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P:香港,曾是西方兒童眼中的夢幻之都? 2018年6月22日 BY BRIAN LIU 圖片來源:Miroslav Šašek, This is Hong Kong 在半個世紀前,不少西方戰後兒童對香港充滿天馬行空的想像,一切全因為捷克裔畫家 Miroslav Šašek。他曾經旅居世界各地多年,憑藉細膩文化觀察畫出 18 冊兒童繪本,暢銷英美等西方國家,其中 This is Hong Kong 描繪 1960 年代初的香港風貌,是他創作生涯得意之作。在電視還未普及、海外旅行仍然奢侈的年代,這些繪本為兒童打開一扇又一扇窗,令他們對世界有過無限憧憬。 圖片來源:Miroslav Šašek, This is Hong Kong Šašek 的繪本創作生涯,由 1959 年出版 This Is Paris 開始,之後有 This is Rome、This is San Francisco、This Is the United Nations 等合共 18 冊繪本,由英國出版,其後翻譯成法、德、意、日等多國語言,成為小學圖書館常見藏書。當中 3 冊繪本最深得他的喜愛,分別是 This is Venice、This is Edinburgh 和 This is Hong Kong。 香港是他筆下唯一亞洲城市,自然少不了中式帆船停泊維多利亞港的景致,山頂纜車、香港仔海鮮畫舫、虎豹別墅等都是當時遊客必到景點,繪本亦記錄尋常百姓的生活百態 —— 市民買桃花過年、工匠雕刻象牙、新界農民耕作等,部分已是不復再的老風景。插圖旁邊會簡單介紹香港的民俗風情,譬如宗教傳統、房屋政策、蜑家和客家人的分別等等。 他在 1969 年受訪說:「因為香港,所以我愛上香港。但由於語言障礙,為香港製作繪本真的非常艱難,我花了多個小時畫那些中文字,我試過用相機幫忙,但沒有用,有時我真的很想大聲尖叫!我要試 3 次、10 次、12 次才能畫好一幅畫!」 讓戰後創傷癒合的使命 歷史學家 Deborah Cohen 撰文分析,Šašek 擁有如民族學家般敏銳的目光,擅長以跳脫而帶有現代主義風格的筆觸描畫世界。但有別於一般兒童繪本畫家,身為捷克難民的 Šašek 有著沉重的政治使命 —— 面對世界還未從二次大戰復原,又因冷戰而一分為二,5,100 萬人流離失所,他深信只要