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9-心理學好書介紹:《情緒之書》

心理學好書介紹:《情緒之書》
20160629


你絕對想像不到我們有那麼多可以用來形容感受的字眼。情緒主管了人類的全部心理生活,沒錯吧?因此情緒絕對是心理學的主要研究對象,不論這情緒是在實際或想像的人際關係裡所引發的都是一樣,我們總是個人情緒的發動與接收者。

因為地域文化及歷史風尚的不同,除了幾項共通的情緒經驗之外,各族群與時代的人們對情緒的感知與理解並不相同,換句話說,情緒帶給人們的接受度與意義是隨著時間和國度而有差異的。而當中的差異之大可能超乎你的想像!這也是為什麼研究情緒不單單是心理學家的事,更是文字工作者、人類學及歷史學者的關注點。要能縱整人類的情緒史,進而分門別類寫下情緒百科,這樣的人恐怕鳳毛麟角。而來自倫敦瑪麗皇后大學「情緒史中心」的Tiffany Watt Smith,正是這艱鉅任務的不二人選。

千萬不要以為這是嚴肅的學識書籍,相反地,它是一本深入淺出又詼諧幽默的作品。你可以讀到旁徵博引的心理學知識、人類學研究與文學典故,更會被作者挖苦社會與洞悉人心的風趣逗得哭笑不得。這本書以英文字母來排序,從A到Z,共156則條目。若讓我來介紹,除了諸如焦慮、好奇、悲痛、憂鬱、暴怒、擔心、愉悅與挫折等【常見的基本情緒】外,本書另可以用三個特別的角度來分類:

第一類是【具文化特殊性的情緒】,以日語的「物哀」(Mono No Aware)為例,是《源氏物語》中用來形容對世事變化之悲傷、平靜、憂愁與痛快的複雜感受。既根植於禪宗的「無常」又與審美的「侘寂」有關。而「別離空虛」(Awunbuk)一詞則是巴布亞紐幾內亞的拜寧人用來形容訪客離開後,主人心中那種失落沈重的感覺。他們相信這是客人離去時卸在主人家的。這股情緒會盤旋三天左右,進而干擾主人的作息。為了平緩這份失落,拜寧人會在客人離去後放一碗水來吸收這股被污染的空氣,隔天起床後將水潑進樹林,以恢復正常生活。住在北極圈附近的因弩特人則把訪客即將到來前,那種坐立難安的期盼心情稱為「客至忐忑」(Iktsuarpok),「這種感覺會讓他們起身掃視北極遼闊的平原,找尋逐漸接近中的雪橇。」住在太平洋小島上的伊法利克人則用「愛的悲憫」(Fago)來稱呼一種包含了同情、愛與悲傷的獨特情感,用來表達「對窮困者的憐憫,迫使我們必須照料他們,同時強烈感覺到有一天我們終將失去他們的失落。…說明了互相關懷在他們文化中的重要性。」

以此為基礎,我思考了幾個臺灣文化中的特殊情緒,例如用「神經衰弱」來形容失眠、無感、缺乏食慾,這個以生理為基礎的描述繞開了情緒字眼,顯然說明臺灣人拒絕對外承認自己內心的失望。此外,我們用「爽」來表達慾望發洩或瞬間被滿足的暢快心情,此用語的力道之強,不是快樂一詞可以充分表達,而是同時結合了刺激、興奮與優越感,從憋尿後的解放到積怨已久的報復,都可以用它來形容。「鬱卒」則是用在個人感到失望無處可訴,缺乏求助管道時那種胸悶、憂愁、食不下嚥的逼仄情緒。它表達的方式很少是大哭落淚,鬱卒堅毅多了,它像是胃部糾結、眉頭深鎖的低調憂鬱。「見笑」近於羞愧,是違反社會價值後害怕被他人觀看與知情的懊悔情緒。它在臺灣甚至成為罵人的用語,「不知見笑」,是指一個人毫無自尊地做出背離傳統道德的事,並隱含了你使家族蒙羞的意味。書裡另外記載的文化情緒尚有韓國精神(Han)、捷克情結(Litost)、波蘭情結(Zal)、羞赧(Malu, 馬來西亞)、心之所嚮(Man, 印度)、與自尊受傷(Abhiman, 印度)等,中英文裡皆很難找到完全貼近的語詞。

第二類是【古今意義不同的情緒】。以冷漠(apathy)為例,2000多年前的哲學家給了這個情緒崇高的地位。在斯多噶派的哲學觀裡,冷漠可用以對治憤怒、激情與嫉妒,從而使人表現出理性的行為。但現代人對冷漠的評價甚低,將它視為個人主義的流弊以及潛藏的反社會因子。作者指出,1964年一名美國女子在街頭遭到槍殺,報載有38名居民聽到她的呼救聲卻無人理會,心理學家Latane與Darley因此提出著名的「旁觀者效應」來說明責任分散帶來的情感麻痺和人際疏離現象。後來我們知道這個報導誇大其詞,事實上袖手旁觀的只有3位。所以真正有趣的是:為何心理學家跟大眾寧願相信報導的說法,並帶著恐懼來批判和形塑這個想像中的冷漠現象?風尚的改變之劇讓人驚訝!

