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05-陳健民:希望有天,見到花開季節

陳健民:希望有天,見到花開季節
20180305


這天,陳健民說了一些故事。

似是入獄前的臨別贈言、最後告白。

講題「以知識介入社會」,總結他大半生參與社會的感悟。台下,有學生,也有他昔日的戰友。

快要告別校園時,他說了一個有關他大學時代做畢業習作的故事。

畢業習作,現在叫   Final Year Project, FYP,他說,畢業前一年的暑假已經着手籌備;如此準備充足,無論是三十年前或是今天,都是稀有動物,學霸所為(順便呼籲,跟我做   FYP 的同學,學期尾近了,你不再找我,恐怕你不能畢業了)。

畢業習作,做什麼題目好?社會學祖師爺韋伯,也參與過制訂大戰和約及草擬威瑪共和國憲法,他想做些對社會有影響力的題材,但茫無頭緒,於是和同組同學去問朱耀明牧師。

那些年是八十年代初,朱耀明牧師已紥根柴灣,朱牧發覺,柴灣「死得人多」,由於那時港島東區沒有醫院,有什麼意外與病痛,都要送病人到中西區的醫院,英皇道常塞車,結果常聽聞有人「入院前死亡」(death before arrival)。


但這只屬猜測,陳健民與同組同學,着手找尋數據。

他們去統計處登門找數字,官員說沒有病人「入院前死亡」數字,他們楔而不捨,從一些醫生口中肯定有這種統計,於是堅持再找,結果官員都不知道存在的數字,給他們找到。港島東區傷病「入院前死亡」人數,高於其他地區。

他們去找救護員查證,救護車上工作的救護人員很願意談,他們不忿塞車令眾多病人在他們懷抱中死去。

東區的病人,當時一般先送去灣仔鄧肇堅醫院,但鄧肇堅設備較次,往往延誤一輪,要再送到瑪麗醫院。他們得到醫院准許,在醫院查核病人的流向、病情與交通時間。

多方考證,排除了其他變量,數據證實港島東區居民因為塞車,延誤診治致死的情況嚴重。他們與朱牧一道,爭取在港島東區興建新醫院。

他們開記者會,數據完備,傳媒關注,報章社論支持,但官員不瞅不睬,全無反應。陳健民還記得,當年有記者追訪官員問反應,官員一句:個個人都希望行出門口有醫院,邊有可能?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大學生陳健民學懂了,要改變世界,只是知識和理據並不足夠,需要行動。

於是他們開展一場運動,準備充足數據、人口數字,到兩局議員辦事處申訴請願,參與開居民大會,游說所有區議會參選人,把訴求加入政綱。

要改變,需要行動、要策略、更要群眾力量。

當年是首屆區議會選舉,殖民地政府「廣納民意」的第一步。議員當選後,東區區議會首次會議,就談這話題,記者來齊了,議員也一致支持,要求興建東區醫院。

And the rest is history. 今天有東區醫院,背後就有一群大學生的身影。

東區醫院落成啟用儀式,陳健民獲邀參加,他還記得當時的民政主任對他說:這種事以前不會發生,以後也不會發生,只因為那時剛好是區議會成立,政府要畀面區議會,才順應民意。

陳健民明白了,爭取要成功,除了知識、理據、策略、群眾力量,也要政治機會。

是的,有時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就算萬籟俱寂時,也要留意風向、留意時機。When the day comes, 你已準備好。

當年的畢業習作   FYP,得了什麼分數?陳健民說,竟然沒有A,只得A-。


嘿,請問教授係邊位?

後來在1999年左右的九龍灣麗晶花園居民反對愛滋病診所事件中,陳健民以學者身分為政府撰寫報告,又是時值區議會選舉,民建聯在背後策動群眾反對,他看到民眾情緒容易被操弄,明白不要盲目相信群眾。

參與佔中,也因為他看到了計劃有新的民主實踐概念,既包含商議式民主、又有公民創制,最後種種構想未能完全實踐。佔領運動失敗了嗎?陳健民說,如此看法,目光太淺,我們不會說台灣美麗島事件失敗,南韓光州事件無意義,爭取民主從來漫長,而每場運動都堅定了很多人爭民主的決心。

回想佔領爆發當天,催淚彈沒有令陳健民流淚。他在佔領區第一滴淚,是翌日清晨,看見一群年輕人戴着黑手套開始清理垃圾及分類回收。

他說,很多人看錯了這一代,若有機會讓他們實踐,他們會身體力行;佔領區內的生活,人們平等、重視分享、重視創作、美感、不功利,正正彰顯着主流社會一向忽視的價值。

陳健民以弘一法師的五言絕句作結。

弘一法師遠走淨峰寺,準備長住,卻世事無常,發生種種未能預見之事,令弘一法師不得不離開。惜別之時,他所種之植物還未開花:

我到為植種,我行花未開。
豈無佳色在?留待後人來!

希望將來有一天,我們會見到花開的季節。陳健民說。


陳健民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200129-楊天命:致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