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18-什麼人訪問什麼人﹕Ali的阿勒頗,歡樂的爆炸,是聖誕煙火

什麼人訪問什麼人﹕Ali的阿勒頗,歡樂的爆炸,是聖誕煙火
20161218


「宗教在我們國家從來都不是問題。」Ali(最後排紅衣)的小學,每年聖誕都有慶祝節目,「我跟不少同學都是回教徒,但我們也玩得很開心。」(受訪者提供)

【明報專訊】電腦熒幕上,由瓦礫救出的敘利亞小男孩滿臉是血。才兩三歲大,扁着嘴,卻不哭不鬧,只是靜靜坐在病牀,任由醫護人員檢查。新聞旁白是:「阿勒頗是連小孩都不再哭泣的地方。」


阿勒頗與土耳其接壤,是敘國最大城巿,出口生產總值佔全國六成,數千年前已是中東經濟重鎮,亦是今次內戰各派勢力必爭之地。5年戰火,足以令5000年的古絲路要塞變成一片頹垣。政府日前宣布控制99%阿勒頗土地,停火有望。但前天,說好的平民撤離協議因有人開火而煞停,甚至有撤離中的平民遇襲身亡。這個戰場上,沒有和平聖誕。
在阿勒頗煞停平民撤離行動後的昨天,我把這段BBC新聞片段傳給Ali。Ali說:「我不想看。」他小時候,在阿勒頗唯一聽過的爆炸聲,是聖誕節偷溜到街上放煙花。


開戰:離鄉讀醫 今日「不再期望」

「我沒失望,因為已不再有期望。」24歲的Ali在阿勒頗出生、長大,2011年開戰不久,他便離家到中國內地讀醫,因此與你我一樣,都是在電腦熒幕前看着千里之外的戰火。不同的是,熒幕上的頹垣敗瓦是他的家鄉,鏡頭前的人或許就是他的親人、朋友。
Ali的家在城西,屬政府控制範圍,「據我所知應未被炸毁,你在電視上只看到廢墟,但傳媒報道的未必是事實全部。」他說,我們看不到的,還有阿勒頗曾經的富裕繁華與宗教共融。
阿勒頗比香港還小,由東去西,不用一小時,卻是全國經濟支柱。「大量資金由中東流入,有許多藥廠、製衣廠,人們生活不錯,街上也不見乞丐。」Ali生於小康之家,祖父是律師,父母是牙醫,Ali與父母、小一歲的妹妹住在六房公寓,中學就讀國際學校,說一口流利英文,成年禮物是一輛車。父母曾送他到德國讀醫,但他不喜歡,因此於2011年9月改往中國留學,Ali 19歲。
當時開戰已半年,惟戰火集中在南部,未波及阿勒頗,一家仍生活如常。「街上也有示威,但沒流過血。」他於2012年初回國探家人,「當時我還可駕車四處去,跟朋友看足球賽,只是偶爾有直升機飛過,有人開炮時感受到地面震動,但沒見過傷亡。對我來說,自土耳其打開邊境,不同的外國勢力帶着武器攙進來,戰爭才叫正式開始,之前只是示威者跟警察的衝突。」
我問,戰爭如何改變大家的生活?他卻再三強調:「我希望你先理解事實的全部,我們才談下去。」接下來的3小時,他為我「惡補」複雜的來龍去脈,告訴我,在他眼中,戰爭如何逐步摧毀一個城巿。


酣戰:「外國勢力」搞混初衷

他說,「土耳其開放邊境後,許多亡命之徒經土耳其入境,掠去工廠的機器。廠商紛紛撤資,我們的貨幣迅速貶值,由一美元兌45敘利亞鎊,變成300鎊。燃料、食物、水都突然昂貴起來,人們沒錢買生活所需,便鋌而走險。治安變差,晚上外出再不安全,人們都絕望了。」
Ali認為傳媒有份推波助瀾:「阿拉伯世界的主要媒體都由卡塔爾跟沙特王室擁有,他們宣揚宗教意識,妖魔化現任總統,催生了Al-Nusra Front(征服沙姆陣線)等以宗教為號召的組織。這些組織其實受他們資助,對教育程度低的人洗腦,這是為什麼開始出現各派武裝勢力。」有說,敘國的「內戰」其實是各國「在別人的國土打自己的戰爭」。Ali認為,卡塔爾跟沙特暗中支持其他武裝勢力,而俄羅斯支持敘利亞政府(俄軍自去年多次空襲反政府軍),「因為敘利亞是俄羅斯南邊輸油管的要塞,而卡塔爾跟沙特、土耳其希望阻止俄羅斯擴張,美國都是盟友。」ISIS則是趁火打劫來攻城掠地,「這些後起組織的意識形態,跟最初反政府軍完全不同,都是外國勢力。」
但有傳媒報道政府軍炸毁醫院供水站,聯合國亦有報告指政府軍濫殺平民?「政府不會炸自己建的醫院。」Twitter流傳一名被困反政府區的女護士「遺書」,稱寧自殺下地獄,也不願被政府軍擄為性奴。Ali:「強姦婦女的,都是其他被宗教洗腦的武裝分子,無論政府軍或叛軍,都不會容許這些事發生。」


