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24-阮穎嫻:抗爭雪球效應

阮穎嫻:抗爭雪球效應
2019年9月24日


【明報文章】「反送中」運動至今已3個多月。6月9日百萬人上街,有時事評論人早已預料;但6月16日200萬人上街、其後源源不絕的「和理非」(和平、理性、非暴力)活動及勇武抗爭,卻非政權可以預計,導致現在一發不可收拾的狀况。


結構主義及意志論學說

解釋抗爭的理論有不同學派,結構主義學派認為抗爭是結構和情境條件的產物。例如有社會學家提出當一個國家因國際關係失去維持秩序的能力,精英無力恢復現狀,就會促使抗爭勢力形成。這個理論的好處是可以解釋為何抗爭那麼稀有,而且「結構」是比較容易觀察到的外在條件,卻解釋不到很多歷史例子裏抗爭在政權看似穩固時發生。

第二個結構主義學說是相對剝奪論(relative deprivation theory)。簡單來說是國民普遍不滿經濟成果受剝奪,引發抗爭。這個類近於建制流行講那種物質及階級主義的講法,認為青年是買不到樓才出來抗爭。但有研究發現集體暴力與群眾經濟不滿程度未必有關,相對剝奪論的預測力及解釋力都不佳,原因是雖然歷史上很多抗爭發生時都是民不聊生,但政體不穩、民不聊生的情况實在太普遍。如果以民不聊生作為抗爭警報的話,恐怕會不斷誤鳴。


第三個結構主義學說是馬克斯主義。資本主義發展至極致,工人階級受剝削,就會以抗爭推翻資本家。但歷史告訴我們,抗爭最後沒有在資本主義發展成熟的國家發生,反而在資本主義發展落後、無產階級弱勢、相對不具抗爭潛力的俄羅斯發生,學者普遍認為這理論不準確。

另一個學派是意志論學說,着重個人選擇。理性角度很難解釋為何有人去抗爭,因為抗爭會流血,大家都想吃別人的「人血饅頭」,毋須付出,然後享受抗爭成果,難以解釋為何有「衝衝子」願意犧牲自己。


「偏好偽裝」理論解釋抗爭雪球效應

杜克大學經濟學家Timur Kuran提出一個「偏好偽裝」(preference falsification)模型,解釋為何抗爭可以迅速席捲、瞬間爆發。首先,他假設毋須將人分做反對派和建制派,因政治取態會隨社會大勢改變。大家都有個人喜好,同時會在乎自己的政治取態會否和身邊人有很大分別,也會看風駛舵、西瓜靠大邊。所有人心目中都有一個數字,當社會上有某個百分比的人支持抗爭,他就會跳進抗爭行列。有些人較死硬,無論如何都反政府;有些是「勝利球迷」,見有足夠人數反政府才會落水。這個看法很合理,一來大家鍾意站在贏的一方,二來在很多獨裁國家,旗幟鮮明地反政府,風險及成本極大。當人夠多、贏面大,被清算的風險變小,更多人願意加入。

請看以下序列。假設某國有10個人(一個人可看作國家的10%人口),每個數字代表一個人:A={0, 2, 2, 3, 4, 5, 6, 7, 8, 10} 數字代表「參與抗爭門檻」,意思是「已經有幾多人抗爭才會參與抗爭」。「0」是就算無人反政府,他都會身先士卒、反抗到底;「10」是永恆的保皇黨;「2」的意思是只要有兩個人反政府,他就會加入抗爭。

在A序列裏,只有第一個人反政府,未能觸發其他人參與,抗爭難以形成。但假若第二個人因在某些政府部門得到不如意的對待,或見到首長在電視上大放厥詞,想打爆電視,「參與抗爭門檻」數值由2變成1,即B={0, 1, 2, 3, 4, 5, 6, 7, 8, 10}

A與B的唯一分別是第二個人,其餘國民的門檻無變,但引發的事可厲害了:第二個國民見到第一個落水,他跟着落水,現在落水數是兩人;第三個國民見到頭兩人落水,由於他的門檻是只需要兩個人落水,他就一同落水,落水數變為3人。餘此類推。結果除了數值是「10」的死硬建制派外,其餘9人雪球式地前仆後繼,10個人有9個抗爭。

整件事的發生,可能只是因為一人的取態變了。其餘數值是6、7或8的人門檻高,不會貿然抗爭,但因「看風駛舵」,當抗爭發展到一個地步,都會加入。這就解釋了有「藍絲」變「黃絲」甚至變本土的情况。那些建制派見形勢不妙,都加入鬧政府,並與政權割席,明哲保身,都是類似。


民怨沸騰 不一定引發抗爭

個別國民心目中的門檻是私家資訊,並非公開,其他人不知道別人的門檻,所以爆發起來實在難以預料。序列A形容的是抗爭雪球效應,思想家托克維爾在The Old Regime and the Revolution(1856年)裏形容得相當漂亮:「Patiently endured for so long as it seemed beyond redress, a grievance comes to appear intolerable once the possibility of removing it crosses men's minds.」另一個狀况是大家都被當權者弄到相當不滿,同時降低門檻,這個較趨近大眾對抗爭或社會運動的理解。

那為什麼有些國度水深火熱,但依然不能觸發抗爭?且看另一序列C={0, 2, 2, 2, 2, 2, 2, 2, 6, 10} 序列C裏雖然大部分人的抗爭門檻低(<5),但缺乏觸發點。第二、三、四、五、六、七、八個人都在等有多一個人抗爭,他們就會加入,造成民怨四起但無人參與抗爭的結果。相對剝奪論所述民怨四起導致抗爭,並沒有發生。


「偏好偽裝」理論可包容其他解釋

這個理論解釋抗爭如何被觸發、為什麼抗爭難以預料,但本身並無否定一些解釋「參與抗爭門檻」改變的理論。這些因素可以是政權積弱、民不聊生,所以導致某些人「門檻」下降;亦可以由於反對派出現魅力領袖,說服其他人其實抗爭贏面大、有得做;可以是外國勢力介入,改變部分人的門檻,或只要有一部分人因買不到樓不滿而決定轉投抗爭(序列A變B的情况),其他「上了岸」有樓有資產的人,即使門檻很高,最後還是會因為雪球效應而加入。

沈旭暉提及Ronald Inglehart的後物質主義理論,其實筆者早在〈雨傘世代,後物質主義到來〉寫過(2014年11月18日《蘋果日報》)。這個理論提出,因上一代成長環境匱乏,因此傾向關心買樓、搵錢、經濟等物質價值;下一代成長時物質充裕,較關心民主、人權、自由等後物質價值觀。這個理論問題是未必可以區分是世代還是年齡影響,因為上一代同時是年長一代,較年長的人政治上較保守,而上一代年輕時亦有積極參與社運,所以究竟是成長環境影響還是年紀問題,並不清晰。後物質主義理論與以上的「偏好偽裝」模型沒有衝突,就算後物質主義只影響部分青年,雖是少數,亦可造成以上雪球效應,令較物質主義的人跟着投入社運。


作者是香港大學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助理講師
[阮穎嫻]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200129-楊天命:致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