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4-畢明:沒有一個是無辜的
畢明:沒有一個是無辜的
2020年05月24日
世界很壞,人類很醜。
來一個全球性奧運或者世界盃,不競體育鬥糟糕,個個國家太多城市,都有冠軍相。
從1862年,雨果出版他的《Les Misérables》到今天,走過一百五十多年的歲月和歷史,地球,仍然是一個悲慘世界;人類,真有點死不進步的本事。
《孤城淚》(英文片名Les Misérables),劇情與Victor Hugo的小說完全無關,但發生於現代的故事悲哀,與古典名著的傷絕一樣 深沉,百年不改。
雨果因為年輕時,見過兩個士兵挾持着一個因偷麵包而被判死刑的男子,當時坐在漆有家徽的馬車裏經過的貴族太太,卻對他完全視若無睹。於她,他是透明的、是無物是死物、是零,看在眼裏,大作家寫成了一部文學經典。
貧窮、掙扎、不幸,對於一些人,是無物。Law and grace在塵世,又有幾多並存空間?
"C'est moi, la loi!"(It's me, the law!),一個黑警,可以眾目睽睽大叫「我就是法律!」算不算無法無天。
故事發生於法國Montfermeil,九反地帶,罪惡溫床,三教九流新移民,不再是旅遊廣告、明信片或時裝雜誌中的法國,華麗與浪漫都荒腔走板了。在那裏,法律不是法律,popo自詡法律,文明不再文明,爛身爛世的貧亂之區,本來似九龍城寨,但既然是現代版的悲哀,比喻也該現代化改用:元朗,那種警黑的微妙,執法的欺凌,可以結成姊妹異域。
片首是剛過的世界盃法國拿下冠軍一刻,舉國歡騰,包括Montfermeil的人,有色人種、黑人穆斯林、吉卜賽人,同一個足球下我們都是法國人。然而像《動物農莊》,有些人比其他人更法國。別忘了平行時空下,法國極右政治人物如Marine Le Pen會大發「移民的侵略」論,聲言要"make France more French"。
是一個黑警、灰警、白警的組合,但沒有一個是無辜的。最黑的一個,光天化日,隨街欺凌無辜路過的少女,身體接觸肢體衝撞,大爺要來便硬來。旁人拍攝他的罪行便打爛別人的電話,他們查案,橫行霸道,你不合作,恐嚇要搞你家人;用了過度武力開槍傷人,只求毀滅證據掩飾罪行。這些行為香港人現在看來,都毫無驚奇及張力,心中會隱隱作痛,升起 I know that feel bro。當法國警察說「我們永遠正確,從不道歉」,然後繼續警暴,你會明白劇情為甚麼會發展至「化三萬thx為行動」的報仇。
以一個少年偷了吉卜賽馬戲班主的幼獅為藥引,爆發了一場危險的膚色與階級的危險戰爭。他沒有偷麵包,他有偷小獅,但不值得被濫用私刑扯入獅子籠,受獅子的巨顎利牙近距離威嚇吧,更不值得被黑警開槍打眼吧,就算是海綿彈。他還是個少年。
使用過度武力,亂開槍傷人被一部drone拍下,餘下就是黑警追回罪證毀屍滅跡的瘋狂。當一些以為自己是法律的人犯了法,而且被記錄和發現。
有年輕的躁動,不公義的騷動,九反之地,混亂的權力包庇加上亂七八糟的制衡,整個地方一干人等,由內到外,視覺上聽覺上,鏡頭下都是髒、吵、亂,令人情緒緊張。黑人穆斯林、吉卜賽人、警務人員三方鬥不好惹,在這個地方,沒有孩子可以乾淨企理成長,穿香的校服上學,純潔無邪地回家。
情節的刻劃比角色的刻劃好,每個角色都寫得不深,深如黑洞是社會的深層次矛盾。法國對於黑人的接納,有若美國人對有色人種融入的陣痛。影片於是很有黑人導演Spike Lee的社會課題電影如《Do the Right Thing》之況味。
天下暴警又非一樣黑,至少法國的,沒有搜查令最終沒闖入屋,沒有強姦、沒有殺人。
這部電影,片商或戲院商該推出一個警務人員七折促銷,政府高官/政客入場兩倍收費套餐。前者,獎勵popo、尤其黑警入場觀照自己的所作所為;後者,激勵他們多買贖罪券三省其庸碌之身。
片末以雨果的名言作結:"There are no bad plants or bad men; there are only bad cultivators",怎樣的社會,養出怎樣的人。香港的舊日光輝,要給很多credit英國人,他們cultivate出一片欣欣向榮的土壤。如今,換了cultivators,種瓜得瓜,種仇得恨,種極權得弄權。沒有其他可能。
IG:budmingbudming
FB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BudmingBudming
畢明
電郵 :budming@yahoo.com
2020年05月24日
世界很壞,人類很醜。
來一個全球性奧運或者世界盃,不競體育鬥糟糕,個個國家太多城市,都有冠軍相。
從1862年,雨果出版他的《Les Misérables》到今天,走過一百五十多年的歲月和歷史,地球,仍然是一個悲慘世界;人類,真有點死不進步的本事。
《孤城淚》(英文片名Les Misérables),劇情與Victor Hugo的小說完全無關,但發生於現代的故事悲哀,與古典名著的傷絕一樣 深沉,百年不改。
雨果因為年輕時,見過兩個士兵挾持着一個因偷麵包而被判死刑的男子,當時坐在漆有家徽的馬車裏經過的貴族太太,卻對他完全視若無睹。於她,他是透明的、是無物是死物、是零,看在眼裏,大作家寫成了一部文學經典。
貧窮、掙扎、不幸,對於一些人,是無物。Law and grace在塵世,又有幾多並存空間?
