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22-明報:好玩藝術椅放20公共空間,民間設計,與街坊互動

明報:好玩藝術椅放20公共空間,民間設計,與街坊互動
2017/8/22


【明報專訊】康文署上月開展為期3年的「樂坐其中」計劃,一批民間設計的藝術座椅陸續在20處公共空間曝光,成為獨有的「城市家具」。有建築師團隊在遊樂場增設能「聽」的座椅,鼓勵市民與朋友說心底話(見另稿);另有建築師團隊打破現存雕塑在鬧市被「隔離」的狀態,在雕塑的基座增設高低起伏的桌椅,將社區與藝術重新連繫。


明報記者 岑詠欣

非桌非椅 「怎坐都可以」

「近建築研究舍」5年前成立,最近在灣仔告士打道花園設計城市家具「連椅」,本月起開放。團隊利用著名雕塑家高華文的雕塑「飛」的基座,設計猶如環形跑道的座椅,與雕塑設計概念呼應;亦因設計是高低起伏,故既可當桌子,又可作座椅。近建築研究舍成員鄧知蘅說,或因設計有別於常見的座椅,身邊友人曾反映不知該如何坐,「以前有圍欄圍着中間的雕塑,無人問原因,但我在該處擺張座椅,反而會問我該如何坐,這很匪夷所思……其實想怎樣坐都可以」。

成員蔡偉權說,「連椅」啟用以來,見過有菲傭躺在椅上成為「龍友」的模特兒,又有小朋友在椅上逐級攀爬,然而一般市民未敢「越級」而坐,只敢坐於最低層,「不知大家是否被忙碌的工作磨蝕了。今次設計是一項試驗,發掘大家善用城市空間的創意」。另一成員周彤說,外國常見這類「好玩」的公共空間,其團隊今次嘗試將這種不拘謹、輕鬆的公共空間文化引進香港,希望市民放開懷抱,享受箇中樂趣。


重新連繫藝術與社區

蔡偉權曾居於灣仔一帶,他指本港有不少「口袋式」公共空間,被高樓大廈包圍,就如告士打道花園,較常作為通往稅務大樓、入境事務大樓的行人通道,故希望新座椅吸引市民駐足,雕塑不再被圍欄包圍,「藝術品不應只作欣賞,應被人接觸到,甚至有互動」。

「連椅」的設計除將藝術與社區重新連繫,也有另一巧妙之處。鄧知蘅表示由於公園地面有明顯的「格仔」圖案,故「連椅」設計時坐落於其中一格之內,以免面積太大,與公園本身設計不相配,甚至收窄了原本的行人通道。她又希望政府發掘更多被忽略的公共空間,例如天橋底,邀請民間設計成「好玩」的地方。

「樂坐其中」計劃為期3年,這些城市獨特風景之後會否持續?康文署表示計劃3年後的發展如有新消息,會再公布。


明報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200129-楊天命:致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