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21-林奕華:世上沒有「失戀」

林奕華:世上沒有「失戀」
20101021


一位朋友因「失戀」要求退出我們正在合作的案子,傳到我手機的簡訊寫:「我不知道該怎麼辦,也無心工作了,找個人代替我吧……」天大的噩訊,我竟然讀完之後不驚、不怒、不怨,只感到一點點麻痺——像牙醫把麻醉針刺到牙齦上,同時聽見他說:「不會太痛的,只像被螞蟻輕輕咬一下。」眼睛卻清楚看見他眼鏡中自己的倒影。

或許,我的「失戀」次數真是太多了,所以聽說有人遭遇相同,第一時間便想起從前。只是那種感覺沒有造成痛楚,反而是十分清醒,清醒到很明白再去勉強這位朋友回到工作崗位是沒有意義的。因為,他被拒絕了,我就會是被他拒絕的一個。我們常常在「失戀」後對很多事情說不,正是由於在自己的價值被否定之後,便輪到自我否定。

那個我想他愛我的人不再愛我了,換個角度看,可以是「我想他對我有幻想的人,在我身上看不到任何幻想」。這樣決絕的宣判,豈不如死刑一樣?我希望他在我身上看見慾望,他說:「對不起,我只看見一道我不想吃的菜式。」我希望他在我身上看見激情,他說:「抱歉,我只看見一個可以聊天的對象。」我希望他願意給我機會,「什麼機會?」讓一個人看見另一個人許多許多好處的機會,他說:「不好意思,我的心不在你身上,我的眼睛也不在自己這裏。」

他的眼睛在看某些人時大放異采,但換了看「我」時,和失明人士沒兩樣。而「我」還是鼓其如簧之舌,嘗試以「說客」身份說服他「我很可愛」、「我很值得你愛」。類似游說會令一把聲音聽上去像極了「推銷員」——「愛的推銷員」。把這番如泣如訴的言說配上郭德堡變奏曲做背景,啊,大抵會叫與「我」無關的聽眾黯然銷魂,但是傳到說過一樣的話的人耳裏,應該不會有太大反應,只會面頰上有一點麻痺,因為聽見別人如此可悲(pathetic)時,自已便不會再那麼自憐(self-pitying)了。

從未得過的東西終於證實你暫時或永遠不會得到它,那可以叫做「失去」嗎?我懷疑。即便是「失」,也不是失去了屬於你的東西。你只是失去了虛度在追求它,想念它、渴望它、等待它的光陰。而陪着你在上述過程中不斷於泥濘中打滾的,是一個你從未擁有的擁抱。

有一年,我在火車的玻璃窗上「愛」上了倒影中的一個陌生人。火車抵站,我想到剛才一小時便是有生之年可以看見他的所有時間了,想到以後不可能重逢,到了不能再回頭看他的一刻,我覺得我「失戀」了。誰料到就在我為此而不勝「悲愴」之際,有人拍拍我的肩頭,我回過頭去,原來車票被我丟在地上,撿起來還給我的,就是他。

幻想,本來就沒有所謂得與失,它只有曾經發生與已成過去。


林奕華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200129-楊天命:致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