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6-CUP:昨日韓戰,今日台灣 —— 美軍來不來?
CUP:昨日韓戰,今日台灣 —— 美軍來不來?
2020年10月16日
BY HUGO SZE
1950 年 6 月 27 日的報章頭版,報道北朝鮮軍隊入侵南韓後,美國總統杜魯門向南韓派遣美軍支援。 圖片來源:bettmann/gettyimages
台灣立榮航空一架國軍包機,前往台灣東沙群島,被香港機場空管以「空域危險為由」拒絕該班航機進入領空,故被迫返回高雄。有分析指這是兩岸緊張局勢的事例,隨時演變成熱戰。美國前國防部副部長 Paul Wolfowitz 於「華爾街日報」撰文,以史太林如何判斷美國當年參與韓戰的意欲,反思今天台中爆發戰爭的風險。
中國近期武力攻台敵意姿態十分明顯。有中國媒體更質疑,台灣有人面對「大陸不斷升級的嚴正警告」,將「希望寄託到『美國爸爸』身上」,但美國政客及高官現時態度有了「微妙變化」。到底戰爭一旦爆發,美軍會不會援台?Wolfowitz 承認,這將是一個困難的抉擇:冒兩個核武大國爆發武裝衝突的危機出手援台;抑或坐視活於自由的人落入共產專政手中。不過,他提出美國尚有第三個選擇 —— 保證必要時會採取武力,以作威懾。
Wolfowitz 指,威懾策略本就是一個悖論 —— 預防戰爭的最佳方法就是威脅開戰。他指出,冷戰時期,西柏林在東德完全包圍下仍能作一個自由城市,乃是因為自由世界向其提供軍事保障。同時,冷戰間的種種亦反映一個必然結果:對應一旦失效,足以引發災難。Wolfowitz 認為,若美國當年表明反對北韓侵略,甚至能防止韓戰發生。
1950 年韓國一處城鎮,有人舉起標語,歡迎美軍來到。 圖片來源:路透社
據 1995 年釋出的蘇聯文件顯示,北韓首個獨裁者金日成在 1949 年 3 月訪問蘇聯時,曾向史太林提議入侵南韓。史太林當時擔心美軍「一旦開戰就會出手干預」,故拒絕金日成的提議,指「你不應向南方進發」。但同年 3 月,美國駐日盟軍總司令麥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卻向媒體表示,韓國在美軍的「防禦範圍」之外。時任國務卿 Dean Acheson 於 1950 年 1 月的演講中,也曾表達相同意見。
史太林反對金日成入侵,原因是認為美軍會支持南韓。但上述美國軍政要員的說法,加上 1950 年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宣稱「韓國戰略價值不大」、美軍在當地出動軍事力量乃「不明智且不切實際」,為掃除了史太林的憂慮。另一方面,中共較早前成功建立紅色政權,亦令莫斯科認定亞洲的反動派十分軟弱,他們的「美國爸爸」乃因為不敢挑戰這個新政權,所以離開中國。
史太林因此再邀請金正日到訪莫斯科,商討論侵略的事宜。Wolfowitz 指,當時史太林仍有顧慮,擔心美國一旦干預,會將蘇聯捲入直接衝突之中,因而要求金正日先得到毛澤東首肯,若遇到美方阻撓,將由中國而非蘇聯提供支援。此外,蘇聯情報部門亦向史太林進一步保證,對於朝鮮半島,美國國內的普遍意見是「不干涉」。Wolfowitz 指,史太林終於允許金日成對南韓的入侵,發動韓戰。
事實卻是,美國等國家最後以聯合國部隊名義參與韓戰。Wolfowitz 認為,蘇聯情報部門實際上沒有出錯,但這只是金日成入侵以前的美方取態,及至北韓部隊突襲南韓,美國的戰略及政治評估方才改變。回到今天,Wolfowitz 表示自 1979 年美中建交、美國制訂「台灣關係法」以來,美台關係就一直處於模棱兩可之中。他建議,美國要作出明確威懾,此舉完全符合美國長期以來提倡「和平解決兩岸分歧、反對動武或威脅動武」的立場。
歷史未必完全適用於當下,或許只能參考。Wolfowitz 同意,即使美國明確劃下「紅線」,亦難準確評中國領導人的反應,畢竟台灣的情況,與冷戰時的朝鮮半島、柏林不同。而且,以威懾回應威脅的做法,確實有極大風險。但他提醒,中國在台灣海峽的軍事活動升級、又不斷出言挑釁,已經增加大國間正面衝突的風險,情況就如古巴導彈危機一樣嚴竣,以可靠的軍事威懾回應,將是避免戰爭爆發的最大希望。
BY HUGO SZE
CUP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