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23-青豆:深陷 Society of the Spectacle 的鳥人

青豆:深陷 Society of the Spectacle 的鳥人
2015/2/23 — 16:59


立場新聞
https://thestandnews.com/art/%E6%B7%B1%E9%99%B7-society-of-the-spectacle-%E7%9A%84%E9%B3%A5%E4%BA%BA/


But certainly for the present age, which prefers the sign to the thing signified, the copy to the original, representation to reality, the appearance to the essence... illusion only is sacred, truth profane. Nay, sacredness is held to be enhanced in proportion as truth decreases and illusion increases, so that the highest degree of illusion comes to be the highest degree of sacredness.

法國 Marxist 理論家 Guy Debord 的 1967 年哲學經典 “The Society of the Spectacle” 前言引用了這一段話,作為引子,很扼要地槪括了接下來這本小書將要探討的、後來對西方當代藝術理論影響甚深的槪念︰ “spectacle”。

再簡單一點地簡而言之,即是現代人只喜歡吸引眼球的膚淺的表面/表象,而懶於理會事物真正的底蘊。當然,這是過於簡單的講法,Debord 還說,現代生活是這些 “spectacles” 的集合,甚至替代了「真實」的生活本身。”Everything that was directly lived has moved away into a representation.”

《飛鳥俠》 (Birdman) 中描繪的世界有點類近 Society of Spectacle (中文多譯作「景觀社會」)。但這部電影不單純是批判這個 Society of Spectacle,也充滿自嘲。


(以下嚴重劇透。)

男主角 Riggan Thomson,一個過氣的荷里活演員,曾經因為演出三集超級英雄《飛鳥俠》而紅極一時——有趣的是飾演 Riggan 男演員 Michael Keaton 曾經演過《蝙蝠俠》,而他在《飛鳥俠》飾演一個飾演 superhero 的演員。然而 Riggan 不滿足於《飛鳥俠》的受歡迎,認為那是膚淺,他真正追求的演藝藝術是舞台劇,他覺得自己不只是一個「明星」,應該是一個「藝術家」。於是他辭演《飛鳥俠》第四集,很多年以後他想東山再起,實現自己的藝術夢,在百老匯自編自導自演舞台劇《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What We Talk About When We Talk About Love)。

Riggan 終日在追逐 “spectacle” 的人群中爭扎,走到街上人們只記得他曾演出過superhero,他在「藝術」上的努力得到的注意不及只穿內褲在街上走的短片被瘋傳引來的關注,文化(或娛樂)記者不知羅蘭巴特是何人只關心他有沒有注射美容。

可惜百老匯的觀眾不一定就能超越 “spectacle”,包括預言會寫死他的舞台劇的劇評權威,最後他在舞台上開真槍射自己的鼻子,流真血「為藝術犧牲」的 gimmick 竟搏得劇評的讚美。

這種故事很容易流於藝術家自怨自艾而難以打動一般觀眾(對有些人來說「藝術」確實可有可無,最多是一種裝飾或「光環」,你如何說服這些人﹖),難得的是電影的導演 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 並沒有讓整部戲淪為無病呻吟或喃喃自語,這是一部 powerful 的電影。

導演將他對荷里活、百老匯的那團怒火透過神乎奇技的一鏡直落表現出來。一鏡直落(或仿一鏡直落)的電影早有珠玉在前,出名的有希治閣的《奪魂索》 (Rope),《飛鳥俠》的(仿)一鏡直落做得相當漂亮,長鏡頭敍事角度很自如地切換,同一個鏡頭一時為主角的 point of view,一時變為全知角度,長鏡頭幫助推進敍事,並非為做而做。

這電影的好處在於它的誠實,它不是一面倒可憐 Riggan,或者幫他說話,電影絲毫沒有掩飾 Riggan 的虛榮︰迷戀飾演 superhero 令他大紅大紫的過去,放不下當「明星」的名氣,又貪圖當「藝術家」的 prestige。他的苦惱不只是懷才不遇,更是來自他的 ego,來自他放不下的 superhero心魔——他耳邊的那把  “Birdman” 的聲音(對,所以他也抵死)。

另一點好,是電影不屑於荷里活 “spectacle” 的同時,卻沒有一味當 “high art” 是神一樣膜拜。電影正視當今資訊科技,如 facebook、twitter 等對較為「正經」的「藝術」的衝擊,某個程度上,我覺得電影頗為擁抱這種新趨勢,而並非一味批評在 twitter 上分享這行為「膚淺」。以下 Riggan 的女兒 Sam 大罵父親的一段 monologue 可以說明這一點。



對於父親耿耿於懷於舞台劇搞到神經兮兮有存在感危機,Sam 連珠炮發說中要害︰

You're doing a play based on a book that was written 60 years ago, for a thousand rich old white people whose only real concern is where they go to have their cake and coffee when it's over. And let's face it, Dad, it's not for the sake of art. It's because you want to feel relevant again. Well, there's a whole world out there where people fight to be relevant every day. And you act like it doesn't even exist! Things are happening in a place that you willfully ignore, a place that has already forgotten you. I mean, who are you? You hate bloggers. You mock Twitter. You don't even have a Facebook page. You're the one who doesn't exist. You're doing this because you're scared to death, like the rest of us, that you don't matter.

這個剛出戒毒所的女孩的反叛與乖張乍看有點像 CY 女,但她比齊昕有靈性得多,她其實是父親的守護神,如果 “Birdman” 是 Riggan 耳邊那個叫他沉迷於虛榮的心魔,女兒其實是另一邊苦口婆心的天使。她也是電影的靈魂,或者電影的鬱結中的新希望。

Debord 的 “The Society of the Spectacle” 寫於上世紀六十年代,那時 “spectacle” 的一種代表,是眾人齊齊坐在電影院裏看到的大銀幕上的影像。如今互聯網年代的 “spectacle” 與半世紀前已有很大不同——部份「廣播」變成「窄播」,觀眾由群體變得個人化,Debord 的書有需要作出改動,不變的也許是人們仍追逐「表象」多於注重「真實」,而且科技的發達令「表象」更進一步取代真正的生活體驗。但這不等於互聯網一定是萬惡,這可以是一種民主、平權,打倒對權威的迷信的力量。Sam 在電影中代表新的一代,她理解,並懂得駕馭這種新的 “spectacle”。

最後,Riggan 的舞台劇即使大獲好評,他似乎覺悟那未必是他追求的「藝術」理想,如女兒說他的,it’s not for the sake of art。電影的結尾,Riggan 望向天空自由自在的鳥兒,自己如在樊籠中,他爬出窗外,Sam 的眼神告訴我們,Riggan 升上天空。我希望 interpret 得正面一點︰Riggan 如鳥兒般飛走了,他不再只是個「鳥人」,他放下 “spectacle”,找到了真正的自由,藝術在心中。


青豆

立場新聞
https://thestandnews.com/art/%E6%B7%B1%E9%99%B7-society-of-the-spectacle-%E7%9A%84%E9%B3%A5%E4%BA%BA/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200129-楊天命:致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