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8-沈旭暉:來生要做香港人:從中英應對武漢肺炎的兩極談起

沈旭暉:來生要做香港人:從中英應對武漢肺炎的兩極談起
20200318   
壹週平行時空


假如此刻問任何人,武漢肺炎疫情何時終結,相信無論是哪國權威,都不可能給予肯定答案。但假如問二十年後的世界會變成怎樣,卻多少有把握說一二。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機械學習發展,不少傳統工作、而且是以往相對高端的智力密集工作會被取代,但世界各國始終存在不同政體,它們的本質不但不會被新科技改變,反而會利用科技,去將自身特色推向極致。


中國系Vs北歐系:二十年後的全球兩大體系

以中國為代表的一極,強調「舉國體制」的優越感,同時也深有危機感,有了新科技,很可能走火入魔,種種對人性和經濟行為的估算,都會幻化大數據。一方面,龐大的內需市場可以更精密開發,如何將國際經驗「借用」到本國,更可以被人工智能輕易複製,令其他國家的知識產權更難守。這些舉措或能保經濟,代價卻是全天候無所不在的監控,每個人的一舉一動都直達天庭,到了一切成熟,全國就像一個大監獄,沒有人能超脫生活於主導思想之外。

北歐各國瑞典、芬蘭、挪威等代表的另一極,則是全球自由指數排名最高的國家。這類國家科技同樣發達,講求全民社會福利,但治國理念和中國恰好相反,強調民主、自由、人權的重要性,鼓勵多元發展、多元經濟、多元職業、快樂學習,以免經濟結構過份單一,也不希望無限複製千篇一律、萬事可控的木偶國民。當科技進一步發展,北歐會繼續推廣現已試行的「無工作基本收入」(Universal Basic Income),讓國民無需再從事任何傳統工作,並利用科技拓展人的創造力。由於人工智能提供了不會犯大錯的安全網,而創意必須擁有自由思維,屆時種種天馬行空的計劃,可能接踵出現。


大數據下的中國抗疫模式

武漢肺炎肆虐全球,各國反應正是隱含不同政權的不同理念。以維穩為絕對第一要務的中國,因為先天缺乏對政權的任何監督和制衡,錯失了圍堵疫情的黃金階段,更將一切可能壓制散播的人和事都歸類為「造謠」,自然是這波人類劫數的源頭。但正因為同一倫理,當疫情不可能再隱瞞,維穩模式又迅速走向另一極,硬式規定全國人民或停工、或復工、或禁閉、或外出,做到北韓以外世界各地都做不到的全民監控。信用評級系統以外,此刻在中國,每人又要有一個健康申報QR Code,紀錄有沒有到過武漢或其他疫區、身體狀況如何,日後可能還要加上有沒有緊密接觸疑似患者等附加資料;交通樞紐、公共場所則佈滿check points,憑掃一掃QR Code,判斷這個「人」有沒有資格入內。疫情期間,社會也許勉強接受,但制度明顯不會停下來,疫情過後,只會變本加厲。

不要以為這體制只有中國讚好,對中國模式推崇備至的世衛總幹事譚德塞,也真心認為這是人類文明的未來,假如他有能力在祖家埃塞俄比亞執政,肯定照單全收。問題是通過舉國體制,也不可能既保障絕對健康、又確保經濟同步增長,而舉國體制的穩定性,卻全憑確保這兩大基本需求,來彌補沒有民主自由私隱的致命缺憾而來。所以這一套的後遺症,必然包括官方隱瞞若干疫情,人民私隱不合理的全面犧牲,還有經濟增長數據的同步造假:有朝一日,每人行房次數與時間長度也在QR Code內,絕不是天方夜譚。這體制一日存在、科技一日未登峰造極,武漢肺炎2.0肯定再來。


英國佛系抗疫如果在20年後出現

英國約翰遜政府實行的「群聚檢疫」,被主流媒體稱為「佛系抗疫」,國內外輿論大譁,卻可以算是北歐模式倫理的實驗。所謂「實驗」,明顯就是指以目前科技水平,其實並不足以無風險地試行這模式,所以連走得更前的北歐國家也不敢嘗試。不過正如一些英國醫療專家解釋,理論上,這一套含有殘酷的理性:由於武漢肺炎傳播率高、致命率相對「低」、而且主要「只」針對老年人和長期病患者,疫情在疫苗面世前可能長期存在一兩年,假如採取全民隔離的所謂「大驚小怪抗疫法」,只會延遲大爆發幾個月,到頭來,死亡人數還是一樣,代價卻是令經濟長期停擺,並嚴重虛耗醫療物資;倒不如讓病毒自己選擇受害人,慢慢讓全民產生抗體,就可以通過「自然療法」戰勝自然云云。

假如科技發展到某程度,以上公式,也許是理性的:全民身體數字能全盤掌握,疫情是否失控能客觀量化,民眾在完全知情下自行選擇回應方法,過程中,還可能產生創意產品。可惜現在科技並沒有到那階段,全民感染產生抗體也只是一廂情願的假設,當每人都不知道疫情的真正情況、和自身身體的承受能力,一切都不是大數據管理,而是佛系的隨緣,自然令脆弱的群眾心理崩潰,何況到頭來,也不見得經濟能獨善其身。

相較下,政府無能的香港,卻在誤打誤撞下,充份發揮兩大體制之間的優勢。特區政府雖然最初和北京一樣輕視疫情,然後因為政治原因拒絕封關,但民間經過過去九個月,確認了「不信政府、唔怕」的金科玉律,自然懂得通過公民社會大串連,令政府在壓力下逐步回應,香港人的私隱相對得到保障,但疫情資訊同樣高度透明。雖然林鄭月娥因為《禁蒙面法》的鬧劇,自始至終抗拒口罩,也沒有做任何實事,確保市面有足夠口罩供應,但民間的口罩物流網絡迅速成型,全民抗疫意識冠絕全球,自然不會得到英國佛系抗疫的下場。雖然經濟打擊同樣嚴峻,但這一切,反映香港人已習慣了政府失效的日子,處變不驚,值得自傲。


沈旭暉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200129-楊天命:致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