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23-陶傑:戰火百年

陶傑:戰火百年
2014年01月23日
坐看雲起時


二○一四年將會是世界經濟史上意義不大的一年。但回顧百載,猛然醒覺,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至今已剛好一百年了。
第一次世界大戰比第二次世界大戰遙遠。但在我小時候,看見許多長輩老者,都經歷過第一次世界大戰。八十年代初期在英國生活,許多老人家都能說起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往事。這場戰爭殘酷之極,因為軍事科技剛有突破,機關槍和坦克的發明,加速了屠殺的效率,偏偏上戰場的士兵,沒有這種心理準備,還以為是拿破崙時代或普法戰爭的火槍老爺武器。所以第一次世界大戰,寃枉死的士兵太多,而且無端端打起來,真是作孽。
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對當世有重大影響。沒有此戰,則無梵爾賽和約。無梵爾賽和約則無德國割地賠款之辱。花開兩朵,各表一枝:梵爾賽和約將戰敗國德國在山東的殖民地利益轉讓給戰勝國日本,爆發「五四運動」,也催生了極端的左翼思想。從此中國陷入浩劫。
百年回首,一切有如宿命:如果不是塞爾維亞那幾個無政府主義者的激進學生槍殺了奧匈帝國的皇儲,第一次世界大戰打不起來。本來那一槍可以避過,因為皇儲的司機剛跑錯了路,槍手等了半天正想收隊,那知道司機猛然醒悟,又將汽車 U-turn轉了回來。本來飛掉了的鴨子又回頭了,激進的學生刺客又回到原位埋伏,然後是將皇儲夫婦擊斃。
這一槍真是非同小可。由於德國與奧地利是盟友,德國向塞爾維亞宣戰。塞國與俄國同文同種,又有盟約,俄國要出面義助。沙皇是英國皇室的親戚,本來英國不想捲入,但法國又與俄國結盟兼與德國有普法戰爭之恨,向德國宣戰。德國為了打法國,取道比利時南下,但比利時與英國有中立的盟約。本來英國不必多事,被迫參戰,因為英國貨運到歐洲的港口都在比利時。
為何有此骨牌效應?其中一個理由,是一百年前,國與國之間的盟約很重要。正如友誼相交,義結金蘭,弟弟有事,兄長無論多大犧牲都要出頭。第一次世界大戰之爆發,很諷刺地,並非因為國際如今日毫無道義、只有利益,而是剛剛相反,在利益之上,還要講一紙條約和同盟的道義,於是就打了起來。
今日英國的中學歷史,對第一次世界大戰落墨甚重,因為英帝國之衰落,嚴格來說,由第一次世界大戰始。第一次大戰有一批牛劍精英,開赴戰場,有幾位是年少倜儻的詩人如沙宣、奧雲、布魯克。還有一個叫布倫登,亦屬第一次世界大戰英國詩派,但布倫登沒有陣亡,五十年代來香港大學出任英文系主任。那時港大英文系,有一個女生修過這位大英帝國戰士的文學課,就是後來的廖瑤珠。
歷史學家都說,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無謂的戰爭。但關鍵是一個皇儲之死,德國掀起戰爭。如果法、俄、英等沒有義助,德國打贏了,也會順勢席捲歐洲,侵略英國。冥冥中,這場浩劫逃不過。
前年史匹堡的電影「雷霆戰駒」,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索姆戰爭為背景。此一戰役是史上少有的大屠殺,陣亡五十萬人。當時通訊落後,英軍每小時陣亡過千,消息傳不回來,而且帝國的傲慢心理,總以為英軍能在前線,是無敵之師。第一次世界大戰,到處挖戰壕,炮彈、屍首、雨水、泥污,當時的記錄,入夜之後,士兵平均在戰壕裡走兩步,就會踢到一隻活老鼠。
第一次世界大戰對英國有切膚之痛,感受比第二次世界大戰更激烈。這一年英國自顧不暇:愛爾蘭爆發叛亂,英國政府正要派重兵平息,婦權領袖也在街頭發動激烈示威,一名「女激進分子」在馬場等英皇養的馬衝過來時,故意跑出跑道,讓馬活活踏死,以喚醒國人對婦女沒有投票權之不公。
二十世紀初是一個偏激的時代,但充滿激情和希望。這個時期,愛恩斯坦的相對論面世,電影重新定義了戲劇,藝術又有超現實和達達主義,一切都充滿瘋狂。以當年的大氣候來看,這陣禽流感全球肆虐,沙皇因為親自西征,疏於防範家賊,列寧有可乘之機,發動所謂無產階級革命,攻打冬宮。沙皇雖然前線打勝,回國卻成為階下囚,遭到列寧屠殺。
第一次世界大戰對中國人的影響,由此而刻骨銘心。沒有在薩拉熱窩街頭那幾陣冷槍,不會有中共之面世。本來梵爾賽條約沒有把德國逼向死角,還不至於有希特拉,但由於戰況慘烈,英法都向德國割喉,將德國煤礦最豐富的土地割掉,又要逼德國賠巨款。希特拉在第一次世界大戰誤中毒氣彈,如果死掉了,以後也一了百了,偏偏活了下來,回到巴伐利亞,發表狂烈而廉價的愛國民族主義演說,將德國帶上軍國主義之路。
沒有第一次世界大戰,你和我今日不會在香港這個地方結下文字之緣。一切是如此之奇妙,冥冥中有安排。百年之後,許多愚昧的人,選擇失憶,拒絕認識過去,加上一股「強國崛起」的狂熱,以後這個世界輪到他們做庄了。過低的智商,高分貝的喧嘩,讀過歷史的人,都知道一場浩劫難免,重九登高,很快就是秋高氣爽了。


(陶傑)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200129-楊天命:致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