"C'est moi, la loi!"(It's me, the law!),一個黑警,可以眾目睽睽大叫「我就是法律!」算不算無法無天。
故事發生於法國Montfermeil,九反地帶,罪惡溫床,三教九流新移民,不再是旅遊廣告、明信片或時裝雜誌中的法國,華麗與浪漫都荒腔走板了。在那裏,法律不是法律,popo自詡法律,文明不再文明,爛身爛世的貧亂之區,本來似九龍城寨,但既然是現代版的悲哀,比喻也該現代化改用:元朗,那種警黑的微妙,執法的欺凌,可以結成姊妹異域。
片首是剛過的世界盃法國拿下冠軍一刻,舉國歡騰,包括Montfermeil的人,有色人種、黑人穆斯林、吉卜賽人,同一個足球下我們都是法國人。然而像《動物農莊》,有些人比其他人更法國。別忘了平行時空下,法國極右政治人物如Marine Le Pen會大發「移民的侵略」論,聲言要"make France more French"。
是一個黑警、灰警、白警的組合,但沒有一個是無辜的。最黑的一個,光天化日,隨街欺凌無辜路過的少女,身體接觸肢體衝撞,大爺要來便硬來。旁人拍攝他的罪行便打爛別人的電話,他們查案,橫行霸道,你不合作,恐嚇要搞你家人;用了過度武力開槍傷人,只求毀滅證據掩飾罪行。這些行為香港人現在看來,都毫無驚奇及張力,心中會隱隱作痛,升起 I know that feel bro。當法國警察說「我們永遠正確,從不道歉」,然後繼續警暴,你會明白劇情為甚麼會發展至「化三萬thx為行動」的報仇。
以一個少年偷了吉卜賽馬戲班主的幼獅為藥引,爆發了一場危險的膚色與階級的危險戰爭。他沒有偷麵包,他有偷小獅,但不值得被濫用私刑扯入獅子籠,受獅子的巨顎利牙近距離威嚇吧,更不值得被黑警開槍打眼吧,就算是海綿彈。他還是個少年。
使用過度武力,亂開槍傷人被一部drone拍下,餘下就是黑警追回罪證毀屍滅跡的瘋狂。當一些以為自己是法律的人犯了法,而且被記錄和發現。
有年輕的躁動,不公義的騷動,九反之地,混亂的權力包庇加上亂七八糟的制衡,整個地方一干人等,由內到外,視覺上聽覺上,鏡頭下都是髒、吵、亂,令人情緒緊張。黑人穆斯林、吉卜賽人、警務人員三方鬥不好惹,在這個地方,沒有孩子可以乾淨企理成長,穿香的校服上學,純潔無邪地回家。
情節的刻劃比角色的刻劃好,每個角色都寫得不深,深如黑洞是社會的深層次矛盾。法國對於黑人的接納,有若美國人對有色人種融入的陣痛。影片於是很有黑人導演Spike Lee的社會課題電影如《Do the Right Thing》之況味。
天下暴警又非一樣黑,至少法國的,沒有搜查令最終沒闖入屋,沒有強姦、沒有殺人。
這部電影,片商或戲院商該推出一個警務人員七折促銷,政府高官/政客入場兩倍收費套餐。前者,獎勵popo、尤其黑警入場觀照自己的所作所為;後者,激勵他們多買贖罪券三省其庸碌之身。
片末以雨果的名言作結:"There are no bad plants or bad men; there are only bad cultivators",怎樣的社會,養出怎樣的人。香港的舊日光輝,要給很多credit英國人,他們cultivate出一片欣欣向榮的土壤。如今,換了cultivators,種瓜得瓜,種仇得恨,種極權得弄權。沒有其他可能。
IG:budmingbudming
FB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BudmingBudming
畢明
電郵 :budming@yahoo.com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