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11-李怡:從尊敬一事無成的自己開始——《超譯尼采》和《超譯尼采ll》

李怡:從尊敬一事無成的自己開始——《超譯尼采》和《超譯尼采ll》
22:47 11/6/2016


一事無成也要自我尊敬,因為只有懂得尊敬自己,才不會自暴自棄。試想像自己所有的一切全被奪走,但仍然剩下沒有人能夠奪走、只屬於自己的東西,感性、能力、熱情、希望,還有很多很多。明明什麼都沒了,卻覺得更豐富。這就是今後你應該好好耕種的肥沃土壤──。在這個世界上,有著一條除了你以外,別人無法走的路。


近年來常常聽到一些朋友特別是年輕人慨嘆,說自己每天渾渾噩噩,一事無成。我偶然看到一本書,讀到德國十九世紀哲學家尼采的一句話,他說「從尊敬一事無成,毫無成就的自己開始。」
為什麼一事無成、毫無成就的自己都要自我尊敬呢?因為只有懂得尊敬自己,才不會自暴自棄,不會做出被人輕蔑的行為。從尊敬自己開始,你的生活方式就會改變,變成你所期望的自己,變成值得他人學習的對象。

這句話可以說是尼采哲學的起點。一百多年前,尼采預言了這個世代的心靈困境:當外在的世界越變愈強大,人自覺自己在大環境、大世界中太渺小了,覺得能做的事情不多,但沒有關係,只要不妄自菲薄,不放棄,尊敬今天還沒有成就的自己,就總會得到突破。
尼采還說:永遠不要捨棄靈魂中那個心高氣傲的英雄。


百多年前哲學著作成暢銷書

尼采( 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生於1844年。卒於1900年。

他是德國哲學家,為牧師之子。就讀波恩、萊比錫大學期間,深受華格納與叔本華的影響。24歲就當上巴塞爾大學哲學教授。1872年發表處女作《悲劇的誕生》。1879年辭退教職,開始他10年的飄泊人生,並持續創作。1889年飽受精神疾病折磨的他,終告崩潰,旋即於1900年病逝。尼采抨擊歐洲思想,提出永劫回歸、權力意志等主張。他那敏銳獨特的思想,深深影響二十世紀哲學家的思想。尼采的代表著作有《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等。

大概是因為尼采的所有原著都不容易被一般讀者接受,於是德國就有編著者把他原作中能夠被世俗了解的部分用短句形式摘出來,編輯成較能為世俗了解接受的書。德文版書名是《尼采的世故智慧》(Die weltliche Weisheit von Nietzsche)。

但即使這樣,外國從德文翻譯後仍然不夠通俗,於是日本哲學解說作家白取春彥就在翻譯時,採取了所謂「超譯」的辦法,「超譯」是日本出版社創造的新翻譯方式,可以理解為「超級特別的翻譯」,它不是一般常見「直譯」與「意譯」的差別,「意譯」起碼要照原文順序翻譯,也不可以漏譯,「超譯」卻是一切隨譯者意向,隨意擷取、刪除、合併、改編的翻譯,實際上就等於是「用譯者自己的話重說一遍」。原作者可能認為是「超級離譜的翻譯」,但用譯者自己的話重說,如果可以讓一百多年前的哲學家的思想被現代人容易吸收,也是有一定意義的事。
於是白取春彥就以超譯的方式使尼采的哲學著作成為一時的暢銷書。

台灣也將日本的超譯尼采再譯成中文出版,有兩本書,分別是《超譯尼采》和《超譯尼采ll》。。
《超譯尼采》在日本出版後,銷售超過一百萬冊,長期在日本亞馬遜網站讀者人文∕思想類書籍排第一;一年後出版《超譯尼采II》,也高踞暢銷排行榜的榜首。台灣連續兩年翻譯出版這兩本書,也暢銷一時。這兩本書,分別超譯了語言簡練的232則語錄,特別適合讀慣了手機小說那種簡短語言的年輕一代的閱讀習慣,巧妙地貼近了這個時代。


一百多年前的哲學家的著作當然始終會有一定的讀者,但成為一時的暢銷書卻是奇蹟。什麼原因?

