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01-曾國平:壟斷樓市的困難

曾國平:壟斷樓市的困難

2021年10月1日

信報

有些字眼,像「霸權」和「勾結」,本來就沒有清楚定義,用得多就成了口號,不用分析,不用證據,本身就是方便的負面宣傳:雄霸一方,權傾一地,還要暗中跟其他勢力圖謀分配利益,看不到的東西最恐怖,鬼影幢幢,愈看愈覺無處不在。另一些字眼,像「壟斷」和「囤積」,本來是術語或至少可介定,卻不斷地被扭曲誤用,看似言之成理,實質欠缺內容,淪為疑似有學術包裝的有力武器。

繼幾年前的「土地大辯論」,香港居住問題再成為討論焦點,這些字眼當然亦氾濫成災。跨越政治立場的期望,是本地發展商將會得到「整頓」,而其中最殺氣騰騰的,莫過於本土研究社列出的發展商十大最高危潛在「壟斷行為」了。

高斯的耐用品猜想

剛好在九年前,我在本欄一連寫了四篇文章(《高斯猜想與房屋市場》、《高斯猜想與香港樓市》、《二手樓宇市場的作用》、《二手樓市的「分配效應」》),反駁香港樓市壟斷論。如今重讀,除了為當年的生硬文筆感到尷尬,其觀點和分析可說是「歷久彌新」的。

我且將五千字的舊文撮要一下。根據高斯猜想,由於樓宇是耐用品,發展商難以高價先售予肯付高價的消費者,因為消費者會預計發展商終會向其他意欲較低的消費者打主意,價格因而下降,消費者於是就延遲入市,發展商利潤減少了。理論上,在三個情況下發展商可以逃出這個困局。一為放棄出售轉而租賃,但這個做法在香港並不常見。一為樓宇的邊際生產成本上升得夠快,那發展商先貴後平的動機便會減低。不過,香港的地產發展成本主要來自土地,邊際成本不太可能急速上升。最後出路,是發展商透過建立商譽,堅持不減價,但過去傳媒不時報導,每當發展商有貨尾會賣出,常會送傢俬、車位、釐印費,其實都是變相減價。

以上推論,還未將二手市場考慮在內。當市場上有舊樓有新樓,就會出現兩個效果。一方面,由於消費者有較多選擇,發展商新樓定價太高,生意就會流失到二手市場去,對發展商不利;一方面,消費者分流得更清楚,一類買新樓一類買舊樓,發展商因而可以更準確地針對消費者度身訂造,可從中得利。根據一項有關美國汽車市場的研究,第一個效果遠比第二個重要,二手市場的存在令新車供應商利潤大減超過三份一(註)。

新樓舊樓皆有競爭

你可能會反駁說,以上回顧只是紙上談兵的理論,高斯猜想或許不成立,二手市場在香港也未必有明顯效果。不信理論,可看數據。我利用欄友梁天卓整理的買賣紀錄,製成下圖,顯示過去二十多年樓市成交宗數的比例(以交易金額計算,結論分別不大),分為二手樓、非四大發展商一手樓、四大發展商一手樓三類。顯然易見的,是二手市場一直佔整體樓市大多數,平均約為八成。由2011年開始,比例有下降趨勢,主因不是「地產霸權」忽然大發神威,而是一連串辣招令二手交易難度大增。另一值得留意之處,是四大發展商跟其他發展商佔比其實不相伯仲,都是一成左右。當然,其他發展商之中或有一些跟四大發展商「關係密切」,但主要組成始終是如內地發展商等的競爭對手。

壟斷香港樓市的困難,既在於二手市場龐大,也在於一手市場本身不是簡單的「四台獨大」,制止消費者到二手市場尋找代替品不易,人多勢眾下亦難以小圈子協調定價。

當然,有難度不等如「地產霸權」沒有「壟斷」能力。正如上星期在本欄寫過,我只是質疑這坐地起價的能力到底有多大,對香港高樓價究竟有多少「貢獻」而已。相反,從賣地到規劃,政府一手包辦的情況就清楚得多,比所謂十大最高危潛在「壟斷行為」更有嫌疑了。

註:Chen, Jiawei, Susanna Esteban, and Matthew Shum. "When do secondary markets harm firm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03.7 (2013): 2911-34.

曾國平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200129-楊天命:致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