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05-紐約時報:「我也是」時代,接受心理治療的男性們說了什麼

紐約時報:「我也是」時代,接受心理治療的男性們說了什麼
AVI KLEIN
2018年7月5日



上個冬天,當我們正在治療過程中,我的病人停了下來。他是一個剛剛大學畢業的年輕人,去年夏天為了一份科技行業的工作從密西根州搬到了紐約。

「我需要談一件事,我怕你會因此對我有看法,」他說。他告訴我,他在想和他發生過關係的女人,他對一些經歷感到很後悔。

「我沒有強姦任何人或者做出類似的事情,但是我覺得我讓她們很不舒服。」


我是一名心理治療師,主要與紐約的男性打交道。去年秋天以前,我不記得聽到過這樣的說法——自願承認對女性的脅迫或操縱行為。「#我也是」(#MeToo)時代改變了我的工作。如果說心理治療有過度關注自我的名聲的話,那麼這一強有力的時刻已經讓房間裡的男人們加入了進來,迫使他們開始談論他們從前逃避的話題。

隨著「#我也是」運動的展開,除了看到男性做出無力的道歉,並暫時從公眾視線中消失之外,我對這一時刻缺乏男性的公共參與感到失望。作為一個男人,我有一種奇特的經歷,會審視自己偶爾在女性發怒時的防禦反應,並進行著讓我不適的反思。

但我也感覺受到了鼓舞,原因是男性在治療中私下所做的努力,以及它如何幫助我們理解所謂的「有害的男性氣質」與助長那些行為的恥辱來源之間的關係。

哈維·韋恩斯坦(Harvey Weinstein)的事情曝光後不久,我開始感受到我的工作受到的影響,關於喜劇演員阿齊茲·安薩裡(Aziz Ansari)的性侵報導,更是出現一次明顯的上升。儘管對名人的指控在某種意義上與我所見的人相差甚遠,但這與他們經常帶進治療中的問題有相關性。為什麼他們會如此誤解生活中的女性?為什麼他們經常被指控傷害她們?

一名三年住院醫生告訴我,他在安薩裡身上看到了自己。友好而害羞的他渴望找到一段有意義的關係,但卻掙扎於和女性建立聯繫。他一直在嘗試以更「佔主導」和更自信的方式接近女性,因為他聽說這是她們想要的。他在一次有希望的約會中採取了強勢的行動,卻被告知他的做法讓人心裡發毛。

坐在我的沙發上,他幾乎不看我的眼睛。他承認自己週末大部分時間都躺在床上。最後,他承認自己過於專注約會時的表現,並沒有真正和約會對象溝通,無法準確地說出對方的反應。他只關注調整自己的不適感,不知道面前那個女人有什麼樣的感受。

進入我辦公室的大多數人看起來無精打采,神情冷漠,相貌也不吸引人,卻把自己隱藏在難以穿透的親切之後。比如,我問一個男人,如果他的女朋友說:「我心裡很不痛快,我現在甚至不能在你身邊,」他會有什麼樣的感受,」對方通常會回答「很煩」之類的話。這個詞被用了很多次,但卻幾乎沒有表達出任何東西。大多數男人不怎麼花時間處理他們的感受,並且只用非常有限的詞彙來描述心裡所想的事情。


一位剛剛恢復單身的攝影師很擅長抽離情感,以至於無法確定自己在約會時是否度過了愉快的時光。一個40多歲的投資銀行從業者在被問到抱著妻子躺在床上會有什麼感受時,只是微微聳了聳肩。
在治療早期,我試圖幫助男人們不僅關注腦子裡想的事,也關注身體的反應。我採取的治療方式被稱為加速體驗式動態心理治療,在治療過程中,我們重點關注情緒在身體上的體現。
我們的身體承受了許多情緒反應,因此只需注意我們的生理反應,就可以了解到很多東西。我治療的男人們幾乎總會感到胸部和胃部有緊張感——焦慮。他們往往會承認,他們大部分時間都有這種緊張感。為了應付這種感覺,許多人養成了種種習慣——健身、自慰、電玩遊戲、飲酒。

我發現,對於許多男人來說,始終活躍的焦慮之下掩蓋著層層羞恥感。他們甚至為擁有感情而感到羞恥;他們感到羞恥,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有什麼本質上的錯誤;他們為自己不是男人、只是男孩而感到羞恥。

羞恥是滋生父權行為的情感武器。被閹割的恐懼導致男人把糟糕的行為理性化。為了承認錯誤,並且承擔責任,我們都需要有羞恥感;這是一種健康的羞恥感,同那種有毒的羞恥感之間有著直接的矛盾。

很多時候,我發現,男人與女人打交道時的困難源於童年經歷。比如那位住院醫生,不斷追求女性的背後掩蓋著他痛苦的回憶,這樣的回憶令他相信,他在父親眼中一無是處。一位42歲的企業家總是背叛妻子和說謊,因此來向我求助,他描述了自己的動機,好像他還是一個15歲的男孩,渴望得到同伴的認可:「我其實不是那麼喜歡性,但是在征服記錄中多添一筆卻有些令人心滿意足。我想像如果其他男人知道了這件事就會佩服我。」

在努力控制羞恥感的過程中,有些男人麻木自己。有些人深陷其中,患上憂鬱症,或是長期沒有成就感。還有一些人用暴力的言行將自己的痛苦投射到這個世界。這些是導致他們前來尋求治療的原因。
然而,儘管這幅畫面如此慘淡,男人是會痊癒的。當我們既能接納他們,又能讓他們負起責任時,他們就會開始痊癒。
幾個月前說擔心我對他有看法的年輕人,在初次透露自己的事之後問了我這樣一個問題:「我和哈維·韋恩斯坦一樣嗎?我是怪物嗎?「他安靜下來,兩眼放空。我問道:「你能看著我嗎?我看你的眼神好像看著怪物嗎?」

他的視線向我移過來,我坦誠地凝視著他。


「我希望你知道,你能夠承認這樣的事情並與我分享,我尊重這樣的勇氣,但我也不希望你在這件事上麻木自己,因為那樣你就會忘記它,並且繼續前進,「 我說。他哭了起來,而後是哽咽。想到他給那些女人帶來的傷害,悲傷陣陣湧上他的心頭。抑制住淚水後,我們開始處理,然後是更多的眼淚,這一次是釋然的眼淚——他不是怪物,他擁有悔恨和同理心。他一直渴望通過性徵服來增強自尊心。他最終把自己的快樂看得比別人的不適感更加重要,這種行為是他在感到自身毫無價值的時候形成的。他好像在為那個人哭泣,這眼淚似乎遲來了多年。

在我們的下一次治療中,他分享的事情非常簡單清晰,簡直令我驚訝。他一直在想著一個他對我說過的女人。他主動和她接觸,他們見了面,喝了咖啡,他道了歉。


AVI KLEIN
紐約時報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200129-楊天命:致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