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13-劉若英:撿回珍珠

劉若英:撿回珍珠
2011年03月13日

在繁忙的工作中,我慶幸自己還有機緣參與一些公益活動。平常的工作是有償的,投入和產出常常要斤斤計較。參與公益卻完全是義務,有時自己還要倒貼,為的又是什麼。我的答案是,為了得到更多。
去年探訪了斯里蘭卡的街童,今年參與「撿回珍珠計劃」。這個計劃的目標是,幫助偏遠山區優秀卻貧困的孩子能繼續升學。

我自己並不是一個愛念書的孩子,上學對我來說,更多是滿足家人的期待。只要無大差錯,成績過得去,這事就算過關了。我的學校教育,都在家人的全力「期待」和經濟支持下完成。衣食無憂的小孩,包括我在內,從不覺得有書念要感謝誰,反倒厭煩求學過程如此處處受制於他人。這一次去了甘肅的山區,看見了那一大片黃土高原,看見了一個連馬鈴薯都長得很吃力的地方,有一群成績非常優異,每天要走三個小時陡曲的山路才能上學的孩子,我終於深感羞愧。原來,上學從來不是理所當然的,對很多孩子來說,那甚至是一個奢侈的願望。

中國大陸的義務教育是九年。也就是念完初中,想要繼續升學就必須自費。這對很多低於收入水平線的家庭是不可能的任務。在很多偏遠家庭,孩子一結束義務教育,就會被送去工作。繼續受教育就甭提了,他們還需加入家裡的生產力行列。
「珍珠計劃」是現任台灣監察院長王建煊先生成立的。他在任職院長之前,知道許多孩子遭此困境,決定幫助他們。後來任了公職,他把這個任務轉交給張君達先生。張先生本是單純台商,受了王院長託付接下這份工作,怎知當深入這群孩子的家庭後,他不當台商了。他把生意交給兒子,自己一年三百天在路上,不停的探訪,不停想方設法。就這樣,被撿起的珍珠「學生」這三年高達一萬多人,去年考上優異大學的孩子不計其數。
成為珍珠生有兩個標準,一是家境清苦,不堪負擔學費;二是學業成績優秀。這次的探訪中,我問學生,當珍珠生的感覺是什麼?大部份的回答都近似「很驕傲,感覺自己憑實力得到獎學金。」

一年 2,500人民幣可以幫助一個優秀的孩子。你幫助他上學,然後他會幫助自己展開一段嶄新的人生;有時還不只如此。
一個女珍珠生,母親因為車禍斷了腿。她想考上好大學,她也想幫媽媽裝義肢,於是她極度節儉,從獎助費用中省下錢來,想讓媽媽能走路。就在考上大學的那一年,張君達先生去看她,發現她的媽媽還是拄著拐杖。一問之下發現,她的鄰居突然中風,家境極貧,於是她將給媽媽裝義肢的錢給了鄰居醫病。問她怎麼捨得?她回答「這些錢也是別人幫助我的,媽媽的腿可以等,我來年再攢,隔壁家媽媽的病不能等……。」
還有一個孩子,家裡五個兄弟姊妹,自己是老大,因為珍珠計劃上了高中。他希望自己的弟弟妹妹能和他一樣繼續上學,於是想了個辦法。他每個月回家一趟,帶 12個饃饃回學校,中午吃學校提供的午餐,晚餐就吃饃配白水。這樣省下的錢讓家中另外的兩個弟妹都交了學費。
兩個真實的小故事,讓我知道,一個月兩百多塊錢,有時候資助的不只是一個學生,可能是一個家庭。兩百塊也不是施捨,是分享,是獲得,獲得他們提供的人間溫暖和啟發。現今啟發難尋,溫暖更難,也許只有在如此質樸的環境下,我們還能見證自己被埋沒的良善可能。

這趟路,走得非常辛苦,但非常值得。每個孩子都是珍珠,不該湮沒在貝殼裡,不見天日。珍珠有一天會發亮,照亮我們和這個世界。知識是不是能改變命運?這些孩子用具體的行動和毅力回答了我們,清晰並且聲音宏亮。

劉若英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200129-楊天命:致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