「狂喜」(ecstacy)也遭遇相同的狀況,這個經驗在數千年來都是靈性傳統的核心。宗教人士從事各種禁欲、修持、與苦行的目的都是為了經驗狂喜,根據描述,這是一種感官世界被強烈開啟的經驗,習以為常的聲音、光線、舉止,此刻被突然放大,它帶你超越了現實,認知到世界的另一個層次。「聖靈充滿」或「法喜」都是用來形容它。不過19世紀的醫學界將這個神聖的瞬間貶為心理疾病的發作,腦神經的受損與異常,狂喜因此開始變成貶意,人類越趨平庸。「驚奇」(wonder)在12-17世紀時被當作人們「對生命之神秘的重要反應」。那個時代的歐洲人相信這個世界充滿了令人興奮與驚訝的各種事物,不論是龍的牙齒、怪異的死胎、傳說中的藥劑、未曾看過的遠方物品等等,那也是個相信魔法與奇蹟的時代。但到了17世紀下半葉後,啟蒙主義興起,學者重視秩序勝於怪異,奇蹟帶來的驚畏之情漸減,驚奇也跟著在世上消退。

第三類是【近代才出現的新情緒】。我們常聽人掛在嘴邊的「無聊」(boredom)首度出現在1853年,反映的是工業時代的推進,讓原本未曾區分家庭與勞務的歐洲社會突然產生了上班與下班的新時間區分。「閒暇」一詞出現了,接著是用來消遣的大眾娛樂與觀光產業。當然,未能妥善安排閒暇時光或受困於煩悶辦公桌前的人們就染上了這個新的文明病:無聊。「自我感良好」(feeling good)一開始是和心理學的自尊(self-esteem)有關,著名的美國心理學家James曾把它化為簡潔的公式:自尊=成功/佯裝。佯裝指的是預期。因此自尊就是,我們真正做得到的事(成功)和個人預期(佯裝)的比值。換句話說,是理想我和現實我的符合程度。但這個理論很快被遺忘了,直到1960年代正向心理學興起,自尊重獲重視,但它卻被視為與承擔社會責任有關。雖然沒有任何研究支持這兩者間的關係,但政治界與教育界卻大加推廣,把自尊當成可以人為增加,並且進而解決社會弊病的法寶。結果是我們的預期越來越高,成功卻沒跟上。自尊反因追求自尊而降低了。其他如同理心(empathy)、鈴聲焦慮(ringxiety)、網路慮病症(cyberchondria)等,亦值得瞭解。

除了這三類外,對於我們常用來置換的情緒詞彙,例如喜悅(joy)與快樂(happiness),羨慕(envy)與嫉妒(jealous)等,這些看起來類似但彼此有不同意義的情緒也可以從書裡得到釐清。

作者表示,快樂可以有意識地追求,喜悅卻不行,它與未知的事物較有關,是意料之外的好事帶來的愉悅感。但認為快樂可以被製造其實是相當嶄新的觀念。18世紀前,快樂被用來描述上帝的恩典。但之後它開始被描述為可以被追求和捕捉的東西,例如你看到的所有廣告,不都暗指著快樂可以透過購買來獲得?因此心理學家開始拒絕使用這個詞彙,改以幸福感來描述快樂的深層含意。羨慕的詞源意為「在觀看之時」,直言之,是看到他人擁有自己沒有的東西時所產生的眼紅感覺。台語稱為「赤目」,這種感覺一旦被強化,常衍伸出不平之感。嫉妒則是擔心自己所愛之物(或人)落入別人手裡,而對競爭對手產生猜疑的「替代性畏懼」。作者說,嫉妒「是一種三角關係:我(受害者)、你(背叛者)、加上第三者(小偷)。」這層背叛關係加劇了遭遺棄的痛苦。對治療師來說,羨慕的情緒因為分析師克萊恩的研究而得到重視,那個好乳房被父母親藏起來而感到怒不可遏的嬰兒正猶如當前社會中因相對剝奪感而憤怒難平的青年人,他們大聲地抗議,並主張自己的經濟與生存權利。

我另外推薦「不確定感」( uncertainty),對許多人來說,它都是痛苦的根源。該結婚嗎?該繼續現在的工作嗎?晚餐吃什麼?或甚至下床時先放下哪隻腳?我們聽從許多建議,然後迷失在建議裡,資訊非但沒有解決問題,反而要求我們得到更多的資訊才能下決定。這種急著想要逃避自由的象徵肇因於現代人比起以往更加害怕可能性帶來的焦慮,雖然焦慮是在這100年才因為佛洛伊德的緣故才逐漸被視為疾病的,在那之前,哲學家齊克果把它視為一個人真正活過的標記。我們驅逐不確定性的同時,也驅逐了意外之喜、神秘、創造力、新鮮感和其他讓生命變得迷人與深刻的所有東西。自由,自由,它和不確定感其實是一體的,「允許自己迷路,或許你也會瞥見那種自由。」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200129-楊天命:致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