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19-gooclass:科普專題:很多人搞錯了「戀童癖」,但誰也應同意保護兒童

gooclass:科普專題:很多人搞錯了「戀童癖」,但誰也應同意保護兒童
19/07/2015


你可能搞錯了「戀童癖」患者
近日六歲女童「美心妹妹」Celine 寫真集引起連番議論,當中離不開「保護兒童」,更有家長作出這類描繪:當我想起那堆戀童癖的「麻甩佬、變態佬」,在家裡對着那些女童照片手淫,我就恨死出版這些照片 。

我們姑且先探討「戀(孌)童癖」(pedophiles),看看現實情況的嚴重性如何,繼而再討論「保護兒童」的問題。遺憾地,每當我們談及戀童癖時,往往想起天主教堂發生那些兒童性虐案,原以為,這些淫邪惡事只是出於沒受過道德教育,是無情變態之流,想不到長期受宗教信仰薰陶的「聖潔之地」,也出現此等慘事,例如,10年前德國柏林才被人發現有數百名兒童受神職人員性虐。當然,有些人也會說,誰也知道甚麼人都可能有「戀童癖」,是不是真的較多出現在教堂裏,日後可再討論。然而更值得說的是,一些像米高.積遜(Michael Jackson)這樣的世界巨星,被誤認他有戀童癖,可能只是「少年愛」(hebephiles)而已。
所以,第一重點在於界定人們迷戀的年齡範圍,就是所謂「性年齡偏好」,即使定義眾說紛紜,性學家偏向將「戀童癖」界定為在青春期以前的階段,將九歲以下作為戀愛對象;而視那些踏入青春期左右,大約九歲至十四歲為戀愛對象,稱為「少年愛」;也有偏好十五、十六歲青少年的「戀青少年癖」(ephebophiles),以及只會喜歡十七歲以上人士的「戀成人癖」(teleiophies);而總是受老年人吸引,對象約在六十五歲以上的稱為「戀耄癖」(gerontophile)。
那麼就是,即使米高.積遜跟十三歲少年戀愛屬實,嚴格上是「少年愛」,不應說他有「戀童癖」。接下來第二個重點也非常重要,就是「性反應」。因為我們斷不能說,兒童至少年的外貌這麼可愛、青春,有一點點的喜歡,難道也是戀童癖嗎?是故,性反應測試就顯得重要。[註一]

SANTA MARIA, UNITED STATES: US pop star Michael Jackson leaves Santa Barbara County Superior Court in Santa Maria, California 07 April 2005 after another day of testimony in his child molestation trial. AFP PHOTO / Robyn Beck (Photo credit should read ROBYN BECK/AFP/Getty Images)


嘴巴說不,性反應測試最誠實

曾經,心理學者雷.布蘭查(Ray Blanchard)發布在《性行為檔案》(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ur)的研究指出,許多以往被診斷是戀童癖人士,對九歲以下兒童性反應並不是最強烈。他的實驗室研究過881位男性,受試者被配上「陰莖膨脹測量儀 / 陰莖體積描記儀」,再觀看不同年齡赤裸模特兒的身體,背景還會播出一些意淫的說話,例如:「你的手臂圍着她的肩頭,手指觸及她的胸部⋯⋯」;不論他們口頭怎麼說自己的心理,測量總可捕捉相關的即時生理反應。
結果顯示,擁有性反應的年齡範圍重疊了,譬如,只有一部分男性唯獨對九歲以下兒童有最強烈的性反應;有一些男性,其實對青少年有最強烈性反應,再兼及對兒童也有反應;有些則是對成人有最強烈的性反應,而兼及了青少年。[註二]
由此可見,真正只對兒童有性反應的人,未必想像中多,暫時學界將上述界定的戀童癖列入為精神病的一種,並未有很大爭議,同時心理學者湯瑪斯.詹德(Thomas Zander)指,劃一以年齡階段界定戀童癖比較妥當,而不是根據某人的身體發育成熟程度來界定,否則就變成一些案件涉及界定戀童癖,需要專家細緻「測量恥毛長短的地步」了。(注意:性學家只將強烈性反應列作診斷準則,只有極微的性反應,被認為在可接受範圍,不會列作為「癖」/ 「病態」)


再談「先天後天」問題

好了,究竟戀童癖是先天還是後天影響呢?筆者認為兩者皆有,那個是主要影響可再商榷。荷蘭神經科學家迪克.斯雅伯(Dick Swaab)指出,近年研究已發現戀童癖人士的大腦,不同神經區域有明顯差異;透過核磁共振成像造影(fMRI) 顯示,他們腦區如下視丘(Hypothalamus)、終紋床核(BST)、杏仁核(Amygdaloid)的灰質較少,而杏仁核越小,戀童行為機率越大;不過,他亦指出,大多數戀童「傾向」人士會控制衝動,不會全部訴諸犯罪行為,不能將兩者等同。另外,迪克親自研究某戀童癖患者三代家系,發現他的一級家系成員,高達18%的人有戀童癖,可暫且視上述證據看戀童癖或有其遺傳根源。兩年前,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教授詹士(James M. Cantor)亦指,目前證據看來,先天因素會影響人們日後的戀童傾向,例如戀童傾向人士與先天腦區細小、身高較矮、低智商、左撇子有若干關聯。(注意:有關聯並非「決定性」)[註三]
此外,少數的戀童癖跟小時候遭受性虐待有關,像北愛爾蘭新芬黨領袖杰瑞.亞當斯(Jerry Adams)表示他與兄弟孩童時曾被父親強奸,而他的兄弟後來亦傳出性虐過自己的女兒。還有,曾於1996年獲諾貝爾醫學獎的加德賽克(Daniel Carleton Gajdusek)教授,他小時候被叔叔性虐,不過在此陰影長大後,他仍在研究吃人文化與遺傳病學上有所貢獻,就是發現蛋白質感染因子「朊毒體」(Prion),它同樣是導致瘋牛病的原因之一。可惜,後來他被發現在新畿內亞(New Guinea)帶走56名兒童進行性虐,被捕判刑,並於2008年去世。可是,別以為戀童癖性虐者只有男性,實際上,歐洲也發生女性性虐兒童事件,大部分是母親虐待自己的女孩,這些女童平均年齡是六歲;但補充一些背景,那些慘劇通常發生在貧窮、缺乏教育的母親,以及她們可能有智商低、精神病及不同成癮症等。[註四]


