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28-梁天卓:過分著重四大支柱是競爭力下降的主因?

梁天卓:過分著重四大支柱是競爭力下降的主因?
2015年05月28日


中國社會科學院早前發表了全國城市競爭力的排名,當中最矚目的,當然是多年獨佔鰲頭的香港,終於被深圳超越。
很多人對此結果感到十分驚訝。我向來對這種競爭力的排名玩意不太上心,因為這類排名,通常是建基於各項相關指數的分數相加,或取其平均而成。當中涉及有不少技術性問題要處理,處理不當,結果與現實可以是兩回事。
有一些指數如幸福感指數,似乎沒有甚麼客觀的標準可作依據,要作城市之間的比較更是困難。另外,不同指數在總體綜合競爭力上的比重(即加權,weighting)應該為何,亦很難有客觀的標準,但這卻對排名有決定性的影響。
該分報告談到香港時指,其「過於著重貿易、金融、航運、旅遊及專業服務,城市發展格局無變」,以及「對新興但有潛力的產業關注不足,長遠缺乏新型產業」。
的確,香港的四大支柱產業(即貿易及物流、金融服務、專業及工商服務和旅遊業)對香港經濟的重要性頗高。以2011年為例,四大支柱產業便佔了香港GDP接近六成。
一個地方的經濟集中在幾大支柱產業是壞事嗎?這問題的答案涉及貿易帶來的好處。其實國與國、公司與公司、甚或至人與人之間的貿易,其實都是大同小異。無論是國家、公司還是個人,都會有比較優勝之處。

例如個人有各自有擅長的技能,各國有不同的地理優勢, 同時個人亦有學極都唔識的技能,而各國的地理優勢也非絕對,例如有些國家有上佳的樹林,但卻沒有良好的港口。
貿易為個人和國家提供了一個讓大家可以專注於發展自己所長,然後透過市場交易互補長短的平台。
正如我對數理分析比平常人好一點,但對做家頭細務,卻是一塌糊塗,故此我專注於做教研,以賺取薪水,再請外傭替我做家務,這反映著的是貿易帶來的好處。
即使大家的能力相同,在分工合作下,大家各自專注於其生產領域時,也可從工多藝熟當中得益,透過貿易整體產出仍會是有多無少的。
Adam Smith在《原富》(The Wealth of Nations)中,便講述造針業的工序分工之細,以及這分工合作所帶來的巨大利益,他把分工合作的好處放在整本巨著的首章,不是沒有原因的。
回頭說,競爭力報告對香港太集中於幾大支柱產業發展的批評。雖然很多本土派可能對此並不認同,但內地以及特區政府近年大力催谷的中港融合,卻似乎是不可逆轉的大趨勢。
在這大趨勢下,香港根本沒本錢不集中發展有比較優勢的幾大支柱產業。不過,報告提到香港的創新力不足,我是認同的。
香港要提升競爭力,可能要探究如何能利用金融業的優勢,來發展對創業和創新科技十分重要的風險投資市場(venture capital market)。


梁天卓
作者為香港中文大學經濟系助理教授、亞太研究所經濟研究中心成員
www.facebook.com/economics3.0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200129-楊天命:致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