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26-沈西城:舊時日式風月

沈西城:舊時日式風月
7:57 26/4/2015


我的舊照片簿裏,有一張發黃照片,照上十二人,兩位穿白底紅花和服的小姐,站在人羣中央,面對一條長長紅彩帶,明顯得很,正在剪綵。那兩位和服小姐旁邊,站着一位穿白色西服青年,右手拿小雪茄,鼻梁上架太陽眼鏡,用滬語說,有點兒「流氣」,那個青年,正是七十年代末的我。
這張照片,背後所記的拍攝日期,乃七八年十月,地點是尖沙嘴北京道,左下角尚有一行蠅頭小字——「贈湯美兄.銀座夜總會開幕紀念誌慶」。照片何人所贈,今已不復記憶,只是於「銀座」夜總會,我很有依戀。七五年後,和風颳起,香港人對日本事物,興趣至濃,日本料理店如雨後春筍般的湧現,最着時譽的「大和」就是我朋友梶田所開,他可說是香港日本料理的鼻祖。彼時,我自日本學習歸來不久,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碰到兩個新朋友阿文和阿祥,閒談間,阿文說:「在香港,夜遊地方不算少,但是玩得讓人愜意的店家可不多!」言下頗有感慨。阿祥插嘴:「對呀!像有樂町密加度如斯高檔好玩的俱樂部,香港好像從來都不曾見過。」密加度者,達官貴人、縉紳名流尋樂消遣的場所,鶯花寨、風月窩,一夜消費,動輒港幣一萬。我問阿文有什麼好主意?阿文說:「我好想在香港開一家密加度,將日本式服務搬過來,相信可以一新耳目。」阿祥拍腿附和,詢我意思。我是一個愛玩好鬧的人,只要不用我出資,做個啦啦隊,自然舉手贊成。三個人天南地北地拉扯了一陣,也就各自別去,此事也不放心上。
一年後,我接到一張白底燙金線的方形請帖,邀我出席尖沙嘴「銀座」夜總會的開幕典禮。和風細雨的黃昏,我穿上白色西服,興沖沖地跑去湊興。「銀座」的老闆是阿文與阿祥的一位世叔伯,兩人一見我,迎上來,緊握我手,萬分高興。阿文搶先說「湯美!你看,我們是君子,坐言起行,把『銀座』搞出來了!」我打量了店內一眼,牆上塑滿歌麿的浮世繪,美人如雪,風情雲意,格局卻未能與「密加度」相比,僅沾得少許人工東洋氣味。「麻雀小,五臟全」這六個字,是當日我對「銀座」第一眼的評語,大抵到現在還適用。阿祥拉住我說「湯美!你懂日文,來幫我們一把吧!我讓你做場面經理好不好?」我外行,不懂什麽叫做場面經理,猶豫了一下。阿文忙解釋「場面經理嘛,就是爸爸生,專門跟媽媽生拉拉客,間中還陪顧客喝喝酒,相互溝通一下!」唷!媽的!豈不要我當扯皮條?那怎行!「銀座」可說是香港日式夜總會的始祖,初時生意過得去,其後陸續湧現了「公主」、「男爵」、「麗美華」、「密加度」等等同類型夜總會,競爭大,生意跌。「銀座」、「密加度」的顧客多是在港治事的日僑和日本遊客,本地客不多,其因有二:一是當時本地歡場客還未能適應日式夜總會的侍應制度,女侍跪下奉毛巾,顧客心疼,尚以為在虐待女性。香港女權高漲,如何使得!二則是一般日式伴舞小姐,多是略勝東施的腳色,質素平庸。香港初期的日式夜總會小姐,泰半從尖沙嘴和灣仔酒吧轉過來,這些酒吧女郎,最年輕的,已過二十五,慣於接待外國遊客,舉止開放狂野,這令當時耽緬於「追求」舞小姐文化的本港歡場客有一種「格格不入」的感覺。四十多年前,曾聽得前輩朱子家先生說,香港這種特殊的歡場男女關係,完全脫胎自舊日上海風氣,洋場公子,情慾取捨,情多於慾,講求靈慾一致,無靈則無慾。日式夜總會那種重慾輕情的侍客方式,自然得不到期盼的歡迎。因之,在那年代,日式夜總會的生意並不太好,「銀座」最終支撐不住,關門大吉。雨夜憑照追懷,正是:思往事,夢魂迷,昨宵風流今不再!


沈西城
電郵 :mcwriter@appledaily.com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200129-楊天命:致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