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18-True Lin:討厭香港 — 一個台灣人的觀點

True Lin:討厭香港 — 一個台灣人的觀點
2015/7/18 — 16:33


一個城市的公共空間與設施反應社會氣氛


香港藝術家白雙全曾經做了一個藝術召集活動,在香港徵求有女皇頭像的硬幣,之後帶去英國的土地把硬幣磨平,算是將女皇頭還給了英國,這個活動叫做「討厭香港」。其實香港是很討人厭的,貧富差距、消費主義、服務態度…….連好多香港人都不喜歡香港,說這城市太多高樓大廈,就連政治也令人灰心黯淡,他們問:「妳為什麼要來?」

其實我從來也不覺得香港是一個不值得來的城市,香港還蘊藏著許多中華文化的底蘊,也還有許多多元的生機,藏在密密麻麻的高樓大廈之中。在香港生活了加總大概有兩個多月的時間,其中有兩個禮拜是在夏令營裡度過,其餘時間就是任我自由走動,而居住的地方起先是中西風格的西營盤、再到居家寧靜的馬鞍山,之後是在地風俗的深水埗以及油麻地,中間穿插著短暫插曲的砲台山,其實港島、九龍、新界我倒是都走了一遭,與在地人交流、在旅館與西方人聊天,或是在參加的夏令營裡體會中港矛盾,香港是個有趣的地方,有很多交流。

在油麻地的印尼士多店,挑選東南亞食品(雖然走出來後發現對面的商店硬是便宜五蚊),旁邊有尼泊爾的小孩跑過,這是可以感受到香港多元有趣的地方。在銅鑼灣的叮叮車上,總會經過一處標語:「做好就係香港精神。」其實香港的服務業精神倒是令許多台灣人不感恭維,好像只要說著普通話就是要被不耐煩的白眼幾次,我自己第一次到訪香港也是被機場的美心阿姨,但香港朋友總是告訴我是因為要服務的大陸客太多的緣故:「現在咁多老店鋪都消失啦,剩下周大福,香港要咁多周大福做乜啊?」曾經,我對於每每在路上看到「不准」、「不可以」都感到稀奇,台灣的標語總是客氣斯文的說「請勿」,我想這也是香港嚴謹執法精神。

  香港的飲食文化,台灣人到香港前總是會先訂蓮香樓、打聽珍妮曲奇,雖然我只吃了台北也有的添好運,但我更喜歡的是在街邊吃X記魚蛋或是水煮魷魚的味道,對於習慣邊走邊吃的台灣人來說,買一串十蚊的魷魚站在街邊迅速吃完也是一個有趣的體驗。香港雖然是一個大商場,到處是便捷的手扶梯與強度強的冷氣,但其實不只是購物中心,旺角有有不少的獨立書店隱藏在不同的招牌之中(通常在樓上)。而有幾個在油麻地的夜晚,在沒有冷氣的社區空間,我遇見有人彈鋼琴有人說談論兩地的運動。

香港盛行精英文化,有許多人在香港工作、念書不需要識廣東話,但在土瓜灣努力升讀大學的大陸女孩,她在狹小的空間裡用廣東話說著房租與民生問題,這也是我認識到的香港。

港島的風情千百萬種,九龍適合走路漫步購物,我在新界的馬屎埔村的農場裡遇見了些台灣人,我們談論了香港,香港有很多生機有很多語言也有很多衝突,當有人問起:「來香港做什麼啊,好貴又沒什麼好玩。」我覺得只要懂得避開旺角的兩派衝突,懂得在狹小的空間生活,有能力賺多一點錢(吃的真是比較貴),有誠意學習語言(或是忍受能力佳),香港其實很適合探險、購物、旅遊以及生活。


作者自我介紹:台灣女生,喜歡生活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200129-楊天命:致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