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26-元氣堂:黃錢其濂VS伍經衡,學好英文要有鬥心

元氣堂:黃錢其濂VS伍經衡,學好英文要有鬥心
8:11 26/1/2014


黃錢其濂,港英時代高官,曾當英文老師,也做過補習天后,近年專注寫書教英文;伍經衡,遵理學校創辦人,有25年經驗的英語補習天王。兩人同樣以身為英語導師自豪,就算身處近年英語水平被批評退步失色的香港,仍沒有一點軟骨頭。在這個強調贏在起跑線的時代,兩代補習天王天后卻自言童年時英文都是很差,能走到現今的位置,靠的是現代年輕人最缺乏的耐力和鬥心。從他們的對談中,或許家長和學生們也得到一點啟示。
記者:謝翠玲
攝影:陳偉良(部份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黃錢其濂,1937年生於上海,1949年隨父母移居香港,曾出任港英政府社會福利署署長、衞生福利司和立法局議員。畢業於香港大學英國文學系,曾任英文教師七年之久,後加入政府工作,97後赴澳洲跟女兒生活,2011年回流香港並出任補習導師,著有兩本英語教學實用書,也曾出版英文小說《Rainbow City》及《Flower Mountain》。

■黃太推介想學好英文的同學可以看《Harry Potter》(哈利波特),書中J.K.羅琳活用現代英文,而且從故事也讓人知道外國人和中國人的生活態度。

伍經衡,較為人熟悉是其英文名字Richard Eng,60後,著名補教名師,大型補習社遵理學校創辦人之一,是首位接受雜誌《亞洲週刊》及CNN訪問的華人補習導師。曾著有多本英語文法參考書。

■伍經衡推介Dan Brown《The Da Vinci Code》(達文西密碼),說可以先看電影再看書會更易上手。

他們的英文啟蒙老師……

黃:黃錢其濂 伍:伍經衡
黃:我開步學ABC時已12歲。我那時是「舊移民」,從大陸出來,一個英文字都不認識。我爸爸在復旦大學畢業,後來是哥倫比亞大學Master of Education,中英文頂呱呱,我舅父是美國軍校畢業。我親生母親不懂英文,但她是在湖南大學讀法文的。我識上海話,湖南話,後來到了香港,要學粵語和英文。ABCD was really difficult for me。但爸爸說香港是殖民地,要學好英文。
49年我進拔萃讀書,老師清一色是西人,學生有很多混血兒,那時是一律不可說中文,不然會被罰錢,因為老師會不知你在說甚麼!那時習慣了聽正確的發音,但當其時我並不知道同學和老師說的英文是甚麼意思,但後來聽聽下便明白了,哈哈!
伍:(點頭認同)過得幾個月便會明的,真的。
黃:就是開竅(用普通話發音),所以就是很巧妙的。我第一個月食雞蛋(零分),英文聽不明白,默書又莫名其妙,但到第二個學期已有大進步。我很勤力,因為中國人學英文,不是天生,那時我背很多書,入腦便是我的東西。我的發音是聽收音機,「This is the BBC News.」(黃太模仿那語氣),第一輪你聽不明白,但咬字會準確。中國人「聰明」的「聰」字是耳字邊的,要聰明便要用耳聽,我年尾已拿特別進步獎。
伍:我70年代讀小六,當時英文很差,全班42個同學,我考41。後來我升上初中,在聖士提反遇上我的英文啟蒙老師,那位女老師姓陳,是中國人,她教得很好,經常用讚美來鼓勵我,被人讚得多,便更加用心上課,於是引起我學英文的興趣,到上學期竟然及格,第一次見到是藍筆不是紅筆!她的啟蒙和讚美真的很重要,當時她說:「Richard,你的英文幾好喎!」可能當時她是無心的,但我一直記到現在。於是我便很用心,中一至中四看很多書,看報紙和故事書為主,像《苦海孤雛》(Oliver Twist)、《簡愛》(Jane Eyre),悶得要死,但可學到很多字,便邊查字典邊看書,過程很辛苦,但當時未知道理,要死背,而且不要怕錯。
黃:不怕錯很重要!不錯又怎更正呢?
伍:今日的同學見紅筆便驚,其實不用驚。我在堂上經常跟學生說,如果你的英文沒有錯誤,那便是你站在這裏(講台)做導師,而不是坐在這裏做我學生,聽我上課了!
黃:老師也要鼓勵,成日請人食雞蛋便無心機。所以父母老師不要只找人錯處,要認識學生特點。


沒有補習社的年代……

黃:我小時候還沒有補習學校,我的文法是我爹哋教的。星期六、日回家,他便會替我補習。幸好有爸爸替我補習,給了我一點心理安慰,因為那時其他同學都沒有人幫她們補習。
伍:由小學到高中我也沒有補習,一來那時還未興,二來是屋企無錢,那時我家住廉租屋。70年代也沒甚麼好玩,頂多悶悶哋便落街打吓機,還要落街先有得打(黃太哈哈大笑),當時吸引力較少,專注力較高。面對公開考試如會考會很驚。那時的人想法很直接,目標很清晰,就是入大學,可以搵份好工,搵多點錢,可以養家。