無論如何,即使我們知道真正屬於「戀童癖」,並訴諸於這種行為的人,數量並沒有想像般多;甚至演化心理學家表示,無論在生育和性吸引上,男性普遍喜歡年輕女性,有深遠的演化根源。但是,這絕不表示我們無須「保護兒童」,卻是反映「少年愛」的爭議才更大;同時了解戀童癖的先天因素,使我們不必過於憂慮,人們會輕易受兒童色情刊物的性誘惑影響,便有可能成為戀童癖患者。
需要「保護兒童」,幾乎無可辯駁

那「保護兒童」方面,我們贊同法律指引總沒錯吧?當然沒錯,但可以思索更多、了解更多。不論我們偏向認同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將「兒童」界定為十八歲以下人士,抑或偏向認同香港《防止兒童色情物品條例》,界定兒童為未滿十六歲人士(筆者偏向贊同性學家的界定);我們也會認同「兒童幼稚、少年無知」,均需一定程度的保護、體諒和協助,根本是常識。不過,別將討論問題流於「直覺上」同意,其實背後也有理據可談。


現在我們不難知道,嬰孩成長所受的諸多影響,一方面強烈地受基因和母親懷胎時影響,另一方面,出生後的各類影響也非常關鍵。人類遠古祖先數百萬年前跟黑猩猩分家,後代最大的差異莫過於腦部大小和體重,腦部較大的人類嬰孩較早誕生,需要長時間被照顧,只是學習能力和複雜性也大得驚人,這段時期他們極受成人的教育、改變和塑造。如果出生後兒童備受忽視,他們的智力、語言和精細動作的能力也會受損,而孤兒即使兩歲至六歲期間有幸被領養,不少事例反映,他們的智商也只有80分;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孤兒被收容在極少人照顧的機構中,戰後發現他們死亡率高達三成,存活下來也有許多心理問題。


而父母角色上,嬰孩在語言學習上首先受母親影響,但建立行為上相當受父親影響,尤其是男孩子,他們從父親學習各種能力,同時亦頗受父親的殘忍和攻擊行為影響,是故我們不難理解,為何前文所述遭受父叔輩的性虐,會造成如何巨大的陰影。我們也不難發現,孩童時期極受父母和環境的塑造,「相對於」累積一定生活經驗和發育的成人,談不上有對等的自主性,極須照顧與保護。
此外,過往科學家對「心智成熟」的界線也所知越多。現在神經科學家推論,青少年大腦的「白質」(White matter)發展未足,是造成他們普遍反叛和越軌行為的主因。而大腦細胞數量真正發育完成,隨後開始衰減的年齡,大約在二十至二十五歲 / 二十五歲至三十歲之間,此年齡左右大腦細胞數量才基本穩定,以後開始緩慢下跌。數據顯示,一般在三十歲後每年會少1%,只是孰多孰少依然因人而異。[註五][註六]


這樣說來,別說普遍兒童生理上未能享受性愛,更重要在建立心智的過程中,遠遠稱不上「成熟」,莫說對「愛情」的理解、性關係的後果、未來的自我認同等等。你充其量只能說「少年愛」、「中學生應否談變愛」可以爭議,然而,保護兒童卻是毫無疑問的,也涉及許多延伸傷害性。如果要談論「美心妹妹」Celine 寫真事件的「灰色地帶」,難有絕對的道德判斷,那麼,絕不是證明了甚麼「兒童性自主權益」,而是將討論範圍縮窄至:那些有戀童傾向,但暫時沒有訴諸犯罪行為的人,會否因為多了瀏覽兒童照片的途徑,而增加性犯罪而已。
文 / 王陽翎(于非)
[註一]

Pedophiles, Hebephiles and Ephebophiles, Oh My: Erotic Age Orientation

http://blogs.scientificamerican.com/bering-in-mind/pedophiles-hebephiles-and-ephebophiles-oh-my-erotic-age-orientation/

[註二]

Pedophilia, hebephilia, and the DSM-V

http://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3154903_Pedophilia_hebephilia_and_the_DSM-V

[註三]

Are Some Men Born Pedophiles? New Science Says Yes, But Sexologists Say Not So Fast

http://www.alternet.org/are-some-men-born-pedophiles-new-science-says-yes-sexologists-say-not-so-fast

[註四]

迪克.斯瓦伯(Dick Swabb)著:《我即我腦:在子宮中孕育,於阿茲海默氏病中消亡》(We are our brain),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p.56 – p.59。

[註五]

大腦白質有價值

http://sa.ylib.com/MagCont.aspx?Unit=featurearticles&id=1171

[註六]

狄帕克.喬布拉(Deepak Chopra) / 魯道夫.譚茲(Rudolph E. Tanzi)著:《超腦零極限》(Super brain: unleashing the explosive power of your mind to maximinze health, happiness, and spiritual well-being),臺北市:橡實文化出版:大雁文化發行,2013年,11月,p.52 – p.53。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200129-楊天命:致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