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5-【飲食男女】愈難愈勇

【飲食男女】愈難愈勇
2019年12月15日


肥牛有分本地手切肥牛及澳洲和牛,後者較受年輕人歡迎。

飲食,是一紙沉澱了經年累月的歷史文化地圖,蘊藏着無數族群的遷徙印記,各個社區的興衰更迭。一個地區的文化愈趨多元化,文化地圖愈是絢爛多彩。佔據了九龍半島東半邊的九龍城,是香港最多元化的地區之一,外界喻之為多元文化大熔爐,皆因亞洲各地族群紛紛來到此地扎下了根,形成自己的文化社區。

在「小泰國」找到新鮮的東南亞香草、水果和香料,品嚐香辣的泰國美食;同時,大批祖籍粵東的潮州移民也聚居於此。不解緣分像是韌不可割的幼絲,冥冥之中,將陌路眾生牽繫於某個時空,原本不相識的人,在相同時區中,不知不覺中,建立起一種微妙的默契,截然不同的文化在恰當的時機,自然而然相互交融。在一個如斯文化多元的舊城區,傳統火鍋老字號方榮記竟在此地屹立不搖逾六十載,由方氏三代經營,起始於五十年代,由木頭車打冷店起家,直至八十年代轉營火鍋,搬遷至九龍城。往昔,很多饕餮之客慕名而至,特意赴九龍城吃火鍋。時移世易,局勢紛亂的港地導致光顧的食客大減,生意大不如前,身為老闆的方永昌沒萌生退意,決心堅持下去,「惟有當係非典型肺炎年代,幾困難都會繼續做生意,愈難愈要去做,咁先有成功感。唔係賺唔賺大錢嘅問題,賺錢有好多方法,唔應該賺嘅錢就唔去賺。」

昌哥(右)與弟弟一同經營火鍋店,弟弟負責每日買牛肉。
本地手切肥牛較有口感,牛味重。


時刻用心

方榮記生意蒸蒸日上,自是多年來獲街坊鄰里的愛戴作為最強後盾,九龍城街坊對於方榮記的出品品質抱有信心,身為老闆的昌哥,一方面因受食客青睞而感欣慰,另一方面為了滿足客人期望而備受沉重壓力,「街坊對我哋嘅食物有好高期望,唔可以失敗,一定要做得好好睇睇。尤其爸爸離開之後,唔想被街坊篤住自己塊面話敗家仔。我爸爸退休嗰時,我諗既然做開就繼續做落去,始終由細細個開始接觸,所有嘢都識得點去做。天未光就要起身開工㗎啦,其實,工作無話輕唔輕鬆,最緊要用心去做。」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方榮記由昌哥的父親白手興家創立,舖齡相比他年齡大了一截,經歷更多風霜雨雪。五十年代初,其父親在九龍城寨街邊擺檔,由潮州打冷做起,後來轉做四季火鍋,更自創出沙嗲湯底及「蝴蝶雙飛」手切牛肉。後來,城寨清拆搬入舖,繼續以這兩款招牌菜馳名半世紀,其父親因日子有功練成徒手取熱炭的好功夫,可謂功多藝熟藝高膽大。然而,昌哥卻說這是老父勞碌一生的印記,「呢啲係辛苦練番嚟,做到對手起晒繭,炭未燒到手就放低,咪唔覺熱囉。」

美國桶蠔十分肥美。

提供罕見的黑牛柏葉。


魚皮是廚房每日即炸,可連骨吃。

遠於六十至七十年代間,吃火鍋仍未風靡於當時社會,市面上的火鍋店寥寥無幾屈指可數,只有一至兩間,市場上的供應與需求彷彿是遊樂場的搖木板,只要兩端仍有升起和沉降的餘裕,遊戲便仍可繼續玩下去,即使火鍋未在當時的飲食潮流上佔一席位,未飽和的市場永遠有潛在發展空間,炊煙裊裊之處必有循香味而來的人。沒有枉費一番苦心經營,昌哥憶述在自己的孩提時代已經有很多人來光顧,那時方榮記仍未聲名大噪。兒時的他,十二歲時便要到店面幫忙,亦要兼顧學業。他對於烹飪一竅不通,惟有一邊幫手處理雜務,一邊在牛雜檔和廚房中從零學起。滿懷孝心的他那時仍然要上學,然看見爸爸工作辛苦便想幫輕一把。一九八二年在街口租舖,一九八四年搬至九龍城,一連三個店舖盡皆由其雙親購入,他感恩:「如果無咗佢哋,𠵱家呢個時勢根本做唔嚟,因為租金實在太貴,無可能做得到,相比𠵱家同以前,做生意根本係兩回事,以前用擔挑都可以做生意,𠵱家邊有可能?少咗好多機會囉。」

昌哥仍留有小店的舊照。

沙嗲湯底是方父秘製,比坊間的濃稠。

雲吞和水餃都是每日自家包製,不留過夜。


懷舊風味

今非昔比,往日食火鍋主要使用炭爐,在寒風颯颯的冬日,在炭盆內燃起黑炭,炭火紅紅,不僅讓冰冷的空氣頓變暖和,熾熱旺盛的火勢滾動着鍋裏的湯底,不斷冒出沸騰不已的氣泡,瀰漫濃濃的滋味香氣。據悉,政府並無明文規定全港食肆不准使用炭爐,然而燒炭便自然大量產生一氧化碳,昌哥直言:「一兩個爐無大問題,但係如果店舖入面有大量炭爐同顧客,咁樣就好容易出意外,所以到咗𠵱家都好少會用炭爐,食唔返以前嗰種風味。」

