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03-曾國平:疫情會否改變迫車返工的常態?

曾國平:疫情會否改變迫車返工的常態?

2021年6月3日

信報

去年在本欄說過,除了明顯的破壞,疫情襲全球或有並意想不到的效果。一年多以來的一個大「實驗」,就是大量減少出外,生活方式改頭換面之餘,企業的運作模式亦為之改變。在疫情初期,美國樓市就明顯出現了「城鄉差距」,市郊和鄉郊地區樓價升幅一度拋離市中心,反映不少人不願或無需留在密集的鬧市。樓市會否在疫情後打回原形,就視乎這場「實驗」效果是短是長,要看人們對長時間外出、返工迫車、擠逼環境的抗拒有多持久。

香港的情況又如何?

【南下迫車返工的無奈困境】

要知道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剩下幾多,可從商業土地市場的交易看出線索,要知道香港商業活動會否在疫情後分散,也可參考發展商在鬧市以外的動作。 

無論政府如何苦心孤詣的規劃,試圖在不同地區實施當區就業,香港的商業活動中心就是無比頑固,例如新界就仍有六成人需要跨區工作,每日耗費大量時間等車迫車。疫情下在家工作,一度減少了香港每日「南下返工,北上放工」的壯舉,樂觀的結果,是香港的返工地點有望分散到其他區域去。

徐家健昨日提到:「屯門有牛,是市區人對屯門的誤解。完全體現行政主導精神之下,屯門冇牛,但屯門亦沒有提供足夠工作給屯門人上班。一入屯門深似海,屯門人塞車血淚史寫的是『完全體現行政主導精神』亦有規劃失當的時候。」我就以交通不便惡名昭著、人均職位比率只有四份一(比新界東北的三份一還要低)的屯門為例吧。翻查資料,當地其實有不少土地多年前已經獲批准成為「綜合發展區」,足以提供以百萬平方呎計的商業用地。若果發展商在此時在當區增加寫字樓、商舖,那就是香港因疫情而「去中心化」的一個有力訊號。

是的,政府幾年前提出《香港2030+》計劃,目標之一正是分散商業活動解決大量南下返工的問題,而屯門正好位於所謂的「西部經濟走廊」中間。不過,無論政府的規劃如何動聽,若果前景黯淡無利可圖,又或在政策和基建上得不配合,只求追逐私利的發展商根本不會下注。肯真金白銀投資,才是最可靠的市場指標。

【官商合作的間接社會效果】

地產霸權官商勾結的說法深入民心,經濟學者亦不時被認為是替發展商說項的幫兇。不敢代表其他同行說話,只想說我的一些假設其實跟左翼論者相似:發展商一心追求私利,主要目的就是賺到盡向股東交代,一點不神聖,一點不偉大。分別所在,是左翼論者認為這是萬惡之源,政府需要積極介入,大力發展規劃增加公營房屋以對抗霸權,而我則認為發展商的「邪惡」行為,往往帶來間接的良好社會效果。

若果發展商有意將屯門變成另一商業區,為的當然是收租賺錢,但迫車返工的情況亦會得以減輕,減少市民為交通而浪費的時間之餘,亦有抑制空氣和嘈音污染(左翼論者應十分支持)、減輕西鐵壓力等效果。若果計劃成功,屯門人口將有可觀增長,發展商當然會受益惠於區內的樓盤和租盤價格上升,但這並不是什麼官商勾結的證據,而是發展商下注正確、看準消費者喜好而得到的回報。不過,就算計劃有利當區經濟,工作機會增加對鄰近業主未必是好消息,所以發展商要賺取這回報,還要視乎政府規劃當局如何在地區利益勢力和發展間取得平衡。

徐家健昨日提到「規劃霸權」,其實政府如此失敗劣跡斑斑,主因正是政府不用面對市場考驗,就算規劃徹底失敗,受害的、悲情的只有市民(例如多年來為交通而浪費大量時間的屯門居民),政府官員也不會受到什麼懲罰。相反,發展商看錯時機,買錯地推錯盤,是要為決定負責而蝕大本的。

尋找圖利機會不是政府的專長,勉強為之的結果往往是好心做壞事。賺錢的事,還是交給專心致志的發展商吧。政府可以做的,就是在過程中盡量配合,除了提供交通基建,還要減少官僚障礙,從而令資源得到更有效的分配。疫情後香港的商業活動會否北移?最懂得答這問題的不是政府,更不是像我這樣的學者專家,而是有地在手正在等待機會的發展商。

曾國平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200129-楊天命:致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