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18-何韻詩:【七筆思議】詩與胡說:木製盒中的小事情

何韻詩:【七筆思議】詩與胡說:木製盒中的小事情
20141118

■我把自己塞進一個小型的,填滿了,再搬進一個大一點的,一直擴大。

作為創作人,尤其歌手,確實是有把生活一切大小無聊事,以致整體人生浪漫化的傾向與本錢。


首先,製作音樂就是我的主要工作,把日常轉化成旋律與歌詞,就等同於把我人生每個階段中最微不足道的細節全部按時序一一有規律地紀錄下來。一般人只能片段地用照片或日記(或facebook status)務實地記下每年所經歷的,我卻有一個把一切雞毛蒜皮都變成藝術的平台,多幸運。

感性地回顧瑣碎事
再來,配套齊全,身邊的夥伴,包括音樂監製錄像導演設計團隊,都統一目標地盡力幫你把這些情緒與經歷幻化成影像與音符。這個早上,心血來潮挖出2007年跟麥婉欣導演一起製作的一個錄像project,《Small Matters》。其實極少會翻看自己的作品,但這天重看這片DVD當中的一些紀錄,包括一家四口回到加拿大的「尋找加鄉的故事」,實在感動。何氏一家,陪我從大西洋城駕車回到度過一整個青春期的滿地可,走進岩井俊二畫面般的中學校園,回到唐人街找到小時候常流連那家書店的老闆伯伯,多賺人熱淚。能完整又感性地回顧某年某天發生的瑣碎事,還配上獨家的音樂與歌詞,這種福利不是一般人能擁有的。
歌手一旦發現了此等與別不同的權利,接下來該問自己的問題,便是:「你會選擇用這個身份來做甚麼?」
話說回來,很多時候,也不到我們自己去選擇。時機到來,想去故意避開也無法,這,我稱之為生命的號召,「Calling」是也。今年,我經歷了一個身份上的重大轉變,這不是設計出來,也不是故意營造的。有些轉變,要到來就要來,除非你選擇不跟隨自己的心去走,不然,沒有甚麼「藝人應該不應該」,有些責任,就是要順其自然地去實行。


■其實極少會翻看自己的作品,但這天重看這片《Small Matters》DVD當中的一些紀錄,實在感動。

■今年,我經歷了一個身份上的重大轉變,這不是設計出來,也不是故意營造的。

音樂把同類人連結

一度想過,歌手這個角色,已經被我outgrown了,接下來好像該全力轉向新的路去走。後來想想,不對,這個身份,絕不能放下。就是因為這些年來,我有我的音樂,有這個幫我檢閱自己的平台,我才能在經歷種種跌撞後,終於在今天更透徹地了解自己,更明白自己的強處與弱點,然後更知道怎麼利用這些經歷去安撫與鼓勵別人。這些生命中的難題,不但我一個要去面對,每個人都奮力地對抗着;音樂也許正好填補了這些心靈上的孤單。世界需要音樂,人們需要音樂,因為音樂的本質,不該只是娛樂。音樂是把我們的喜怒哀樂記載下來,把類同的人連結起來的最好方法。一個大時代,更需要能夠代表自己的音樂。
《Small Matters》這個project中,有一主題作品,叫《木紋》。MV中一個很主要的物件,是一個又一個的木盒。我把自己塞進一個小型的,填滿了,再搬進一個大一點的,一直擴大,直到最後移居至一個能容納所有舊物的房間。但房間再大,畢竟也都只是個盒子,那個空間,那些牆壁,都是規限着個人發展的有形物。木盒,代表着「經歷」,代表着「回憶」與「階段」,也代表着「身份」。人們總是捨不得丟棄,沒勇氣放下,結果背着重重包裹着「成績」的箱子在肩上,意圖繼續往前衝,卻發現自己已被壓得像蝸牛般,再也跑不起來。


■把一切都收進一個手提木盒裏,抬頭一看,發現原來盒外一片天,腳下一片青草地。

■父母對我十分支持,甚至陪我重回度過青春期的滿地可。

過去不該綑綁着你

在故事的後段,那個認為自己是精靈的小子,慢慢長大,膨脹。她知道木盒已不足以承載自己,決定一個接一個的關上,直到最後,把一切都收進一個手提木盒裏。抬頭一看,發現原來盒外一片天,腳下一片青草地。然後握着滿載着故事與經歷的這個木製盒,繼續上路。
當年,我三十歲。七年後,我才發現,這個畫面,其實應該還有後續。手中拿着行李,無論多細小,畢竟還是一種包袱。真正的學會,是當你有足夠的信心,把那個最後死握在手中的箱子連同開啟的鑰匙都拋下……這才是你能真正感受到天高地闊無窮可能的時候。經歷,其實已經流進你的血液與個性裏,那些身份與過去,不該是綑綁着你的膽子,而該是強化未來的本錢與能源。
往後的日子,如何把這兩個新舊身份更巧妙地結合,把時代唱進歌曲中,也許才是我最應該思考的問題;是因這次契機,重拾學子身心後的我,最應該交出來的功課。


【詩與胡說】
撰文:何韻詩

野生菇一粒,活在娛樂圈邊境的自由人。
從音樂起步,卻意外地透過創作與生活,看到生命的可能性。
「希望」與「公義」就是自己的信仰。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200129-楊天命:致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