■黃太自言很喜歡教書,作育英才讓她很滿足。

97後,英語社會消失中……
黃:97前我做官,英國人時代,英文很重要,25年的政府工生涯很少用中文,因為我不想混淆。甚至有一排詹培忠問我:「黃太,你懂中文的嗎?」李鵬飛要訪問我,也問我中文行不行?我跟他說我有進修中文的。在眾多高官議員中,我最鍾意聽陸恭蕙的英文,還有余若薇和吳靄儀。曾鈺成主席的英文也非常好,他的英語甚至比英國人更英國。
97年我去了外國,2009年尾回來香港。發現很難聽到英文,高官如林鄭月娥也講中文,只有在西人的地方才聽到英文,其他地方千篇一律用粵語。
伍:我主要接觸的對象是學生。97前學生對英文的認真態度強很多。從前的文化是英文勁便最好,中文只要及格便可。但97年後,開始了母語教學,人很自然的會捨難取易,聽廣東話上堂當然容易明白得多,但這便造成惰性,香港整體英文水平下降了。1997至2000年,當時最推崇母語教學,從前的學生到現在已是大人,現在便可以見到後患。
現在大部份學生只想着如何在DSE考到五級,入到大學便可。他們會說你教我考試技巧便足夠,英文的東西我不想知太多,這讓人有點意興闌珊。
從前,學好英文是人生目標……
黃:現在的課程書太多,本身英文水平不是很好,看到要讀十幾本當然驚,而且也走馬看花。
伍:現代的學生可能比我們叻。如果他們用腦,應該可以做得很好。問題是讓他們分心的事物太多。
黃:(點頭認同)真的,太多太多。
伍:而且現在很多學生家境就算未算好富裕,子女要往海外讀書,屋企也可以支持。當屋企有錢支持,學生的目標反而沒那麼清晰,覺得就算找不到工作,家裏也可以供養自己,變成沒有鬥心。
黃:60年代的學生好緊張、好勤力,因為讀書要花錢,那時還沒有免費教育。(註:1971年才開始有六年免費教育)假如我沒有獎學金,當年我也進不了港大,因為讀港大要花很多錢的,我記得當時我的獎學金是一年有四萬二。(註:現在港大獎學金由五千至五萬元不等,視乎成績而定)
伍:很多啊,在那年代,很厲害!
黃:對,是很厲害。I did it very well! I had the scholarship plus the grant!獎學金是交學費,津貼是食用開支,我沒有花我爸爸一個仙,因此我才能繼續讀書。不然的話,我會去了國泰做空姐。那時我17歲,已經去申請國泰空姐的工作了。
伍:那你的人生便會改寫。
黃:那時的學生學英文是生命,是將來生活的謀生技能。那時的細路很緊張,但沒希望(伍點頭認同)。唯一挑戰是自己,現在的學生或者容易些。
你問我怎看現在的學生,他們其實亦好有心機,好想學英文。但要鼓勵,你不給他們有興趣的東西,令他們覺得很開心,他們會提不起勁去學。


■六十多年前的特別進步獎,當時她的英文名字是Elizabeth Chien。

■黃錢其濂新書《精通英文》,結合她數十年教英文的學問與經驗。

■黃錢其濂說其印象中前政府同僚陸恭蕙講英文最好聽。

怎教好下一代英文?

黃:我的子女讀國際學校,英文完全未理過,由得老師教,在家請補習先生補中文,現在他們覺得有用了。後來我去了外國住了十幾年,幫我女湊孫,兩個外孫在澳洲,英文很好沒問題,中文則跟香港差太遠。相反香港兩個內孫中英文都好。他們懂四種語言,因為他們媽媽在泰國長大,工人也是泰國人。平日他們同我說普通話,跟爸爸則說粵語和英語。
伍:我女兒現在17歲,我和她溝通只用英文。我17年前已相信,語言不是天生的,一定要從小便培養。那時我有少許私心,很想證實這是不是真便做了這實驗,結果是真的。
黃:你的女兒英文很好,不見樣不知她是中國人,只聽聲是純正美國音。
伍:她很喜歡被說是美國音,如果說是英國音會不開心。美國口音比較明顯的特色是R捲舌音和鼻音較重,我的女兒經常接觸美國流行文化,朋友和同學又有很多來自美國和加拿大,朋輩影響下,也自然帶美國音,至於我自己的口音,則以25歲前後成分水嶺,25歲前我看荷李活電影,聽美國搖滾樂來學英文,所以也偏向美國音;但人漸漸長大,開始轉向英國口音,英國音的尾音R捲舌不重,聽起來較清,感覺較高格調。
我的確想我女兒語文能力好,因為任何學習,都先要解決語文問題。如果看不明,便甚麼也吸收不到。

■伍經衡刻意用英語和女兒雅愉溝通,而太太則是用中文為主。

■伍經衡出身一般,後靠自身努力成補習天王。

■伍經衡上補習課的情況,教了25年,補過無數學生。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200129-楊天命:致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