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21-劉森堯:《沉默》的電影和小說(上)

劉森堯:《沉默》的電影和小說(上)
2018/04/21 06:21:47
聯合報


《沉默》最大的特點就是活力

耶穌對猶大說:「去吧,去做你自己想做的事吧。」

──《新約聖經》

馬丁‧史柯西斯在訪問中說他想拍這部影片,在心中至少已經醞釀有將近三十年之久了,我們相信,但不抱信心,因為在過去三十年來,史柯西斯一直不斷有片子拍,但似乎不像上世紀七十年代那樣虎虎生風。這些年來可並未拍出什麼像樣的片子,但他始終都很活躍,1970年代美國新好萊塢潮流的這批年輕新銳中,似乎只剩下他還不斷在影壇活躍,柯波拉早已隱沒,帶著老本去義大利開旅館養老去了。喬治魯卡斯一直在吃《星際大戰》的老本,我敢說他從這部片子撈到的,一百輩子都吃不完,這是個膽怯沒出息的傢伙。史柯西斯不一樣,他並不眷戀財富和安逸的生活,他已七十幾歲的人,仍然精力旺盛,不但努力為AFI(American Film Institute)整理1950年代以前的美國舊片,同時還不停在拍片。看他過去這三十年來所拍的片子,雖然不怎麼樣,感覺倒像個精力過剩的年輕人在瞎撞,我們看最近的《華爾街之狼》一片,就像早年的《計程車司機》、《紐約紐約》、《蠻牛》等等,仍然充滿十足的生命活力,我們看《沉默》一片,最大特點也就是活力。這雖是一部悲愴的影片,但不管是影像風格或是影片想講的話,都充滿著力道,令人印象十分深刻,影片直指生命的核心,提出人生困境和抉擇的命題,宗教迫害的主題只不過是運用的題材罷了,但是不管從任何角度看,比起他自己二十幾年前所拍,一樣是以宗教素材為背景的《基督的最後誘惑》一片,恐怕是精采太多了,不但更有活力,也實在是好看太多了。

我記得柏格曼在1960年代初也拍過一部叫《沉默》的影片,雖然題材故事大異其趣,但提到精神折磨和對生存痛苦的吶喊等題旨,則是異曲同工,甚至一樣擺出痛苦的「天問」姿態:上帝你在哪裡?你為什麼沉默不語?《時間簡史》的作者史蒂芬‧霍金會回答你:沒有上帝這回事呀!只有沉默,沉默,再沉默!

耶穌會教士保住了

天主教的威嚴和榮耀

天主教自從中世紀以來向來以殘酷迫害異端聞名於世,特別是那惡名昭彰的宗教法庭。啟蒙運動時代伏爾泰說打倒敗類,敗類指的就是天主教神職人員和宗教法庭,但他忍不住卻又稱讚讀高中時一批出身天主教耶穌會的老師,個個學問飽滿,滿腹經綸不說,而且道德節操又高,他覺獲益良多,他們絕不宣揚宗教迷信,反而是教導學生思考人生的疑惑,並進而懷疑宗教,這真教人大開眼界。我們必須趁此提出有關耶穌會背景的說明,藉此了解本片在故事情節上的來龍去脈。

耶穌會開始創立於宗教改革初期,於1524年由西班牙人羅耀拉所創立,其創立宗旨主要是針對羅馬教廷的腐敗墮落和對抗新教對舊教的背叛,開始時以法國、西班牙和葡萄牙為大本營,大肆整頓舊教神職人員的節操和紀律,羅耀拉採用嚴格軍事紀律訓練方式培養他的神職人員,藉此擴大傳教活動,原來的天主教範圍僅限於歐洲地區,如今要往海外活動,甚至走向遠東的世界偏遠地區。我們可以這樣說,耶穌會保住了舊天主教的尊嚴和勢力,卻也因此成為新教的眼中釘,天主教徒真正開始被迫害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以前讀莎士比亞的傳記,看到當時(十六世紀中葉)耶穌會神父和天主教徒在英國受嚴酷迫害的情況,大為吃驚,在《沉默》原著中也提到葡萄牙載運耶穌會教士的船隻屢遭英國海軍的攻擊,這真是難以想像。我們知道,英國即是在這個時候由於國王亨利八世婚姻問題而和教廷鬧翻,脫離天主教並自立新教,兩邊仇恨結得很深。莎士比亞的傳記有此一說,說莎士比亞年輕時會離開家鄉前往倫敦發展,主要是因為他當時和天主教人士過從甚密,特別是和耶穌會的教士,引起官方注意才前去倫敦避風頭,他的命運從此改變,英國文學的內涵也跟著改變,真相是否如此,連寫傳記的人也不是十分有把握,莎士比亞的傳記向來缺少檔案資料,一切只好靠傳聞。我們只是想說明,耶穌會成了宗教改革之後天主舊教的替罪羔羊,一方面像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但同時也是一支兇猛有勁的生力軍,他們的宗旨,除了原來守貞、守貧和服從之外,再加上擴大傳教,為了傳教活動,神職人員除必須資質優良和品學兼優之外,更必須接受類似今天特種部隊的嚴格軍事訓練,這以後成為一種優良傳統,當今教宗方濟各即是有史以來第一位出身耶穌會的神職人員。他們當時這批耶穌會教士保住了天主教的威嚴和榮耀,難怪伏爾泰在反天主教之餘,會特別懷念他高中時代的耶穌會教師。

