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02-綠色生活:大欖郊野公園,走入森林古道,戈在水塘邊沿

綠色生活:大欖郊野公園,走入森林古道,戈在水塘邊沿
郊野公園系列(二)
20140202


【明報專訊】大欖郊野公園共有七個水塘,十二條郊遊路徑,是云云郊野公園之最。

但吸引我的,不是水塘景色,而是這裏的森林。

城市人住的「森林」,由石屎砌建而成,樹木命苦,遇上發展,非有個人之處,統統要讓路。

今天選擇到郊遊路徑之一的甲龍林徑,因為一句旅遊簡介,「恍如走進森林之中」,令人充滿遐想和期待。

我們現在看到的大欖樹林,是五十年代的植林區。

二次大戰時,燃料短缺,香港各處山野的樹木被大量砍伐,加上一些天然因素,山野變得光禿禿。

港府在四十年代末推行植樹政策,換來今日香港郊野各處的小森林。

郊野公園的郊遊路線,有些可欣賞水塘、有些是植林,有的是認識生物多樣性,或探索特別歷史等,位於新界西的大欖郊野公園,佔地五千四百一十二公頃,是全港面積第二大的郊野公園(最大為南大嶼郊野公園),範圍廣及荃灣及屯門區。


有水塘的地方就有植林

大欖郊野公園大大小小的水塘連同聚水塘,共有七個,最大的是大欖涌水塘,其次為河背水塘,這兒亦是廣泛種植樹林的植林區,保護水塘以免水土流失,標叔叔表示,「有水塘的地方就有植林,有植林的就會有水塘」。要欣賞大欖涌和河背水塘的優美景色,可選擇走麥理浩徑第九及第十段。大欖郊野公園十二條遠足路線中,有家樂徑、自然教育徑、郊遊徑等,出發之前,先留意地圖或郊遊書,選擇自己的心水路線。

被旅遊書的簡介吸引,這天遊走在甲龍林徑上,360度被樹木包圍,林木繁盛,偶爾聽到蟲聲鳥鳴,蒼翠樹木隔絕城市景物與煩囂。甲龍林徑部分是鄉村古道,由荃錦坳起步,一直都是下山路,輕輕鬆鬆欣賞樹木多樣性,享受遊走在森林之中。


1. 甲龍林徑

遊古道辨樹木

全長約四公里半的甲龍林徑,部分路段是古道,雖然現在是郊遊熱點,但感覺仍十分原始。你會走過當年由村民用石頭砌建而成的路,當年的村民用人手把石頭一塊一塊搬上來建路,難以想像有多吃力。標叔叔特別愛走古道,「這些路是前人handmade而成,憑着這些遺蹟,可追尋和追蹤他們的歷史,體驗他們的艱辛。」沿路兩旁都是大樹成蔭,感覺有如在台灣、日本等郊外遠足旅行。路旁的樹多是紅膠木和白千層,因此高度相約,原因是政府早年在大欖一帶種植相同樹種,隨着植物的自然演替及培植,公園亦有櫟樹、楠樹及黧蒴錐等本地原生品種。 林徑是認識樹木的好地方,失望的是,起點的告示牌表示徑內不少樹林豎有標記,讓遊人辨識,可是沿途卻察覺不到。標叔叔表示,在八十年代,這裏許多樹木設有傳意牌,寫着:「猜猜這是什麼樹?答案可翻到後頁」,標叔叔當年樂此不疲,沿路猜樹木品種。


2. 生態園

圖文並茂 認識生態

自二○○三年SARS之後,多了遊人走到郊外,標叔叔行山數十載,見證了郊野公園設施的變遷,特別是增加了教育意義的設施,讓遊人寓遠足於學習。

設於林徑終點不遠處的生態園,種有各式植物,讓蝴蝶、蜜蜂、鳥類來訪,可惜當日運氣不佳,未見昆蟲或鳥類。來到生態園,一定要看看入口處的介紹牌,圖文並茂解釋生態系統是如何構成和運作,誰是生產者和消耗者?可在生態園中找到。


3. 農場鮮奶牧場

行累了,來一碗薑汁撞奶

甲龍林徑的終點在甲龍引水道,一路之隔,有塊大石頭髹上黑白乳牛圖案。門後是農場鮮奶公司,提供牛奶、薑汁撞奶、燉奶及麵食等,幾乎每個遊走甲龍林徑或古道的人,也會來此處飽餐一頓。不遠處的石崗軍營在港英政府年代是駐兵重點,設有宿舍,全盛時期有多國外籍英兵駐守和居住。農場鮮奶有限公司於八十年代由一位退休英國軍人創辦,曾在此養牛、製奶,為本地外國人提供新鮮牛奶,後來養牛場和工場北移,現在牛奶由內地的「農場鮮奶」牧場入貨,當年的牛棚現在變身為小食亭。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上午9:00至下午6:00,公眾假期休息


知多啲﹕享受越野單車樂趣

隨着社會轉變和照顧不同人士的需要,郊野公園的設施不斷改善和增加,除了早期的燒烤區,露營區,亦設有健身徑、緩跑徑及越野單車徑等。香港現時有十個郊野公園的部分路段設有越野單車徑,大欖郊野公園是其中之一。去年三月,河背段越野單車徑新段開放,設有小跳台、碎石路等,連接至原有的河背段越野單車徑,與行山徑分開,徑中亦有指示牌註明那些路段越野單車不能進入,減低行山人士和踏單車人士意外碰撞的風險,令遠足和騎單車人士,也可享受郊野的樂趣。在郊野公園踏越野單車,須事前申請。


