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17-曾國平:短評聯儲局六月份議息會議

曾國平:短評聯儲局六月份議息會議

2022年6月17日

信報

貨幣政策的理想狀態,是不成為大眾的焦點,不成為大字頭條新聞,低調而沉悶的維持最大就業和低通漲的目標。聯儲局最艱難的時候,就是當人人都參與討論,爭相競猜貨幣政策的去向,眾說紛紜意見分歧,沒有人敢說未來一年半載會作何發展。

現時聯儲局面對的正是如此困境,在分叉路上舉步維艱:經過兩次加息,加上縮表計劃,配合一連串的出口術,通漲依然居高不下,加息幅度應否變本加厲?如何避免出手太重令經濟陷入衰退?全世界投資者都在問這些問題,但我相信連聯儲局一眾決策官員也未有確切答案。

只怕通漲預期揮之不去

疫情影響加上戰火蔓延,直至最近還在流行的一個半官方論述,就是供應鏈阻滯加上能源價格大升,對通漲明顯有影響,但這些都是短期因素,當疫情影響不再,當衝突得以平息,通漲就會回落,美國消費者也就不用再捱五美元一加侖以上的「貴油」。只是事到如今,這些「暫時性」的影響仍在,價格全面上升,而最令人擔憂的,是大眾的預期或隨之改變,視遠高於目標的通漲為常態,想法揮之不去,要降低通漲將會更為困難。

是以聯儲局最近明顯變得進取,例如在星期三議息會議後宣布加息四份三厘,加幅之大數十年來未見。

時也命也,聯儲局現在面對的,是幾乎沒有歷史經驗可以借鑑的兩難。自零九年金融危機,利率長期處於近乎零的水平,聯儲局的資產負債表以倍計的膨脹,其實鮑威爾在2018年上任之時,貨幣政策還是在「正常化」之中,一面開始加息,一面減少資產,只是到2019年出現了中美貿易戰,一年多之後又遇上世紀疫病,貨幣政策在轉眼之間,達至比零九年還要寬鬆的水平,維持了兩年。在無比寬鬆的一個極端,突然要「應付」久違了的高通漲,尷尬的兩難就是既難以在短時間內作一百八十度的政策轉變,由極寬鬆變成某程度上的緊縮,也不能不及時作出積極回應,以防通漲進一步失控。勉強打個比喻,現在的貨幣政策就像一架在路上高速行駛的車,面前忽然出現龐然阻礙物,不能不避開,但突然煞車又會造成災難,唯有嘗試改變方向再減速駛到安全的地方。

大幅改變的經濟展望

記者會過後,股市大升,一個事後孔明的解讀,是由於鮑威爾頗有信心四份三厘的加幅已是最高消費,加足一厘的機會甚微。市場雖然甚為亢奮,但翻閱今次會議的經濟展望(Summary of Economic Projections),其實變化頗大,反映政策的進一步收緊。今年年底的利率水平中位數,由三月份的1.9厘大升至3.4厘,亦即根據現時的經濟情況和預期,今年餘下的四次會議,還有約兩厘息要加上去。與此同時,展望中的失業率將稍為上升,實質經濟增長亦會有所回落。根據鮑威爾在記者會中的說法,這是透過加息減少需求的預期效果。一年過後,通漲就會開始受控了。

這是一場沒有前車可鑑的實驗。套用傳統經濟思維,現時通漲高達六厘,短期實質利率明顯是負數,較長期的實質利率亦離零不遠,就算今年一如所料繼續加息,政策利率超越三厘水平,以實質利率計的政策立場極其量也只是接近中立,離緊縮還甚有距離。這樣溫和的反應,為何可以將通漲拉回兩厘的目標?為什麼聯儲局可以避免八十年代初的慘痛經驗?直至現在,鮑威爾就此的解釋還是語焉不詳,只有帶點盲目的樂觀,相信通漲somehow必然回落。

犬儒一點看,無論鮑威爾在記者會的答案如何小心翼翼、計劃形容得如何周詳,聯儲局真正期待的,其實是久久沒有出現的好運,是供應鏈忽然順暢又好,是國際形勢忽然明朗又好,只要能減低通漲壓力,那貨幣政策就不用再次升級。若然如此,將來的經濟學者回首舊事,或會認為以鮑威爾為首的聯儲局有四兩撥千斤的神奇技能,值得以數十篇學術論文詳細解釋,好讓各地央行參考借鏡。

曾國平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200129-楊天命:致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