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29-渾水: What’s wrong with our schools?

渾水: What’s wrong with our schools?
2015年07月29日


Kevin前日在專欄中提及常額教師不足問題,相信是始於早前發生三料碩士教師不幸自殺的悲劇。這次悲劇多少揭示了教育制度問題。Kevin解釋是因教育機構非私產,搬出Alchian講法。我的看法相若,想把這個私產解釋推深一步,教育機構不單因辦學機構非私產,也是因為競爭不足,今次渾水搬出來的是Milton Friedman。
今日是前女友生日,大概是聽《羅生門》上了腦,無端白事拿起她之前送我的書,那是Milton Friedman和Rose Friedman寫的《Free to choose》。當中有一節叫《What’s wrong with our school?》,講的是美國教育問題及他的看法,有些觀點放在香港亦適用的。眾所周知,Friedman對教育產業的看法就是增加競爭,也就是學券制。
學券制的原理就是讓學生或家長當成消費者,給予選擇學校的自由,同時給予辦學機構誘因追逐盈利,因此教學機構也有誘因提升教學質素,也讓無形之手解決分配問題。這是Kevin講法的進一步推理,畢竟私產和競爭在概念上都是同一回事。

這類觀點很容易被描寫教育商品化,道德衛士又會跳出來指指點點。教育市場化在道德上是否正確,以及能不能這樣做,是兩個不同問題,應分開處理。
香港國際學校是一例,另一個大眾嗤之以鼻的補習產業是另一例。我個人是比較相信「口裡說不,身體很誠實」這一套,經驗觀察中這類產業不單成行成市,而且愈做愈大,至少中產都樂此不疲,覺得物超所值。從尊重個體自由立場出發,他們做了對自己最優化的選擇,我看不出有甚麼值得批判。
質素的東西不提,常額教師問題其實是供應問題,新教師被迫做合約教育或教務助理,舊有的old seafood踢不走,教育文憑和學位不停增加。這兒所講的old seafood是指資歷深、尸位素餐和專搞辦公室政治的人,請勿對號入座。供應的問題若能市場化解決就最好,因為競爭逼使下,無能之士會被淘汰,有能之士可上位,市場會知道教師要幾多先夠。過多供應會在薪酬上反映,疏導去其他高產能行業,勞動市場會有所調節。佛利民的主張我很認同,香港試行過學券制,不過,那是有名無實的偽學券制,並無增加競爭。基於政治現實,我覺得現時是行不通的。那是因為有既得利益者的存在,然而這些觀點至少有助疏理一下制度上的基本問題吧。


渾水
作者為九十後財經傳媒人、粗讀經濟學的偽文青
https://www.facebook.com/muddydirtywater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200129-楊天命:致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