郊野學堂﹕植林防水土流失

早在一八七○年代,未規劃郊野公園之前,政府已設立花園及植林部(Government Gardens and Tree Department)並於一八八○年成立植物及林務部(Botanical and Forestry Department),開始植樹和保護樹木的工作。而新種植的樹木亦逐漸改變香港的面貌。不過二次大戰時,由於木材和燃料不足,郊外樹木被大量砍伐,以至山頭變得光禿禿。戰後政府鼓勵村民種植,再次推行「松山牌」制度為植樹政策。制度始於一八九八年中英簽訂新界租約後,當時村民擔心管治者會奪去其種植的樹木而大量伐樹,政府於是簽發「鄉村松山牌」,將屬鄉村居民的林地合法化,以釋除村民疑慮,戰後再次推出該制度,鼓勵村民和政府一起植樹。

在四十年代末,為全港所有山坡,特別是集水區範圍的植被提供保護是當時重要的林務政策。而大欖郊野公園,因為種種原因,加上長年被雨水侵蝕,導致山頭一片禿,隨着大欖涌水塘的興建,植林工作於一九五二年展開,以保護水塘集水區防水土流失,樹木經多年生長,至現在變成林木繁盛的郊野公園。


家樂徑郊遊徑點樣分?

郊野公園內的遠足路線主要分為家樂徑、自然教育徑、郊遊徑、長途遠足徑等,漁護署根據郊野公園的實際環境而規劃路線。標叔叔表示,設立不同類別的遠足徑好處是,避免行山人士走其他山路,以生危險。


家樂徑:設於景色宜人和交通方便的地方,長度由一公里至三公里半不等,約在半小時至兩小時內完成,坡度平緩,適合一家大小。

自然教育徑:設於獨特保育價值的地點,沿途設有傳意牌介紹野生動物、植物、歷史及農村生活等。

郊遊徑:主要設於風景優美的郊區,有不同長度和難度,沿途設有路標。

長途遠足徑:香港有四條長途遠足徑,長度逾五十公里或以上,除鳳凰徑(七十公里)是貫通大嶼山郊野公園外,其餘三條長途遠足徑橫跨多個郊野公園,並設有不同段落,包括衛奕信徑(七十八公里)、麥理浩徑(一百公里)及港島徑(五十公里)。


資料來源:漁護署

大欖郊野公園遠足路線(部分)

大欖涌郊遊徑

要跨過山巒起伏的山脊,需一定體力,沿途可遠眺元朗盆地、錦田及八鄉優美景色。約5.5公里、4小時

大棠自然教育徑

初段可遠眺廣闊的元朗平原、大廈林立的元朗及天水圍新市鎮,尾段可看見受保護的油杉植林區 。約3.2公里、2小時

大欖自然教育徑

起點是大棠,終點是青龍頭,沿途可見一片參天的白千層林,走過近四百年歷史的南坑排古道,大欖涌水塘就在眼前。約10公里、4小時

元荃古道

連接元朗及荃灣,昔日居民經此路把農作物運往荃灣市集。古道沿途風景優美,可飽覽青馬大橋景色,亦可在蒼翠林蔭中漫步。約12.5公里、5.5小時

麥理浩徑第九段

起點為荃錦公路,終點是田夫仔,途中可看到河背水塘。經過茂密植林,屹立在荃錦公路旁的紀念碑,紀念麥理浩爵士於一九七九年十月二十六日為麥理浩徑開幕。約6.3公里、2.5小時


資料來源:漁護署

今期導遊﹕郭志標

資深行山專家,外號標叔叔,1997年創立行山組織「獵影遊」,每星期帶市民探遊郊野或市郊邊緣,欣賞自然景觀,探索歷史古蹟,曾任郊野公園及海岸公園委員會委員。早前撰寫《香港本土旅行八十載》一書,發掘香港的歷史 。



(李佩雯攝)

(李佩雯攝)

走進甲龍林徑,真的恍如走進森林裏。(李佩雯攝)

當年村民以石頭砌建的古道。(李佩雯攝)

生態園種有多種植物吸引昆蟲雀鳥,設有傳意牌,介紹當中生態。(李佩雯攝)

傳意牌介紹寬邊黃粉蝶,站在附近,很大機會看到此蝴蝶。(李佩雯攝)

位於雷公田的農場鮮奶公司,位於甲龍林徑終點的不遠處。(李佩雯攝)

熱鮮奶(前)和燉奶(後)是農場鮮奶公司的招牌食品,燉奶入口香滑奶味濃郁。(李佩雯攝)

在荃錦坳的入口處設有告示牌,亦有單車停泊處。(李佩雯攝)

以保障行山人士安全,林徑中部分路段清楚指明那些路不許越野單車進入。(李佩雯攝)

除紅膠木和白千層,桉樹同樣是廣泛種植樹木。(李佩雯攝)

郭志標(李佩雯攝)

(明報製圖)攝)


文、圖 李佩雯
編輯 蔡曉彤
fb﹕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200129-楊天命:致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