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20-賀越明:「太子」憶舊

賀越明:「太子」憶舊
7:06 20/2/2015


讀到對毛遠新先生的一篇訪談,大致可見其看待史事的心態。他是開國領袖毛澤東之侄,中共烈士毛澤民之子,論根正苗紅,「紅二代」無出其右。因長子死於朝鮮,次子健康欠奉,幼子早年失蹤,建政不久毛澤東就將他留在身邊,視同己出就近培育,其地位等同「太子」。他少年得志,三十出頭即任省革委會副主任、大軍區政委,後兼毛澤東的聯絡員,對中央政治局傳「聖旨」,與江青媽媽走得近,成為「四人幫」就擒後第五個被拘之人,又獲刑吃了多年牢飯,也算半生磨難。
雖則如此,毛遠新還是擺脫不掉選擇性記憶的局限。談到青年時報考大學的經歷,頗為自得。一九六零年高中畢業,因成績優秀,校方保送他去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毛澤東聽說後搖頭道:「保送,不算本事。」他當即表示:「那我就去考。你說什麼大學難考,我就考什麼大學!」毛澤東笑道:「要麼北大,要麼清華。」他說:「我就考清華!」結果,他憑真本事,考上清華大學無線電電子系。學了一學期,他又對毛澤東說,許多同學都在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想轉學到那裏。結果,他如願以償。
毛遠新憶及舊事,強調他考入清華憑的是真本事,似與文化大革命期間入學的「工農兵學員」有所區隔。這不難理解,有些「紅二代」搭上了這班車,而那個學歷自然不及他過硬。但他卻沒有思考:文革為何首先在大學校園演變成群眾運動?大學招生又怎樣在停頓幾年後,改為從工農兵中推薦錄取?追溯前因,與他多少有點關係。
國人最早聞其名而知其人,是因六十年代中《毛澤東與毛遠新談話紀要》廣為傳播。這篇對話,披露毛澤東對當時教育制度、教學方式及教師隊伍極度不滿,如說:整個教育制度就是那樣,公開號召去爭取那個全優,那樣會把你限制死了的;又說:階級鬥爭是你們的一門主課,你們學院應該去農村搞「四清」,去工廠搞「五反」;還說:教改的問題,主要是教員問題。教員就那麼點本事,離開講稿什麼也不行,等等。毛遠新在訪談中也提到他整理的這份紀要,但只當作親歷之事,並沒有反思談話公佈後如何變成「最高指示」,終於導致後來大學招生無需考試,只看政治表現,進校後主要參加政治運動進行階級鬥爭,高等教育一度成了兒戲。顯然,他不願面對簡單的邏輯:若毛澤東所言正確,則他考大學的真本事毫無價值;若他對自己的真本事依然肯定,則毛澤東所言大謬。
訪談最後,以毛遠新對訪問者說「我們都是毛主席的學生」收尾。這就難怪,教育部以取消外語考試作為高考改革,令人如見毛氏音容宛在。光是憶舊,不廓清前人之謬並汲取教訓,今日也可能犯下低級錯誤。

賀越明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200129-楊天命:致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