花甲子過後,方榮記一如以往門庭若市。雖然吃不到昔日懷舊風味,但仍可品嚐方榮記的兩大的招牌菜式,縱然時光變易卻滋味如一。其一,是沙嗲湯底,味道香濃,食到粒粒花生,用銀色銻鍋上,傳熱快,別樹一格。其二是本地肥牛,全靠多年建立的人際網路,即使近年肥牛供應量較為緊張,仍有本事覓得上乘牛肉,通常只選用肉眼部位,取其肉質腍滑,豐儉由人,視乎油花多寡而定。納悶「蝴蝶雙飛」這漂亮名號如何得來?與下刀解牛相關,首先,第一下落刀將牛肉切成薄片,趁未切斷開再「拉刀」切多一下,即成。

弟弟對牛肉檔特別留神,畢竟是招牌。

現時已由炭爐火鍋改為煤氣爐。

始終是老舖,有不少年輕人慕名而來。


昌哥形容湯底就是店舖的靈魂,絲毫不誇張,基本上一鍋湯底已經定斷了整個火鍋的成敗,儘管食材如何新鮮味美,如若湯底不佳亦相形失色,味如嚼蠟,更白白浪費了高質食材。以前,店舖提供兩種湯底──沙嗲和清湯,秘製的香濃沙嗲湯底原是由其父匠心研製,其他店舖遠不及其濃稠惹味,添上沙嗲和花生醬即可,既香口又不會涸喉,不禁讓人再三回味。

至於,牛肉方面主打肥牛,頂級牛肉就是新鮮牛肉,在香港屠宰,店內並沒有分和牛與否之類別,他直言:「算係由我爸爸帶起食肥牛呢個風潮,之後愈嚟愈多人打邊爐食,細個嗰陣無人食肥牛,只有我哋賣肥牛,牛肉較肥會更加軟,但係以前牛肉係會用來整牛丸,梗係會比較瘦同質地結實。𠵱家都仲會繼續賣肥牛,就係由嗰陣時開始。咁耐以嚟就算牛肉貴咗我哋都堅持用新鮮貨,用肉眼及肉眼邊,夠嫩滑。如果牛肥,嗰度最好食。其實打邊爐係好隨意,但係𠵱家就比較講究,比如,有人想知牛肉要滾幾耐先至係最嫩滑,我嘅食法就係喺湯入面點五至六下。」

入夜後座無虛席,尤其是周末。

現時經濟不景氣,昌哥不擔心錢賺少了,但憂心客人失去笑容。


黃金年代

「以前食嘢冇咁揀擇,𠵱家要求高咗,又海鮮又和牛。以前,食品種類都無𠵱家咁豐富,以前淨係得鯇魚。」往昔火鍋配料以內臟為主,但現代人追求健康,如豬粉腸、豬心椗、魚肝等已買少見少,不過昌哥仍堅持有貨就賣,「唔係話新嘢唔好,但有時傳統可能仲好,做到咁耐一定有原因嘅。」店內提供的火鍋配料選擇繁多,不乏獨特之處,他如數家珍,選用新鮮魚皮連骨的招牌自家製炸魚皮,加少許粉,少許魚露,恰如其分,否則味道過多像味精,一連炸兩次才夠脆;自家每日精心包製的新鮮雲吞,餡有肥豬肉、蝦,以麻油、胡椒調味,都是限量出品,所以很快沽清;還有,一些價廉味美的選擇常被人忽略,那就是魚鰾,用沙嗲湯底可去除腥味,可惜只是小量供應,每日只有數碟,因為與街市某間魚檔相熟,所以才預留給他。

「唔係經濟問題,係人心問題,老顧客心情比以前差,一片愁雲慘霧,好唔過癮,人係要開開心心。」將近踏入新一年,昌哥沒有急於評估生意策略,甚或計算生意上賺得多與寡,他滿不在乎生意賺少了,卻慨嘆面前的社會困局苦了一班年輕人,年輕人生於亂世,是生不逢時,驀然回首,他慶幸生於香港經濟起飛時代,那個年頭,中國還需要香港接濟,香港人自然有一股優越感。幾十年後的今天,工業遷移,沒有工業,只靠旅遊和服務業很難生存,好像在辦公室或技術階層,十年來的工資都好像沒增長,大學畢業月薪都只有萬多元,以前工作辛勤,例如額外做兼職也可以生活,但現在勤力也沒用。他語重心長地說:「老一輩已經過咗收成期,有體諒,有唔體諒,要視乎用邊一種心態去思考。」

年屆耳順之齡,從沒有退休的念頭,他希望像爸爸一樣,一直工作直至離開塵世,他認為,非不能也不為也,只要甘願去做,便可堅持下去。●


方榮記沙嗲牛肉專家
地址:九龍城侯王道85-87號地下
電話:2382 1788
營業時間:11:30am-12:30am
撰文:黃寶琳
攝影:胡浩賢
編輯:潘惠卿
美術:魏家祺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200129-楊天命:致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