我們這裡有一個問題:既然耶穌會的神父個個資質那麼優秀,又接受那麼嚴格的紀律訓練,他沒有保留一點點的自我並懷疑他所獻身的宗教嗎?殉教真有那麼榮耀嗎?私我的世俗的感情不必存在嗎?誠然,當時耶穌會的世界正是如此,疑慮肯定是存在的,外界對他們的宗教迫害為他們的棄教理由提供了一個嚴肅反思的平台,正如同影片《修女傳》中愛情為飾演修女的奧黛麗‧赫本提供一個棄教的平台。

你是被叫作日本的

沼澤打敗啦

《沉默》的故事正是發生在耶穌會創立一百年後的歐洲宗教戰爭期間(1618-1648),是這個教會最困難同時也是最充滿活力和自信的時刻,他們訓練出來的教士隨時可以為教廷以天主之名上山下海,並且所向無敵,隨時可以為天主犧牲性命,他們派出他們最訓練有素和最優秀的神職人員,向全世界宣揚天主的福音。他們來到了日本,起先幕府是不反對的,甚至許多高官還受洗入教,但不久之後改弦易轍,採高壓政策全面禁止,違者格殺勿論,據說這和1638年由天主教徒所煽動的著名的島原之亂有關,之後江戶幕府的日本採全面鎖國政策,拒絕和外界來往,更不要說傳入異教了,天主教被判定為邪教,全面取締,這是1640年的事情,時值所謂江戶幕府時代的初期,葡萄牙耶穌會的這批傳教士來得不是時候,那位日本的井上奉守高官這樣說:「我們不需要宗教。」這是衝突點所在,也是整個故事所引發的最大魅力所在。

電影的最後,井上對棄教的主角羅德利哥說,你不是被我打敗,你是被叫作日本的沼澤打敗啦。的確,古代的日本,明治維新之前的日本,給人的感覺就像是一片沼澤,像地表上的一塊窮山惡林:落後、貧窮、無知、卑賤、野蠻、殘酷、痛苦。我們看黑澤明的古裝武打片《大鏢客》,影片裡頭已出現手槍,背景很接近現代了,但影片所展現的人物行徑,幾與畜生無異,小林正樹的《切腹》,還有溝口健二的《山椒大夫》,今村昌平的《楢山節考》,所呈現的古代日本世界,幾乎都是一片荒蕪破敗景象,人物的生活形態和行為模式甚至比禽獸還不如。事實上,十九世紀之前的世界,作為人類生存在地表上是非常痛苦的,日本自然不能免俗。如果馬克思所說,宗教是精神的鴉片,是無知和貧窮的溫床,是正確的,日本在那樣的環境下,被天主教的耶穌會教士乘虛而入,一點都不會奇怪,但封建政府為鞏固政權,這種來自異邦的異教,經常聚眾集會,特別是還曾經有過反叛紀錄,這時就無法見容於自私自利的封建官府了。這些官府的大人,如井上奉行,幾乎等於就是天主教的大宗教裁判官,專事迫害殘殺異端,電影中這個角色令人感覺聰慧狡猾,手上又握有生殺大權,由於策略成功,他最終扼殺了天主教在日本的成長,日本似乎真的不需要宗教。

我們不需要宗教?

我們上面所談到的衝突是雙重的,一個是外在,一個是內在。就原著來看,這可以是一本文學作品,也可以是一本哲學或神學小說,談的恰恰都是此兩者的核心議題,精神的磨難以及衝突和放棄的主題。首先外在衝突,自從德川的江戶幕府掌政以來到十九世紀中葉明治維新,日本有兩百多年時間完全採行鎖國政策,根本沒有異教容身的空間,但當時的耶穌會自認無所不能,越困難的地方越要去征服,這場衝突最後當然是日本官方勝利了,但是他們採取的甚至是懷柔手段,我們的主角羅德利哥原先以為自己會被野蠻地處決,結果並沒有,最後終於宣告棄教,並且歸化成為日本人。往後有三十五年的時間他以日本人自居,學習日語並娶日婦,再冠上一個日本名字,死後且以日本佛教習俗火葬。從那時以至現代,西方不論是天主教或是新教甚至回教,從未在日本成功過,真是應驗了當時井上所說的那句話:我們不需要宗教。可是,佛教不是宗教嗎?那會是另一個重大的話題,暫且不論。

我最近讀到一本在明治維新時代歸化為日本人的希臘裔英國人小泉八雲所寫的書,叫作《日本魅影》,小泉八雲曾以《怪談》一書於1960年代改拍成電影聞名於世。在《日本魅影》一書中,他筆下的明治時代日本,他透過細微眼光所觀察到的日本,他說:「日本人在美德的實踐方面,在追求生活的純潔和對外的奉獻精神上,要遠勝於基督教徒……我自己深信不疑的是,不論是道德還是其他方面,基督教的輸入不但沒有使日本獲得任何益處,反而失去了更多。」這是十九世紀末來自高度文明的西方人,仔細觀察之後所下的結論。小泉八雲這本書宣告另一個特點,即許多西方人為什麼在面對日本的文化時,會輕易且樂意一面傾倒愛上日本。我們趁此回頭觀察《沉默》的故事路線,藉此了解一下主角羅德利哥的心路歷程,為什麼會從意志堅定的耶穌會教士到逐漸產生疑慮以致最後棄教,並且成為日本人。(上)


劉森堯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200129-楊天命:致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