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05-劉細良:【讀書好】從微觀社會學解開六一二警暴之謎

劉細良:【讀書好】從微觀社會學解開六一二警暴之謎
2019年07月05日


社會學家認為暴力行為並非個人性格,而是由環境所塑造及影響,今天我們需要多研究香港的暴力情境。

【讀書好】
七一遊行當日,示威者攻佔立法會大樓,塗污區徽、梁君彥和范徐麗泰的人像畫,12點前和平撤退,林鄭月娥凌晨4時召開記者會,譴責示威者暴力,21次稱他們為暴徒。翌日民意並未如政府預期出現逆轉,不少輿論指出是林鄭月娥本人濫用制度暴力,在100萬人6月9號上街反送中當晚,立即發出新聞稿宣佈法案如期在6月12日恢復二讀,以警察的暴力作後盾,運用議會暴力通過修例。


暴力的理論

至於6月12日下午,警察採取過度暴力清場,用橡膠子彈近距離射擊示威者,向中信大廈門外的人群發射多枚催淚彈,差點引發人踩人慘劇,多人毆打落單的示威者,將女示威者在地上拖行,事後警察情緒興奮,拍集體照。這些暴力場面,統統變成國際新聞。

當我們天天在討論暴力時,究竟甚麼是暴力,引發暴力的條件又是甚麼?今天介紹美國知名社會學者Randall Collins的作品《Violence: A Micro-sociological Theory》。社會學三大巨頭,其中一位法國學者涂爾幹以《自殺論》一書奠下社會學古典理論基礎,他認為人的自殺原因有多種,但個人行為背後是有社會基礎,他提出當社會出現「失序」時,會有更多人自殺。

同理,暴力行為成因各有不同,Collins是要找出在甚麼的情境脈絡下出現暴力,他稱之為「暴力情境」,這些情境的框架,塑造了身處其中者的暴力行為。作者從微觀層面分析暴力發生,「暴力情境由緊張與恐懼的情緒磁場塑造而成,所有成功的暴力必定都要克服這種緊張與恐懼,方法之一是將情緒性的緊張轉變為情緒能量。」那一方能夠成功將恐懼、緊張感轉化為能量,然後以此為動力採取暴力行動,那一方就會勝利。

在警方或軍隊行使暴力過程中,如越戰中出現美軍多次攻擊平民村莊,包括美萊村大屠殺,這慘劇成因不是越共頑抗,反而是當他們進入越共地盤,預期中的激烈抵抗沒有發生,但過往美軍吃過游擊戰的苦頭,面對不知躲在何處的敵人及隨時出現的突襲,美軍存在強烈的恐懼感,當他們似乎發現游擊隊身影,這種渴望已久的勝利,轉化成狂熱的恐慌性進攻,於是用龐大火力攻擊平民。


恐慌性進攻

至於警察的恐慌性進攻往往是經歷一段追捕、對峙之後,情緒正處於緊張及亢奮,突然勝利在望,於是這種緊張轉化成暴力。1991年引發加州暴亂的黑人青年羅德尼金事件,是警察在高速公路以時速184公里追逐,呼叫支援,最後將他圍困,金下車後不服從拘捕,隨即被四名警察用警棍電槍攻擊,直至昏迷不醒,在場其他共21名警員圍起一圈,鼓勵施暴,人人情緒高漲。當緊張感通過暴力得到宣洩後,會洋溢着一片興奮情緒,緊張、恐慌、憤怒和極端快樂之間,在短時間內完成轉換而且會交替出現。還有軍人或警察在射擊的過程中,產生一種「砰、砰、砰」的節奏,會影響出現集體娛樂情緒,並且強化他們繼續這些暴力。這解釋了為何警察用暴力制止示威者後,會不斷重複毆打不能停止。

Collins認為:「恐慌性進攻十分醜陋,因為這是一種無法阻止的暴力,它對暴力的使用是過度的,遠遠超出了勝利所必須的條件,當人們從緊張進入恐慌進攻的情緒,他們就進入了一條無法回頭的隧道,無力停止自己在當下的行動。他們會發射遠超所需的子彈,儘管不需要殺戮,他們卻會破壞視野中的一切,他們會瘋狂的拳打腳踢,甚至連屍體也不放過。」

6月12日,我近距離目睹一場全副武裝、以強凌弱、醜陋的恐慌性進攻,這不是甚麼克警、黑警,這是暴力情境下的互動方式,始作俑者,是製造這暴力情境的「落地獄」政客。


撰文:劉細良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200129-楊天命:致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