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27-曾國平 :三跑「增加職位」的思考陷阱

曾國平 :三跑「增加職位」的思考陷阱
2015年03月27日


本港失業率僅3.3%,增加職位效果,唯有輸入外勞。 (資料圖片)

有些說話,講得多聽得多,好像成了真理。常見的例子,就是政府為推銷某些大項目,常以「增加職位」和「製造就業」作為賣點。聽落又似層層:有工做當然好,有更多的工等人做不是值得支持嗎?講三跑,機管局主席引述顧問報告話「可以提供十萬個職位」,特首亦指,三跑「為一般市民和即將離校的年輕人提供大量就業機會」。就算4,500億元的額外經濟效益是鏡花水月,十萬個職位難道不是支持三跑的好理由?

講就容易,但世上沒有如此便宜的事。

第一,香港失業率只有3.3%,接近全民就業,多了十萬個職位的結果,是有人會轉工,是有本來打算投身另一個行業的年輕人改變主意,是「更換職位」而不是簡單的「增加職位」。香港就業率高的環境下,真正要有「增加職位」的效果,唯有輸入外勞。無論如何,若果三跑真的如本欄所料不划算,也要問將勞工以公帑從其他行業搶過來是否值得。

舉個例子,起一幢樓的勞力為社會帶來一幢價值10億元市民搶住買的樓,現在將同樣的勞力調到興建經濟效益有點可疑的三跑,為社會帶來的價值又有幾多?

第二,勞力的供應曲線向上斜,即是話要增加某行業的勞力供應量,就要出更多的工資。更多的工資,可以吸引在其他行業的勞工加入,也可以鼓勵無業或剛畢業的人加入。從事有關行業的勞工議價能力大增,是三跑的主要得益者。問題是,三跑增加了對工程、建造等行業的勞力需求,但全香港不是只有三跑一個項目,工資上升會波及其他未完成或未開始的計劃。

跟港人最貼身的,是建築成本上升會影響到新樓落成,間接又會托起樓價。再講,本地建造業人才短缺,現在大興土木,又三跑又高鐵又港珠澳大橋,面對愈升愈高的工資,三跑一係就豪俾佢出高薪超支請人(話時話,到時誰付鈔?),一係就迫不得已聘請質素較低的勞工:前者多少是意料中事,後者則會降低項目完成後的價值。

政府出公帑起基建,不是挖個窿再填番的「工作」,要想清楚資源是否運用得宜。「增加職位」和「製造就業」聽起來好吸引,但現實往往不是一片美好,不能只講得不講失。又4,500億元又十萬職位,講到天花亂墜,這是否在promise Hongkongers a rose garden?


作者為美國維珍尼亞理工大學經濟系副教授
http://www.facebook.com/economics3.0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200129-楊天命:致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