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50731-渾水:操控指數,食大茶飯?

渾水:操控指數,食大茶飯?
2015年07月31日

市場上很多基金都被動跟蹤不同的指數。 (資料圖片)

Byron昨日寫了一個很有趣的話題,那就是指數可以如何馬虎地處理?大眾對指數都有一種近乎信仰的迷信,覺得他們客觀啊,科學啊。不過,真正科學的態度是去審視指數的編製方式、sample size、基本定義及訪問題目是否有引導性等等。然而,這些東西誰又會花心機留意?

這讓我想起讀書時教宏觀經濟教授的一個笑話:「我當年在英國讀書,政府轉過幾次失業率的定義,每一次更改定義時,失業率都下跌。」明明我是經常走堂的壞學生,這個笑話卻深印我腦海。

另一位怪人好友Econ(財經)記者有一觀察,最近日本又改了自己的消費者物價指數的成分,到時又可以拭目以待,看看日本的通脹升幅。官方的指數多數都有政治目的,電視神劇《選戰》都有講,所以那些so-called「獨立」的民意指數,我都存疑。有一些指數的結論,甚至會影響既得利益者,這就說明了為甚麼有一些人會特別著緊。這方面我寫不過Byron和Kevin兩位學者,有機會讓他們再多講吧。

除了官方指數外,金融世界都有指數的存在,出名的有恒生指數,跟基金比較相關的有MSCI和FTSE指數。這些是由金融商業機構去制定,而不算官方公布的指數。金融指數的編製背後運籌帷幄的是過千億元的資金流動,因為有無數的基金都是追蹤這些指數。市場上有很多基金都是被動去跟蹤這些指數,成分股的增減,這些基金都被迫要follow。千億元資金喎,說到這兒,心水清和聰明的讀者大概嗅到商業味在哪,不過請原諒我,我也怕麻煩,只能寫得曖昧一點。

渾水好歹也是個唸社會科學出身的人,分析都會求真一點,所以這些金融指數成分股的更改,我都會keep an eye,因為基金的資本流入會影響股價,這都是渾水的考慮和計算之內。有時看到一些成分股就覺得好笑,我實在百思不得其解,為甚麼坊間公認的妖股邪股可以榜上有名,例如專門生產框架的「中國毒氣」及長年吸水的「永遠有情有義」的股票。一定是我書唸得不夠,看不出他們的投資潛力,一日都是我的錯。想到此處,不敢嘆一句:「師傅,明白了。世事都被我看透了。」


作者為九十後財經傳媒人、粗讀經濟學的偽文青   https://www.facebook.com/muddydirtywater
逢周一至五刊出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200129-楊天命:致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