觀戰:斷水斷電診所照開

政治利益是政要安坐在辦公室內的盤算,但阿勒頗巿民承受的,卻是以瓦礫、血肉築成的真實苦難。Ali的表哥在開戰時正在服兵役,不幸陣亡,朋友大都失去聯絡。「阿勒頗一直被圍攻,政府多次搶修發電廠跟運送物資的公路,但修了不久又被炸,所以巿內斷水斷電,隔幾天才有電幾小時,人們會用小型發電機自行發電。城東較危險,城西由政府控制,除了有時有空襲,大致安全。」
儘管朝不保夕,不少人還盡力如常過活,Ali父母的牙科診所還繼續經營至半年前:「半年前,有炸彈炸中在我媽的診所,他們才經大馬士革搭飛機到伊拉克,他們在那邊有朋友,可繼續經營牙科診所。因為爸爸媽媽要工作供妹妹讀書,她最近才畢業,現在還在大馬士革。那裏由政府控制,不受戰火波及。」同一時間,他的朋友逃到德國、埃及等地。
遠在香港的我,跟全港巿民一樣,關於敘利亞的消息都是由中、英語傳媒、facebook、Twitter而來。facebook、Twitter無法穿透內地的「防火長城」,Ali說,自離開後他也不想看新聞,就算看了也不大相信,「因為不知道什麼才是真的。各間傳媒只為背後的金主、政治利益服務,若不是這些外國勢力,這場仗早就打完。就算是英國公營的BBC,英國跟美國、土耳其同樣是北約成員,利益一致。」他得悉的家鄉情况都是由朋友、家人跟社交媒體而來,「阿勒頗還有極慢的互聯網網絡,但因太慢,WhatsApp很難傳照片,之前我爸媽都有點報喜不報憂,怕我擔心。」


觀戰:困網絡長城 爸媽報喜不報憂

其中在網上流傳甚廣的,是民間自發的「白頭盔」救援隊。「我從沒有由家人跟朋友口中聽過,只是之前在網上看過,有人問起一個聯合國的職員關於『白頭盔』的事,她說自己從沒見過,還說『白頭盔』發放的片段,都是重用又重用的。」
那麼你相信嗎?「我不知道,太多政治宣傳(propaganda)。許多時候記者都沒有做好本分講出真相,只是為金主服務。」
論戰:人命分等 報道偏聽
你覺得傳媒沒有報道真相?「至少不是事實的全部。」巴黎恐襲時,臉書一片鋪天蓋地轉載傳媒報道,不少人換了頭像致哀;但過去伊拉克多次發生連環爆炸案,死傷人數更多,卻無人關注。「我這些年在內地,也感到很惡心(disgusted)。當有颱風、地震,你見到人們一整星期都在社交媒體上貼文,敘利亞每天都有人死去,大家卻毫不理會。我不是說他們不應關心地震的災民,但為什麼有些人比另一些人更值得關心?為什麼法國人死了,我們傷心,但阿勒頗就無人理會?」
政府宣布控制99%阿勒頗土地,之前流傳政府寧枉勿縱,屠殺懷疑是反政府武裝分子的人,不少平民枉死。近日Twitter上流傳多段短片,是被困在反政府勢力範圍的平民,在廢墟中哭着與朋友道別。
「救救我們。」
「請記得,我們曾經是自由的人。」
「不要忘記我們。」

而說好的平民撤離協議,前日又因有人開火而煞停,政府進城前的人道撤離無期。
有說,全世界的沉默,造成今天敘利亞的苦難。「全世界對我們都有種刻板印象,我們都是低人一等,有今天的惡果是活該。人們覺得中東的人天生就喜歡打仗,所以才戰火不斷,誰管他們要怎麼打呢?」Ali說,對中東及回教的偏見,自拉登出現後便深植人們腦中。「就算是在中國,我在這裏約會過幾個女生,他們一知道我是回教徒,就沒再跟我外出過,可能怕我約會時會突然爆炸吧?哈哈哈哈!」隔着電話,Ali笑得很大聲,但笑聲也掩不住苦澀。
「你知道嗎,宗教在我們國家,其實從來不是一回事。」他的祖父是回教徒,祖母卻信基督教,「我們都會慶祝兩邊的節日。以前我們每年聖誕節都會大伙兒一起慶祝,整個家族20多人一起吃飯,每人負責一道菜,交換禮物。如果沒有打仗,這時候,阿勒頗應掛滿聖誕裝飾吧?」他最快樂的聖誕回憶,是某年跟表兄弟們偷溜到街上放煙花,「一點火,我們就躲起來,但放煙花其實不合法,我們給警察發現了,跑了半小時才脫身呢。」其中一位一起放煙花的表哥,在戰爭中死了,還有不少家人也失去聯絡。
現在政府聲稱控制了局面,是否有希望可以過一個和平的聖誕?「我也希望如此,但不敢太樂觀,過去幾年這些情况發生了太多次。」這個循環,一如社交媒體上對敍利亞的關注。跟Ali談完後,我將傳給他的新聞片放了上臉書,有不少朋友留下「傷心」的表情或傳發。近日因停火協議,又有人在臉書轉載相關新聞。


休戰:臉書轉發「真實傷痛」

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在《旁觀他人之痛苦》一書中詰問,我們該以什麼姿態,旁觀他人的苦難?當科技拉近我們與戰地的距離,戰爭的影像,是激起觀眾的同情心,還是只是讓大家愈來愈麻木?如何才不成為袖手的人?敘利亞伏屍海邊的小男孩照片、Twitter連月流傳多段遺言短片、這幾天facebook流傳的年輕女護士的遺書。摁下轉載鍵後,我們如何幫上忙?
要記住,熒幕中的,是真實地活在苦難中的人。
■黃熙麗:《星期日生活》小記,生於香港,身在香港。透過新聞、facebook、Twitter旁觀敘利亞的戰火。不信教,但會慶祝聖誕。
■Ali:生於阿勒頗,身在內地。不想看新聞,「因為不知道是不是真的」,由家人、朋友得知家鄉消息。信回教,但同樣會慶祝聖誕。


文﹕黃熙麗
圖﹕受訪者提供
編輯﹕何敏慧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200129-楊天命:致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