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7-潘毅、楊皓鋮:香港失業者的呼聲

潘毅、楊皓鋮:香港失業者的呼聲

2020年9月17日星期四

8月底我們去一個基層組織開會,剛踏入旺角港鐵站,站在面前,就是一個穿寬鬆上衣、背腰包的中年男子站在售票處,對着一位港鐵職員怒吼。他高聲說自己「畀人炒」、「冇工開」,八達通又「冇晒錢」。被他罵的職員當然很無奈,但誰又能怪責這個幾乎走投無路的中年男人?他連交通費用也無法負擔,應該已經失業好一陣子了。到底情况有多緊急,才會迫使人只是為了一程交通費,不要面子,「發窮惡」般罵人呢?

政府早前公布最新的失業率為6.1%,這還只是5至7月的數字,未能反映7至8月第三波疫情對失業的影響。眼下政府推出第三輪防疫抗疫基金,直接保障打工仔女的失業保障依然不見蹤影,推行了幾個月的「保就業」計劃很明顯不能保障我們遇到的這位打工者,到底誰能聽到失業者的怒吼?

打工有風險 失業冇保障

我們正在進行一項關於創意行業青年勞工的研究項目,半年來訪問了不少年輕的設計師、媒體從業員、自由工作者等,從他們的故事裏,我們看到愈來愈多的香港人,尤其是年輕人,即使花費了極大的努力,朝9晚11、一周6天地勤力返工,工作仍是極度不穩定。市面上大把是3個月一簽、半年一簽的工作,一天9小時、一周4天的工作也只能是按時薪計的兼職工作,「穩定工作」在如今的香港已經成為一種奢侈品。而到了疫情之下,年輕打工者的飯碗更是朝不保夕,根據統計處的最新數據,5至7月15至19歲青少年的失業率高達22.1%,20至24歲青年失業率則為16.2%。

基層的失業問題也極其嚴重。據統計處的數據,香港的失業率在疫情之前已有連續近一年的升勢,最慘淡的消費及旅遊相關行業(即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業)及建造業的失業率到如今都超過10%。社區組織協會在8月4日至14日期間訪問逾330名基層市民,當中5至7月的失業率高達28.4%,連續失業3個月以上的佔總失業人數逾七成半。

局長看不到「社會風險」和「政治風險」

從這些數字,我們大概能看到問題已經極其嚴峻,但仍然看不到這些數字背後,每一個打工者、每一個基層家庭的真實處境,他們在這個繁華都市裏坐不起港鐵、吃不起三餐,已經失去了最基本的生活尊嚴。保就業計劃動用了約810億預算,這筆巨款只是換來5至7月失業率0.1個百分點的微末降幅,企業保住了,就業沒有保住,而已經失業的24萬打工者與不計其數被放無薪假的市民就連開飯都成了問題。羅致光局長極之離地,如同「何不食肉糜」的晉惠帝,開口埋口講失業津貼會帶來所謂的「道德風險」、「經濟風險」,卻看不到愈來愈多因失業揭不開鍋的市民將引發的「社會風險」和「政治風險」,對中央所擔憂的「深層次矛盾」和「民生問題」置之不理,卻夠時間在他的網誌侃侃而談,實在令人瞠目結舌。

失業保障是基本權利 中外皆有

九七回歸之後,民間一直有爭取失業保障的呼聲。但政府一直以立法程序複雜耗時、已經有失業綜援等理由推搪過去,羅致光局長更呼籲市民不要「污名化」綜援,要失業者「能屈能伸」,彷彿失業人士不申請綜援,無法渡過難關都是自己不懂變通的緣故。可是,享受失業保障在眾多國家(包括發展中國家)本來就是勞動者的基本權利,根本毋須「變通」、「屈伸」。而在香港,無論是因為眾所周知的「污名化」問題,還是因為放寬後仍然太過嚴苛的資產限額問題,今年7月的失業綜援個案只有18,364宗,佔24萬失業人口的不足一成。

政府或某些人士或會反駁:不是所有失業人士均需要失業援助,有些中產完全可以依靠積蓄或者家庭支持,以嚴苛的入息審查和資產審查為基礎的失業綜援恰恰保證了公帑花在最有需要的人群身上。這些理由聽起來冠冕堂皇,其實不過是要維持香港「剩餘型」的福利體制,把大把的財政結餘用來「保企業」,補貼疫情下並沒有受到最嚴重衝擊的資本家,而拒絕給予勞動者在當下國際社會最基本的社會保障。以權利(entitlement)而非救濟的形式提供失業保障,可以避免失業帶來的經濟能力急劇下降,使勞動者可以有喘一口氣的緩衝期再找工作,不至於為了吃不起三餐而急於接受待遇極差的工作。而沒有失業保障的打工者只能在失業的陰影下惶惶不可終日,不得不任由老闆驅使,而失去議價的能力。

事實上世界大部分已發展國家皆有相對完善的失業保險制度,羅致光局長所謂的「道德風險」並不是跟失業保障同時產生,沒有失業保險制度,老闆也不會出於「悲憫之心」而不辭退工人,有了失業保險制度,打工者也無法依靠有時間限制的微薄津貼長久生活。在擁有失業保險制度的英國,疫情之下的失業率為4.1%,而在尚未有失業保障的香港,失業率為6.1%。

回頭看中國大陸,內地在1980年代已經建立失業保險制度,覆蓋所有簽署了勞動合同的工人,根據工人繳費時間的不同,失業保險為失業者提供12至24個月的失業保險金,其間亦可享受醫療補助金和職業培訓、職業介紹補貼。大部分香港人很害怕香港成為一個大陸城市,雖然這種害怕並沒有改變它的命運;諷刺的是,在失業保障方面,香港還真是比大陸任何一個城市都不如。現時疫情漸趨緩和,但依然有再爆發風險,全球經濟復蘇不明,難道羅局長真的看不到失業保險的急切性,抑或我們要令失業造成另一個政治危機呢?

作者潘毅是香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楊皓鋮是香港大學社會學系研究生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200129-楊天命:致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