日本社會隨著憂鬱時代的到來,人們面臨突然解雇、就業難、自殺率居高不下等重重危機,產生了嚴重的心理問題,迫切希望從西方哲人的名言中找到自己的「人生羅盤」。
作為西方現代哲學的開創者,尼采往往給人留下孤高、厭世的印象,其實他熱愛生命,有著不屈的靈魂和昂然的意志,他的諸多名言能夠撥動現代人的心弦,引人奮發向上。
尼采是哲學家,但他不是那種思索、論述抽象事物的人,他之所以名留後世,是因為他那敏銳的洞察力。他的獨特觀點、盎然的生命力、不屈的靈魂、高傲的意志,在《超譯尼采》中化為一句句名言與短文,打動許多人的心。


給人類帶來新信仰和新希望

尼采是位與眾不同的哲學家,他獻給人類的不只是一種新的哲學,也不僅是一首詩或一段警句,而且還是一種新的信仰、新的希望。
尼采的著作中,最廣為人知的就是《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就算沒聽過這部著作,也應該聽過理查.史特勞斯作曲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這首曲子是電影《二○○一太空漫遊》的主題曲。
一百多年前,尼采預言了這個世代的心靈困境:當外在的世界越變越強大,人就自覺越來越渺小。「對於現今道德的懷疑,將會席捲這世界吧!」彷彿預言了當今現況。

於是尼采說:其實我們擁有很多東西。不,應該堅信我們擁有很多東西,只是從來沒有意識過自己身上究竟擁有什麼。比如對現代人來說,金錢與利潤就是絕對價值,要是找不到絕對價值,內心就會惶惶不安。

試想像自己身上的一切全被奪走吧!錢財、家與土地、親戚好友、頭銜、工作、名聲、年輕、健康,一切的一切全被奪走。
這麼一來,還剩下什麼呢?剩下的是沒有人能夠奪走,只屬於自己的東西,感性、能力、熱情、希望,還有很多很多。
明明什麼都沒了,卻覺得更豐富,不是嗎?這就是今後你應該好好耕種的肥沃土壤──
尼采說:在這個世界上,有著一條除了你以外,別人無法走的路。

因此,年輕人啊!你渴求成功的人生嗎?渴求身分地位嗎?那你能做的就只有──挑戰、挑戰、不斷挑戰。你的價值自己決定,那將是完整的自由。
《超譯尼采》的主軸為「自尊」、「享受人生的歡愉」以及「超越克服自我」。《超譯尼采II》的主軸則是「創造人生」、「接受苦難」與「追求崇高意志」。
所謂「創造人生」,就是靠自己的雙手創造屬於自己的生活。也許不少現代人認為就算不刻意創造,一天也會自動流逝。每天走同一條路,去同一個地方,做同樣的事,完成一成不變的工作,相信不少人都是過著這般重複的循環人生吧!不少人對這樣的人生沒有任何懷疑,只知道要迴避可能遭遇的風險,不想承擔重責大任,只求過著平凡安定的人生就很滿足了。
但真是如此嗎?現實中真的存在著如此備受呵護的人生嗎?現實中的人生一點都不安穩。人生是流動的,不但會搖晃、不安穩,還有讓人起起伏伏的波浪。心情尚且會影響一個人的食欲,更何況是生活與人生。

尼采捕捉到這股不安穩,並稱其為生存的本質,然後置換成比較積極的字眼:「生成」。「生成」不是天生而成不能改變的意思,恰恰相反,他是說我們每天的生活就是一天天的積累令我們長成,無論是努力、頹廢、創造、懈怠、退化、獲得、喪失、愛、捨棄、培育、扼殺,即便停滯也不可能漫不經心地持續著,因為人生是流動的,這就是現實人生。

所以我們能做的就是憑藉自己的決斷,朝向自己的目標,積極創造自己的每一天,自己的生存方式,也就是不斷地創造自己。因為活著就是這麼一回事,細胞在沉默時依舊持續著生與死的創造。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200129-楊天命:致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