務爆煲,霎時間把貨幣政策「正常化」(normalization),勢必衝擊債券和股票市場,然後是整個實體經濟。魯比尼形容美國央行已經失去了自主性,騎虎難下。

除了美國,這股滯脹浪潮可能席捲全球。路透社就報道了巴西的危機,當地全年通脹高達 6.1%,高於該國央行的 3.75% 年度目標,有經濟學家估計很快就會到達 7% 關口。今年首四個月,巴西里拉已經貶值近 10%。巴西央行總裁 Roberto Campos Neto 表示,會盡力達到避免通脹率暴升,並希望 2022 年可以重新達標。除了通脹,巴西失業問題亦都十分嚴重,大約維持在 14%,離歷史高位的 14.6% 不遠。巴基斯坦、印度和馬來西亞等地,都有報章評論提及滯脹正威脅當地社會。

CUP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200129-楊天命:致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